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奶奶跨越障礙賽

髖關節骨折手術後第三天,張奶奶開始復健,雖然踏出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家人的愛是她努力的動力,也讓我們見證生命的韌性。高齡可能帶來挑戰,但絕不是康復的障礙!

七十八歲的張奶奶在家打掃,意外滑倒,造成右髖部骨折,送醫手術,住進骨科病房。術後第一天,奶奶非常沮喪,她坐在床上,不停地問醫護人員:「我還能走路嗎?我會不會拖累家人?」

奶奶的髖關節置換手術雖然成功,但她的年紀比較大,骨骼修復能力較弱,伴隨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術後康復需要長期的努力和耐心;在家屬的陪伴和醫護的支持下,她展現了驚人的意志力。

術後第三天,我們開始指導奶奶進行基礎復健。第一次請她嘗試從床上坐起來時,她露出了掙扎的表情,每一個動作都讓她痛得皺緊眉頭。她說:「腳很痛,我不行了。我年紀這麼大,還有辦法下床走嗎?」我們沒有放棄,為她設計了「一步一腳印」的計畫。

第一階段,協助她從床上坐起來,練習深呼吸和腿部的簡單活動;第二階段,輔助站立,藉由助行器學習穩定重心;第三階段,逐步行走,每天在病房裏多走幾步。當奶奶第一次成功走出病房時,隔壁床家屬及看護都給她掌聲,她笑著說:「原來我真的還可以走!」

在復健過程中,家人的陪伴很重要。她的兒女每天都來病房探視,同時帶一些奶奶喜愛的食物,像是溫熱的地瓜或燉好的湯品,不僅讓奶奶感到溫暖和關愛,也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

有一次,孫女跟她說:「奶奶一定要趕快好起來,我們還要一起去公園散步喔!」她聽完笑著說:「好,奶奶答應你。」從那天起,她的復健態度變得更加積極,即便每次下床都痛得皺眉,她也堅持下去,「我不能讓家人擔心,要快點好起來!」

雖然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張奶奶終於能夠使用助行器行走,甚至可以慢慢扶著扶手上下幾個階梯。她的成果也激勵了同病房的其他患者,許多人看到她的進步,也更積極配合治療與復健。

有人認為年紀大了,骨折康復機率低,甚至放棄努力。張奶奶以巨大的勇氣和毅力克服疼痛,還以樂觀的態度再站起來;家人的愛,是她最大的動力,寫下重返生活的奇蹟。

高齡可能帶來挑戰,但絕不是康復的障礙;在骨科病房,我們見證許多這樣的故事。每一次幫助病人從無法站立到重新行走,對我們來說,都是對生命韌性的致敬;也會繼續以愛與專業,守護每一位需要的人。(摘自二○二四年十二月六日志工早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