慈濟大學任教十五年有感

下一個十五年過後,就是我準備退休之時。 未來的十五年,我想做些什麼?又能做些什麼?我不只要為自己,更要為他人想想,再能為佛教和為眾生略盡綿薄之力。

我到慈濟大學任教至今年七月已滿十五年,偶然間看著照片回顧過往,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心中感觸隨之油然生起。

慈濟大學是我駐留最久的學校,以往學生時代只要年限一到、畢了業離開校園,就像個過客一樣,幾乎和母校斷了聯繫。

這十五年來,歷經不少人事變化,資深老師退休代表著新進老師加入,生住異滅卻又生生不息,人生的旅途就是如此;在歲月的催化下,我也從年輕的資淺教師,轉身成為中生代的教師代表,再過不久就步入待退行列。

人世間物換星移,從現在想過去,把時間拉長、拉遠,許多事看得更清楚。過往所計較的,割捨不下、耿耿於懷的,隨著無常生滅,現在想來都覺得沒有什麼,然而曾經的念念難忘究竟是為了什麼?如今想來亦不免覺得可笑。

然而,現在之想過去,猶如未來之想現在,這似乎意味著現在的一切,其實也沒什麼好在意、好執著的。

時間是最好的治療師,讓人看穿生命、看透人生。年紀漸長,我愈是想單純過日子,在自己崗位上做該做的事。今年畢業典禮,我跟同學們分享近來的生活體會:保持良善的心、過簡單的生活、做利益他人的事。

人愈是在物質上淡薄,愈能在精神上豐厚,愈可以感受到平靜喜樂。二、三十年的佛法修學或哲學研讀,很難說得上自身有什麼深刻體悟,若有的話,心靈心境的平實平淡,當就是圓熟通達的智慧。

慈濟大學創校二十八年,這大學一半的時間有我的參與;然人生有多少個十五年呢?依公教人員服務年限辦法規定,下一個十五年過後就是我準備退休之時。未來的十五年,我又想做些什麼?又能做些什麼?

本著「職志合一」的人文理念,我不只要為自己想想,更要為他人想想,再能為佛教和為眾生略盡綿薄之力,於盡未來際的菩薩道上,因著一己有限的存在去創造不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