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至十二日 人氣、天氣、地氣

12.11~12《農十一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人心不調和,「人氣」不平衡,天氣、地氣就失調。

成就和平的人間淨土

今年度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在板橋園區及三重園區同步展開。十二月十一日,印尼、土耳其、澳洲、香港、韓國、美國、加拿大、多明尼加、宏都拉斯、巴西、巴拉圭、莫三比克、辛巴威、南非、賴索托、馬拉威等十六個國家地區,三百多位學員,包括新受證二百三十一位師兄師姊,來到關渡靜思堂,參加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

上人開示,慈濟的慈,是慈悲、慈愛;濟,是付出無所求,所以「慈濟」是用愛付出無所求,亦即大愛,這是每一個正信宗教都有的道理,無論是慈愛、仁愛或大愛,這就是人類的價值。

上人說,世間的天災人禍,都起因於人心不調和,「人氣」不平衡,天氣、地氣就失調。若希望天氣調和、大地平安,就要帶動人人有愛心,在生活中守規矩、不浪費,才能有充足的資源供應給人類,或是靠著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互助,消滅飢餓與貧窮。

上人有感而言,四大不調的自然災難發生後,靠著人間互助,可以迅速復原,人禍戰爭則會對大地人間造成最大的破壞,而且影響深遠。人心有愛,自然就會和平相處;就如今天有十六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共聚一堂,即使語言不相通,但是心意相通,會合於同一分愛。人心有愛、人間和平,就是最美的風景,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對於新受證的師兄師姊,上人叮嚀大家要精進,回到居住地,要帶動慈悲互愛,讓每一個國家都有愛的氣氛,天氣就會平和,和平世界是天堂、就是淨土。「就如今天此時,你我都在天堂、在菩薩淨土,因為我心有愛、你心有愛,彼此互愛,我們要共同努力,成就和平的人間淨土。」

聽到、看到還要走到

返臺參與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的印度、尼泊爾、泰國、日本、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十二月十二日於歲末祝福典禮中恭敬聆聽上人開示。上人說,佛陀已經為眾生指引一條康莊大道,眾生若只是聽到、看到而不去走,永遠到不了目的地。即使已經身體力行,但若不精進,雖然踏上這條大道,但是走愈遠、心愈疲累,就容易懈怠。

「如果總是想:為何那麼遠?何時才能到?愈問,距離愈遠,心理感受就愈累。這就是沒有認真也不精進,只想要速求速得,其實求不可得。所以剛剛授證時,菩薩走過我的面前,我都會叮嚀:『祝福你,要精進喔!』精進、感恩,就是我常說的話,而且根深柢固。」

「我的師父要我『為佛教,為眾生』,為眾生,只靠我一個人做不了什麼事,所以我感恩慈濟人,你我有緣,你們走近我的身邊,也貼進我的心;你們發心立願,師父總是告訴你們要精進,精是無雜,進則不退,深入智慧的信仰。既然走入慈濟,就有共同的方向,也就是行菩薩道,一步一步接連,不斷前進。」

行菩薩道的必修課程

上人與馬來西亞、泰國、日本、尼泊爾、印度等國家的新受證慈誠、委員座談時,尼泊爾、印度新受證慈誠委員由佛陀故鄉專案團隊陪伴,齊向上人至誠發願:「弘法利生,安住願力,廣淨佛國,我願意!我願意!我願意!」

上人說,佛陀說法啟發眾生,佛法相傳二千五百多年,至今大家蒙受其惠,得以增長智慧、相傳慧命,故而這二、三年來,慈濟在尼泊爾藍毘尼與印度菩提迦耶等地,在慈善、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幫助與帶動,是以感恩心回饋佛陀的故鄉。

做慈濟事,走到苦難人身旁,才會知道人間疾苦,回頭看自己,就會覺得很有福,還要再埋怨什麼呢?應該知足了,知足常樂無所求,知福的人就會願意付出,這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上人說,這樣的心靈享受,是自做自得,不做則不得。所以菩薩道上要精進,做中學、學中覺。

上人提到大家發願時都說「我願意」,當下很虔誠;但如果心志不堅定,也許看到不好的臉色,聽到不好的聲音,就起了煩惱,想退轉了;或是與人有摩擦、起爭執,心靈打結,這條路也走不下去了。這也是在人群中行菩薩道的必修課程,大家要學會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才能彼此合心、和氣、互愛、協力,與同師、同道、同志願的法親攜手同行菩薩道,生生世世延續這分殊勝難得的好因緣。

「盤點生命的價值,活在人間,若只是為了賺錢或享樂,已經迷糊掉了;生命的價值在於善用每一天,提升智慧、為人間造福。當我們付出的同時,就有收穫,因為已經與人間結了一分善緣,這分緣會延續到來生;最重要的是,此時在菩薩團體中,要好好把握,生生世世都要同行菩薩道,並且不斷往前開道鋪路。」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

靜思精舍常住每日敬侍師側、記錄言行,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本專欄即精簡摘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完整版本請關注每季最新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