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至十七日 忖己德行

4.15~17《農三月‧初四至初六》

【靜思小語】思考每一天所為有沒有利益人間,自省是否有足夠德行接受眾生的付出。

素食是良藥

四月十五日於校院聯席會中,上人教大家重視分秒、不輕點滴,時時刻刻、待人處事都要謹慎,善用資源做好應該做的事。「每一天,在精舍用餐前都要合掌,默念『五觀文』,有五件事情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

「第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要計量自己今天用功修行,累積多少功德?所說的話能否為人引導正向?開口動舌、舉手投足有沒有利益人間?看到面前這碗飯,裏面一粒粒米,是農夫從播種、育秧開始,經過許多時日的辛苦耕耘才能產生;一葉菜、一滴油皆得來不易。」

「第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除了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德行接受這麼多人辛苦勞動所生產的糧食,也會想到世界上有許多孩子常常在飢餓中,所以我們每天有米飯可吃,營養足夠,要很滿足了。第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要防範自己的心念偏差而犯錯,知道用餐進食是為了吸收營養,讓身體健康,可以發揮生命價值。」

「第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素食就有足夠的營養,同時還要把它當作良藥,不是為了好吃而吃,是要治肚子餓的病,預防我們營養不足而生病,所以佛教道場稱晚餐為藥石,就是把它當成止飢的藥。第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用餐以後,要鼓勵自己,已經吃飽了,我應該面對著人間現實,要努力為人間而奉獻心力。」

上人表示修行者用餐前以「五觀文」提醒自己,要把心念調正,做事會更正確、做得更扎實;身心健康,把握時間,所做的事皆為利益眾生,加強正確的觀念。

推及醫療、教育志業,主管同仁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過去有這麼多人付出心力,成就醫院、學校的建設與運作,「忖己德行」,要對得起這麼多人的付出,負起責任盡己使命,走在正確的方向,與團隊合力利益社會人群。「醫療與教育要緊密相合,若沒有教育,無法促使醫療進步;教育志業要為醫療志業培育人才,醫教合一,合和互協,人人同心、同道,有相同的人生價值觀。」

念佛入己心

四月十六日,宜蘭、北區志工參與慈濟五十五周年朝山,回到主堂、中庭、人文館等定點之後,上人對眾開示:「只是聽到大家虔誠念佛的聲音,就知道大家的腳步很整齊,一步一腳印,一分一寸向前進,莊嚴的隊伍浩蕩長。念佛不只在口頭,應該句句念入自己的心,以佛心為己心。」

「慈濟人是人間菩薩,菩薩群走入人間付出無所求,而且時時感恩,你們都做到了;就像朝山時心無雜念,菩薩道上精進行。即使並非佛教徒,也有虔誠的信仰,有同一個目標,發揮慈濟精神利益人群,令人由衷讚歎。『寶處在近』,大家要再接再厲,殷勤精進,慎勿放逸!」

十七日,陸續有慈大附中慈懿會、北區靜思人文三重物流團隊、高雄慈濟人與高雄榮董團隊朝山;上人勉勵大家,朝山時身、口、意合一,浩蕩隊伍整齊莊嚴,從內心到行儀表達出對佛、法、僧三寶的至誠供養。「大家在舒適的氣候中朝山,沒有流汗,也沒有弄髒制服,三步一拜,起身向前再精進,身心輕安,這就是修行要達到的境界。我們要借外面的境界鞏固自己的道心,堅定志向,以虔誠、清淨心,精進力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