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科技人讀書會─「休息」兼「修行」

新竹科學園區內科技人享高薪待遇,但工時長壓力大,是生活常態。

職場很難沒有負面情緒,讀書會有不同氣場,
還有前輩經驗指點迷津,
上班族帶回新的啟發,讀了再上!

職場很難沒有負面情緒,讀書會有不同氣場,還有前輩經驗指點迷津,上班族帶回新的啟發,讀了再上!

細數臺灣的經濟支柱,地跨新竹市東區及新竹縣寶山鄉的新竹科學園區,無疑是重中之重。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際「晶片荒」,園區內相關產業因此生意興隆,而「竹科人」原本就忙碌高壓的工作,也就更加忙、緊、累了。

然而繁忙的工作,並沒有阻礙科技人聞法修行的步伐。位於新竹市東區的慈濟民享街聯絡點,每週二晚間七點半到九點,固定舉辦讀書會。

「我就特別把這一天晚上空出來,有時候也要老闆和同事能夠配合,盡可能請他們避免在星期二晚上排會議。」負責帶領民享街讀書會的科技業主管葉建勳表示,參加讀書會、聞法,其實是「休息」兼「修行」,特別是工作一整週後,可能會有些負面的情緒,「來這邊,跟師兄們在一起,那個氣場就會很不一樣。」

民享街讀書會成員清一色是男性科技人,包含退休的科技業前輩、在職的從業者,還有正在讀研究所的未來生力軍。其實這個點早在二○一一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之前就已開始運作,只是當時的做法,是把竹科地區的慈濟人齊聚一堂,有人負責導讀,數十人聽講的方式進行;及至二○二○年四月,因應防疫,單點大班模式逐漸改成多點、小班制,目前僅竹科園區即有五處小型讀書會。

對普遍擁有高學歷的科技人來說,這個轉變有點像從大學升級到研究所,一個讀書會七、八個成員,每個人都有機會講上一段,彼此的智慧激盪也就更熱絡了。

當然,事先「備課」是一定要的。每一個人在與會前,都要收看預定報告的《靜思妙蓮華》上人晨語開示集數,準備好分享的內容,就像大學生、研究生閱讀教授指定的專書段落,而後上臺報告。

職場難題「有法度」

「上人講,佛是宇宙的大覺者,既然是大覺者,就沒有什麼不清楚的,所以他有『明行足』的稱號。」週二當晚讀書會一開始,具有佛學底子的吳金源為大家解說佛學名詞,對大多數與會者來說,這些詞彙或許無法一下子完全理解,但用心在當下仔細聽,也能拾得切合自身所需的法寶。

「今天剛好碰到一個困難,我在公司開會,為了讓Project(方案)進行得比較順利,有時候會把人家壓得很緊。這樣其實沒有結到好緣。」葉建勳把自己遇到的管理難題提出來請益。身為中階主管的他雖然希望與人為善,但為了工作,導致基層主管必須扮黑臉,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當主管的,你有上的壓力也有下的壓力,講明了就是要求品質跟效率。」退休的吳金源以自己過去的經驗為例:「當生產線很忙的時候,我們經理、副理也下去幫忙,他們看到主管也下來親自操作,跟他們互動在一起,感覺真的不一樣。其實有善的付出,會有那個回報的。」

「剛才師兄提到主管跟下屬之間的關係,我這邊也是面臨到,學生跟老師之間的關係。」應對葉建勳的問題,身為科大教授的趙以選也分享自己的經驗。

專長商用程式設計的趙以選,創立的公司後來被併購,按照現行的「競業禁止」條款,他在一定年限內不得擔任相同領域的職務,於是轉而投入教職。如同其他教授同行,趙以選也曾因學生學習態度不佳感到灰心,但參加慈濟聞法後,他學會轉念。

「每個人都具有他的佛性,當你有那個願,告訴自己,臺下的學生是未來的佛,會比較舒坦一點。」趙以選表示,其實學生們的心是很敏感的,他們會感受到這個老師對他們的態度不一樣。帶著尊重學生的善念去上課,久而久之,慕名而來的學生愈來愈多,如今上課必須開演講廳才容納得下。

而同學們對他的評語更是有趣,有人說趙以選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會勸孩子做善事。然而身為慈濟志工的他卻怎麼也想不透,自己在授課時都穿便服,也從來不講宗教、勸善之類的題外話,為什麼學生們會「看穿」他的背景?仔細回想——

「我只說用這個COBOL(通用商業程式語言)寫程式時,你設計任何一個按鈕,會影響對方所有交易的過程,你不只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所有投資者、所有存款者負責。你就是很重要的人。」原來,趙以選把慈濟的「信願行」融入教學理念,提醒學生身為程式設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也是一種形式的勸善。

短短九十分鐘的讀書會中,大家互拋問題,也勇於分享經驗,年紀最輕,還在念資工研究所的黃彥安覺得獲益良多。

身為研究生的他表示,夜間這段時間可以拿來玩線上遊戲、看影片或跟人聊天,但後來發現參加這個讀書會不只有趣,對將來就業也很有幫助。「我的經歷比較少,師兄們的經歷很豐富,聽到日後可能會用到的一些經驗;來這邊算是先學習!」

竹北可園讀書會成員以志工幹部為主,陳淑娟(左)在竹北帶動多處《靜思法髓妙蓮華》讀書會,自己也從中獲益。

重新定義「變化球」

除了竹科園區據點,位於竹北市興隆路上的可園讀書會,也是人氣頗旺的聞法道場。一手帶起可園及竹北多個讀書會據點的陳淑娟表示,可園選在週日晚上七點開讀書會,是因為週一要上班,大部分人週日晚上都會在家,趁這時候撥一點時間來共修剛剛好。

曾任研發工程師及行政職的陳淑娟表示,在科技業上班,講求的就是效率,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每個步驟、時段都安排好了,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剛進慈濟,她感到不可思議:「怎麼會有『變化球』這種事呢?」

志願服務不同於職場,她發現,如果自己一個人腳步太快,就會忘了要停下來等待,也會忘記要牽著別人的手;當自己慢下來,也會對別人多一點寬容。

陳淑娟二○一九年退休後成為全職志工,一路走來難免碰撞摩擦,但她也藉由讀書會,從《法華經》的內容中,找到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力量。

「讓我比較感動的,是《法華經》的〈化城喻〉。我常常想要停下來休息,不想要再往前了,但每次讀到這段經文,就會覺得自己還是要繼續往前走。」陳淑娟自勉道。

在科技人的眼中,佛法因此有了另一種解讀。一方以人文會友的讀書會,讓疲憊的心靈得以歇息,也讓內建於人們意識中的光明智慧,得以不斷升級。

我們這樣讀

口述‧葉建勳

  • 對我而言,讀書會是療癒,化解每一週的負面情緒。大家有機會說自己的想法、心得或者最近碰到的挑戰,師兄們分享上人提醒的事情,在工作上就可以應用得上

  • 有些師兄對於上人的法,研究得比較深入,也很願意分享;如果今天讀到的這一段落不太了解,自然就有人幫忙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