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天時、地利、人和

6.26《農五月‧二十八》

【靜思小語】發心就像一顆種子,要把握因緣及時播種、用心耕耘,才能萌芽成長為大樹。

為未來思考,傳承不偏差

宗教處精實企畫室黃思浩、楊雅甯報告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課程主題與方案。上人開示,很感恩慈濟人真誠合心,用愛付出無所求,聞法入心並且身體力行,幾十年來做出利益人間的慈濟志業。然而人生無常,現在就要為長遠的未來而思考,如何讓法脈宗門世代傳承不偏差,永遠都能利益人間、救拔苦難。

上人表示,看著全球地圖上有許多地點有慈濟人在進行人道援助行動,有些國家的居民剛剛發心投入慈濟,需要慈濟人去傳法和陪伴,這都要靠慈濟人合和互協以成。「合」不只是口頭上的合,最重要的是心要合;心能合,口就能合,身體動作也能合。

「師父常說感恩,『恩』字是『因』與『心』構成的,慈濟人發心,相信師父,支援師父完成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這分發心就是『因』,就是種子。有種子,我就要號召很多人,借大家的力量去播種;有種子還要有土地,要有人耕作,隨著季節、氣候和地理環境,選擇適合的種子播入土中耕耘。」上人說,要有好收穫,除了有天時、地利,最重要的是人和,有人播種、耕耘,才能會合因緣而得到好成果。

發心要如何恆持?有了一顆好種子,該如何讓它發芽成長為大樹?上人表示慈濟在各地建立會所,都是培訓人間菩薩的道場,讓慈濟志工有固定地點可以共修精進,加強信念、守護道心、凝聚精神力量,把握因緣為苦難人而付出。「有的人發心做好事,剛開始歡喜付出,但是過程中遇到境界,生出無明煩惱,原本的好事變成累贅。所以要維持最初這念清淨無染的道心,這條道才是真正的菩薩道;要不然還是凡夫道,造福雖然能得福,卻沒有淨化己心,仍然會因為無明煩惱而造業受報。」

上人說,善惡業報都是自作自受,所以修福與修慧要平行並重,就像人的雙腳走路,一隻腳踏出修福的腳步,另一隻腳緊接著邁出修慧的腳步,二腳接連不斷邁出步伐,才有辦法不斷前進。

上人表示自己一向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自我期許「知足常樂」、「唯吾知足」,所以經常覺得很感恩,此生應該要很滿足;只是認為自己對人間有責任,希望能夠看到大家合和互協,把握因緣成就利益人間的好事。在這個部分覺得還不知足,而且眼看著已經到了這個年齡,天下事還有很多沒有做到,還有很多苦難人無法得救,還有很多想要說的話還沒有對大家說,總是有「來不及」的著急感。

所以常教大家把握因緣,要讓種子在生命活力還很旺盛時,選擇好地點,及時播種,才能萌芽成長為健康的大樹,並且開花結果,結出纍纍果實;假如拖延了時間,錯過種子發芽的最佳時機,即使土壤很肥沃,水分、日照也很充足,種子的「氣」已經消失,就無法發芽。同理,若有好因緣,卻沒有把握、不去運用,就隨著時間空白過去了。

就像每個地區都有適應當地環境而生長的植物與農作物,慈濟人到其他國家帶動當地志工,傳承理念與方法之後,就能安心返回居住地,由當地志工承擔當地的志業推展。上人期勉大家發心立願,協助師父在人間撒播慈濟種子,深耕福田;有機會到海外與當地有心人互動,要把師父的精神、慈濟的理念帶給他們,培養、成就當地的人間菩薩,就地開展菩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