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生命中的衝突?
唯有對「人之所以為人」全面反省、深刻體認彼此是「生命共同體」,才能在內心深處形成呼喚,讓人對衝突感到不安,從而願意… 閱讀更多 »
九至十日 老年快樂良方
【靜思小語】常常和好人在一起做好事,做得身心健康,就是老年快樂良方。… 閱讀更多 »
十一至十二日 人氣、天氣、地氣
【靜思小語】人心不調和,「人氣」不平衡,天氣、地氣就失調。… 閱讀更多 »
臺北市中山八德記憶保養班—多一些快樂相聚的片段
記憶保養班每週一次的小聚,給了離鄉背井的外籍看護者一些放鬆的時間,給照顧者一些喘息的空間,更讓年長者多些與他人快樂… 閱讀更多 »
十六至十七日 極微光一閃一閃
【靜思小語】黑夜中的極微光就像信號,群聚為一片閃亮美景;愛心點滴力量聚集,也能成就人間美事。… 閱讀更多 »
二十五至二十六日 心量放大
【靜思小語】要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心胸;有多大的心胸,就能包容多大的範圍。… 閱讀更多 »
不是難民 是世界的孩子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四項:確保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獲得有教無類、公平及高品質的教育;對於全球一點二億難民來說,卻是父母… 閱讀更多 »
中東歸來 「譯」見大愛
旅居阿拉伯國家四十年,同樣經歷戰火,身為穆斯林的林楠松以阿語為華人與阿拉伯世界搭起橋梁;信仰無絲毫改變,眼界卻比以… 閱讀更多 »
二十七至二十八日 行道有分寸
【靜思小語】道與寸合起來就是「導」,守住道德、守好分寸,在茫茫大海中為自己導航。… 閱讀更多 »
本期目錄
靜思晨語
編者的話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慈濟誌 天下事
慈濟SDGs
生命的禮物
親師生·坦白話
聞思修
人物誌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20250101
環境教育 不只說說而已
慈濟多元化推廣環境教育,關渡靜思堂舉辦環保防災教育展,展現寶特瓶經環保站回收整理,後續製成瓶磚、瓶片、酯粒、織紗到成為布料的歷程。(攝影/蕭耀華)
20241001
竭「淨」所能為生命解渴
辛巴威連年乾旱,鄉間水坑水質混濁,卻是居民的生命之泉。慈濟長年以多項慈善行動幫助人們取得安全淨水,也呼應了聯合國SDG6「潔淨水與衛生」目標。(攝影/Hlengisile Jiyane)
20240901
關懷凱米風災─惡水過境後 訪視萬戶家園
凱米強颱為臺灣帶來災情,雲、嘉、南、高、屏慈濟志工訪視萬戶、提供協助;八月一日在臺南白河糞箕湖,為一戶淹水老厝清理淤泥,讓人力單薄的受災戶恢復生活。(攝影/黃筱哲)
20240801
消災解餓 一碗飯的幸福
慈濟志工在莫三比克推動慈善農耕計畫,供應喬輕馬拉小學貧困學童熱食。類似行動長年在全球慈濟據點進行,協助陷落飢貧的家庭,也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二項「消除飢餓」。(相片提供/慈濟莫三比克聯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