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的考驗

社論
社論

歐盟將於明年度推出全球第一個「碳關稅」計畫,「淨零」(Net Zero)排放不再只是環保議題,也將因徵收而攸關經濟競爭力。臺灣也無法置身事外,在今年三月已提出「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呼應二○五○年達成淨零目標的國際共識。

臺灣雖被國際媒體譽為資源回收的模範生,但依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二○一九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全球排名第二十二,人均排放量則為第十九。基於過往代工產業的發展,臺灣有九成以上的能源來自進口,特別是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境內近一半的排碳量是出口所需。儘管臺灣二十多年前就啟動了能源轉型,卻因經濟發展掛帥,成效有限,這也是許多國家在轉型過程中遭遇的難題。

例如,能源轉型須顧及生態環境,避免犧牲弱勢族群。海內外許多案例顯示,再生能源的設置會影響野生動物棲息地,或與原住民文化領域重疊,或者危及在地居民生計,在公民參與和溝通不足的情况下引發抗爭而難以竟功。又如臺灣的電價雖然相對便宜,但許多中低收入家庭及社福機構無力購置節能電器,接受捐贈的二手電器,增加電費負擔外,也消耗更多的能源。

在地球公民基金會的統計分析中,住商排碳量在製造、交通、能源等四大部門中名列第二,可見民眾的日常習慣改變也是減碳關鍵。當民眾對環保的認識愈深刻,愈可能推動「資源再生、減少廢棄物」的循環經濟,取代過多浪費的線性經濟。

本期主題報導中,慈濟志工與組織不僅在生活各層面中有各自的減碳訣竅,更有志工擔任環境教育講師多年,希望帶動更多人一同落實減碳。

慈濟環保據點的回收量,在推動資源回收三十多年以來,曾高達全臺百分之三十五,至今更多民眾參與環保而降至不及百分之二。然而,塑膠袋因回收利益不高,慈濟回收所占的比例仍高達百分之七十七。此外,慈濟與工研院合作研發「Qwater淨水系統」,為受災者提供用水的同時,也減少因瓶裝水而衍生的垃圾。近五年來,也藉由青年公益實踐計畫,支持包括以循環經濟為主題的創業團隊。

做為非營利慈善組織,慈濟三十年來持續推廣環保觀念與行動,期望更多人踐行綠色永續的目標,保護世代生存所賴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