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海燕風災災區
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能夠參加海外慈青幹部訓練營暨全球慈青年會,但是每次都因為護照問題而不得不放棄;雖然失望,但我始終堅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願就會有力。經過漫長的等待,二○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我終於來到臺灣向大家學習,對我來說是無比的福報。
二○一三年菲律賓海燕風災,雖然帶給我們很多不幸,卻也牽上了與慈濟大家庭的緣,讓我們找到愛、希望與使命。二○二三年我勇於承擔奧莫克慈青團隊窗口,是因為希望能夠像慈濟啟發我一樣,啟發和引導在地的有志青年。
師公上人教導「人人都有造福的能力」,讓我深信,即使是小小的愛心和善舉,也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力。這分責任對我來說,是對慈濟的一種回饋,也是我傳遞愛與希望的一種方式。
師公上人說,要發揮火金姑的微小力量,真誠地付出無所求,這讓我時時提醒自己,要以謙卑善良和感恩之心面對生活,將這分教導落實在生活當中。雖然我們身在菲律賓的不同地區,但是會像一家人一樣彼此照顧,共同努力實踐師公上人的願,以及積極地投入志業。
誠摯地感恩師公上人,用智慧和慈悲大愛引導我們成為更好的人,能「回家」是我生命中非常珍貴的一刻,我們會繼續走在愛與慈悲的道路上,入法、傳法、行法,把愛和法帶到我們能夠抵達的地方。
|菲律賓奧莫克 Rhieza Roxas|
造血幹細胞捐贈記
高三時曾因治療氣胸住院,遇到很好的主治醫師,讓我感受到醫療對病人的重要。我的媽媽是慈濟委員,大學時我得知慈濟推動非親屬間造血幹細胞捐贈,一直很想參加驗血建檔活動,但慈濟人醫會的師姑師伯考量我有氣胸的病史,希望我多養養身體幾年,再加入建檔;直到就讀碩士班,他們才同意我參與。這讓我感受到上人關照捐贈者的理念,救人之前不傷害另一個人的健康。
有捐贈成功的師伯分享,自己等了十幾年才有被配對成功的機會,相對來說我真的很幸運,建檔完大概一年多就配對到了。當時骨捐關懷團隊的師姑師伯還詢問我,「如果你不願意,也沒有關係……」怎麼可能不願意!這個機會這麼難得,捐贈造血幹細胞像是捐血,就可以幫助一個人、一個家庭,我覺得蠻感動的。
我也將捐贈的過程分享到社群軟體上,才發現有很多年輕朋友不了解,還停留在以為捐贈者必須「抽骨髓」的認知;很幸運我可以經歷這個過程,也可以幫助推廣這個活動。
|高雄 黃冠綸|
菩薩相伴,請爸爸安心
我終於在二○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受證慈濟委員了!這要感恩我的婆婆陳俞蓉師姊,這麼多年來一直分享和邀約慈濟大小事;舅舅陳金麟師兄鼓勵我:「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先反觀自己。」也感恩黃蔡寬師姑、明絡師姑和黃淑娟師姑,從四年多前就一直鼓勵我參加培訓,現在我要說:「讓您們久等了喔!」
回顧這一年,剛報名參加培訓後半個月,爸爸就往生,一個半月後又遇阿嬤辭世,這是我第一次披「重孝」,失去親人的痛有多痛,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
我曾起退轉之心,總覺得怎麼才報名培訓,就接連遇到喪親之痛?還有全臺經藏演繹企畫團隊第一次共修,我就因為要祭拜父親而缺席。但彰化有一群活力滿滿、善良的青年們,慢慢改變了我的念頭;感恩慈濟法親家人在阿嬤治喪期間給予的安慰;還有一直邀約我、說要陪著我一起培訓的好友陳佳妤,我們也同時受證了!
失去親人,讓我自責與後悔,欣瑀、采榆、敏玉告訴我,不要一個人偷偷哭,難過時要記得找他們,「我們一直都在,也會陪著你;我們要一起培訓,一個都不能少!」陳虹因、宋品慧常常傳來暖心問候;常秉賢也對我說:「只要你開心、好好的,不論有沒有培訓,都是我喜歡的那個玉芊。」
彰化經藏演繹企畫團隊每週有三天共修,每月還有讀書會、培訓課前會、培訓課和組隊勤務,讓我忙到忘記難過;團隊中,胡小惠老師、葉彥良師兄、林俊傑師兄、林惠貞師姊、碧珠師姊和許靜宜師姊,用心用愛地陪伴我們、教導我們,讓我們從小芽慢慢長大、慢慢茁壯。
現在我可以跟天上的爸爸說:「身邊有這麼一大群菩薩陪伴我、照顧我,我會愈來愈好的,也會陪著媽媽度過這段傷心時期,家裏有我和妹妹,您可以放心也能安心!」
感恩這一年的經歷和磨練,讓我明白人生無常,要珍惜與把握,也體會到慈濟人是如何無私大愛、付出無所求。感恩上人創立慈濟世界,讓我認識這麼多人,讓我圓滿培訓之路!
|彰化 黃玉芊|
【慈濟月刊‧歡迎投稿】
◈投稿地址◈
11259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8號7樓(慈濟月刊編輯部收)
◈傳真電話◈
02-28989994
◈E-mail◈
tzmonthly@daai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