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保持良善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元月二十二日,花蓮靜思精舍舉辦冬令發放暨圍爐活動,全臺五十五場次也至此圓滿。這樣的溫馨相聚,始於一九六九年;而今慈濟在全臺照顧關懷兩萬七千五百個家庭,每個月訪視,春節前夕致贈物資卡採買年貨,並邀約就近來到慈濟會所同享團圓飯,在慈濟大家庭辭舊歲、迎新春。

細看各社區人文真善美志工拍攝的相片,感受到慈濟人慎重其事、誠意滿滿;而每個小家庭扶老攜幼、共聚圍爐,傳達了他們對訪視志工的接納與信任。

歲末年終,還想起一個溫馨的畫面。去年十二月,二十多位敘利亞志工來到臺灣,與證嚴上人、海內外慈濟志工聚首;他們均為穆斯林,多是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教職員,在敘利亞內戰十三年間,靠著堅貞的信仰,走過顛沛流離的傷痛。其中有兩位教師的分享,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來土耳其前,我和一般人一樣,有穩定的工作及美好的生活,和同為教師的妻子育有兩個孩子。戰爭爆發後,我們一點一點失去所擁有的東西,直到最後一無所有。戰爭是可怕的,我不希望它再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但願世界和平。」

「逃難的旅程非常艱難,即使我擁有新生活,我卻為留在敘利亞的家人而悲傷不已;我未能與我的父親再見面,直到他病重離世。在我失去希望的當下,我遇見慈濟,在滿納海教書九年來,我感到無比快樂和感激;我教導學生阿拉伯語,我還教導他們學習做人,要堅持愛與助人。」

本期慈濟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報導,即細數關於這所學校愛的故事。慈濟志工和難民教師在街頭找回失學孩子、找回在工廠掙錢養家的非法童工,十年來,提供了三萬一千多位學生教育機會,其中已有數百人進入大學,人生翻轉指日可期。而這也與SDG4的弱勢孩童教育機會、SDG8消除童工與尊嚴就業、SDG16終結兒童剝削等細項目標不謀而合。

回到那場與敘利亞志工的分享,上人提醒大眾,人心那一念過不去,人與人起紛爭,就會造成人間的災難,「人生有喜有悲,苦是一種鍛鍊,讓我們知道人世間就是這樣;要永遠保持良善,堅定為善,人人心中有愛,這個社會一定會改變,也才會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