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難民醫療補助─傾聽沙漠中微弱呼救聲

納瓦夫(右二)一家十二個人居住帳棚數年,慈濟志工如思(右一)與團隊二○二三年九月訪視,進一步提供醫療援助。(攝影/法尤米)

「如果沒有辦法幫我,也沒有關係……拖到生命的盡頭,就解脫了。」 志工不捨納瓦夫如此卑微無助,為他奔走爭取治療機會。 術後康復的他拄著柺杖,即使走上三十分鐘,也要來跟志工說感恩……

家鄉在敘利亞伊德利布省(Idlib)的納瓦夫(Nawaf Mohamed Alfares),二○一一年敘利亞內戰前,他是位農工,隨著工作四處遷徙,生活雖然不寬裕,日子倒也安貧知足。

二○一三年,納瓦夫與大兒子瑞侃(Rakan Nawaf Alfares)躲避戰亂,來到約旦,兩代家庭、老少十二口,住在馬弗拉克省虎威賈村附近,一個勉強遮風蔽雨的帳棚中。夏季炎日曝曬,冬天寒風刺骨,沙漠地區不時飛沙走石,惡劣生活環境再遇上病痛,更是雪上加霜。打零工的收入微薄,支付了生活費,就沒有多餘的錢治病;六十七歲的納瓦夫,就走到了這樣的絕境中。

拖著尿袋求生機

二○二三年五月下旬,慈濟志工與約旦慈濟人醫會如期來到馬弗拉克舉辦義診,納瓦夫拄著柺杖,手上提著尿袋,蹣跚地抵達;他的膀胱中有一顆腫瘤已經十年,還有疝氣加上攝護腺腫大。

兒子陪著他到莫納德醫師(Dr. Mohanad)的診間看診。病況複雜,志工先安排他六月到安曼開刀,治療疝氣;八月,膀胱腫瘤病情加劇,尿液外溢苦不堪言,兒子帶他到安曼公立醫院就診,排到的手術時間是六個月之後,而且手術費三千約幣(新臺幣約十三萬二千元)。

捉襟見肘的家,哪有這筆餘錢,兒子只能跟別人商借五百約幣,先裝上導尿管,無法再做進一步治療。病情每況愈下,導尿管被腫瘤擠壓,無時無刻刺痛腹腔,他疲憊乏力躺在床上,任由疾病摧殘。

二○二三年九月,慈濟志工前來探訪,納瓦夫無助地對著如思(Mohamed Khir Alriz)說著。「如果沒有辦法幫我,也沒有關係……」全家人束手無策,絕望中也認命告訴志工:「拖到生命的盡頭,就解脫了。」

如思滿心不捨,拜訪當地泌尿外科巴哈醫師(Dr. Bahaa),與他分享慈濟已在約旦補助醫療個案十四年,幫助的對象素昧平生,大多是無力支付醫藥費的難民與貧苦人,每分善款來自全球愛心,希望能邀請他一起共善助人。

四十歲的巴哈醫師,決定減免手術費為兩千約幣;二○二三年十月在安曼金地醫院(Kindi Hospital)為納瓦夫開刀取出膀胱腫瘤,期間發現他並沒有攝護腺腫大,又再減免五百約幣。

納瓦夫終於拔除十年的苦痛,不需再終日掛著尿袋。從恢復室推出來時,他一直喃喃說著:「感恩上人,感恩慈濟。」慈濟對他而言,是把他從絕望深淵拉出來的救命恩人。

得知慈濟團隊再度來到虎威賈村發放,剛手術不久的納瓦夫前來與志工如思見面。(攝影/林綠卿)

見證重生的喜悅

每逢雙月,慈濟志工固定到馬弗拉克難民帳棚區關懷,二○二三年十月,納瓦夫得知慈濟志工來到虎威賈村,他拄著柺杖,走了三十分鐘的路程,為了就是要跟志工們相見歡。

納瓦夫眼神發亮,一聲聲對上人、慈濟、臺灣人、所有志工道感謝。感受到他的喜悅,如思感動地難以言喻,「在陪伴過程中,他看到希望的降臨。就像一個人,本來快渴死了,我們給他喝了一些水,他又活起來了。」

「慈濟治療了我多年的病痛。祝福各位善心人士身體健康,希望阿拉保佑大家平安順利!」納瓦夫懇切感激的心,在場的每一位志工都是見證者,也深刻感受,無私的愛能讓人恢復對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