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東山區一戶門前,鄰里話家常;偏鄉社區年輕人就業不易,年長者為主要常住人口。(攝影/黃筱哲)
二○二三年元月到十一月,各界向慈濟提報的個案統計超過一萬兩千件,每月志工居家訪視、長期濟助逾十一萬戶次,居家關懷逾十八萬戶次。
慈濟慈善已有五十八年經驗,隨著臺灣社會高齡化、少子化趨勢與需求,更著重於「預防」概念,即預防跌倒、失能、減緩老化與社會依賴等,是臺灣長照社福資源網中,不可或缺的民間輔助力量。
二○二三年元月到十一月,
各界向慈濟提報的個案統計超過一萬兩千件,
每月志工居家訪視、長期濟助逾十一萬戶次,
居家關懷逾十八萬戶次。
慈濟慈善已有五十八年經驗,
隨著臺灣社會高齡化、少子化趨勢與需求,
更著重於「預防」概念,
即預防跌倒、失能、減緩老化與社會依賴等,
是臺灣長照社福資源網中,不可或缺的民間輔助力量。
扶一把 銀髮生活有保障
預估二○二五年,臺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數的兩成,進入「超高齡社會」;慈濟二○二○年起於全臺村里建構起為失能、獨居長者量身訂製的「安穩家園.美善社區」專案,其中「居家安全改善」項目就是為了防滑止跌,避免意外發生。
經過事前家訪評估,志工二○二三年二月來到臺南東山區一戶長者家中安裝扶手;長者在旁觀看,並上前試用成品。(攝影/黃筱哲)
環保輔具平臺助一臂之力
目前除了外島連江縣,慈濟在全臺各縣市均已設立環保輔具平臺;志工回收輔具,整理後配送到有需要的家庭,減輕照顧者負擔。
離島及偏鄉地區人口老化嚴重,隱藏著輔具需求。金門一處古厝前,志工自貨車卸下各式輔具準備運送(左圖);於新竹尖石鄉,志工示範電動代步車操作,鼓勵拄著柺杖的女士日後可藉此擴大生活範圍(右圖)。(攝影/蕭耀華)
環保站是社區關懷據點
遍布全臺各社區的慈濟環保站,已成為高齡者就近的活動場域,除了分類資源的運動、與志工夥伴的互動,有些站點還有供餐。慈濟長照推展中心整合慈善及醫療團隊設立長照據點,多數就設在環保站中。
臺中太平區長安環保站,志工許金蘭整理回收物資(左圖攝影/黃筱哲)。桃園蘆竹區長榮環保教育站也是社區關懷據點,志工帶動長者進行益智遊戲(右圖攝影/楊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