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環保路,在世界演進的浪潮中,
有耀眼成績,也有來不及的急迫,
隱藏在各社區的環保志工躬身力行,
勞動而粗糙的雙手一路追趕大眾消費的速度,
希望以萬人帶動億萬人,守護地球永續平安。
臺灣的環保路,在世界演進的浪潮中,有耀眼成績,也有來不及的急迫,隱藏在各社區的環保志工躬身力行,勞動而粗糙的雙手一路追趕大眾消費的速度,希望以萬人帶動億萬人,守護地球永續平安。
二○二○年是慈濟推動環保三十年,也是「世界地球日」的五十周年,但因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肆虐,許多相關的紀念活動及研討會被迫取消或延期。
在上半年的疫情高峰期,億萬人無法外出工作、旅行,中國大陸及歐洲的工業大城被迫封城、停工,各國陷入疾病威脅與經濟危機的兩端拉鋸。大自然卻獲得難得的喘息機會,霧霾的天空恢復湛藍,印度恆河重現清澄。
然而短期內的改善,仍不足以扭轉乾坤。二○一九年十一月,歐洲議會宣布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牛津辭典》也將此一詞彙列為二○一九年度代表字,提醒世人地球已岌岌可危,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表示,氣候極端化之後,全世界的災害在接下來的二、三十年將愈來愈嚴重!面對氣候變遷問題,首先要認知現況,並加強減碳與調適。
專家的警語,證明了證嚴上人對環保「來不及」、「做不及」的擔憂,以及全球「共知、共識、共行」的期盼,不只出於宗教家的悲懷,更是當代人必須面對的現實。
而慈濟環保志工就是身體力行守護大地。他們落實簡樸生活,惜水、省電、節約消費,撿起點滴可以回收的物資,在各地環保站點,將物資分類回收。
各式各樣的寶特瓶,在志工們的踩踏下,壓成一片片扁扁的塑膠片,瓶身與瓶蓋、瓶環分開,材質不混雜。而重量以公克計的塑膠袋,可能要挑揀出兩、三百個才有一公斤,但大家還是認真地做。
不在乎付出多少時間體力,不管回收物變賣之後,能換成多少善款,即使必須自掏腰包付油錢、餐費也甘之如飴。套句流行語來形容,慈濟人做的是真「佛系」環保:如果不是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從做中學、學中覺,不可能數十年如一日。
「上人講環保,不只是有形的回收,還有心靈的教育。我們把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變清流,一步一步都有脈絡。」資深環保志工陳金海說。
澎湖環保志工置身堆積如山的瓶罐中,將不同材質分類回收;這並不是撿拾垃圾,而是物資再生為資源的前奏曲。
為大地發聲,
環保啟蒙半世紀
談到環保,許多慈濟人都會想到三十年前,上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呼籲。但從歷史紀錄來看,人類「環保意識」發展至今已經超過五十年。
一九六二年美國作家瑞秋‧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出版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讓許多美國民眾驚覺,人類若隨意使用化學藥劑破壞生態環境,終將危及自身。身為「吹哨人」的瑞秋‧卡森也因此遭受化工業巨頭攻訐打壓,但終究憑藉嚴謹的科學證據站住腳,並發揮不可思議的影響力。
《寂靜的春天》出版後,美國環保運動大盛,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兩千萬民眾走上街頭,推動首屆「世界地球日」。聯邦政府成立了環保署,國會通過了多項環保法律,危害生態甚鉅的農藥DDT,也終於在一九七二年被禁用。
但同時期的臺灣,政府與民間對於環境保護都沒有足夠的認知,脆弱的島嶼環境,隨著經濟蓬勃發展,也付出沉重代價。
不少外商看中當時臺灣工資低廉、環保標準寬鬆的「優越」條件前來設廠,省下了應該付出的污染防治成本,卻對土地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而本地人造成的污染破壞也不遑多讓,如臺南二仁溪因不肖廢五金業者,在沿岸任意酸洗、焚燒電子廢棄物以提取金、銅等貴金屬,淪為污染重災區;北部的大漢溪、淡水河沿岸也滿是垃圾。
隨著國民生活、知識水準提升,臺灣自一九八○年代中期後,也進入環保運動高峰期。反公害、反污染、反核、保護生態、保護野生動物等訴求風起雲湧。促使政府於一九八七年將隸屬於衛生署的環保局,升格為中央部會級的環保署。許多相關法規,如《水污染防治法》、《空氣污染防制法》、《廢棄物清理法》,也都在八○、九○年代之交修訂,以更嚴謹的規範遏止環境破壞。
早年臺灣自荷蘭引進的外星寶寶回收桶,短暫使用不到四年的時間便遭到汰除,但也播下環保概念的種子,外星寶寶成了臺灣推行資源分類回收過程中的鮮明形象。
用鼓掌的這雙手,
做垃圾分類
除了立法、修法、執法,教育民眾也是施政重點。為了吸引民眾關注,當時的重要環保政策,都被賦予一個有趣的代號,例如清除廢輪胎的「拿破輪計畫」、對治海岸廢棄物的「海豹計畫」等;環保署並從歐洲引進大型資源回收桶「外星寶寶」,教民眾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但一開始並不順利。
「跟大人講,反彈很大,他們說我都交稅的,你當個首長都不清乾淨,還叫我去做分類?」首任署長簡又新回顧當時無奈地說。成人的想法不易改變,政府於是加強校園推廣。約莫同時期,慈濟人也遵從師訓,開始環保行動,改變「垃圾島」的命運。
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上人應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之邀,在臺中市新民商工演講。當天一早,他乘車經過市區,但見夜市結束後留下垃圾滿地、塑膠袋隨風亂飛,心中不免感嘆。
於是上人當晚在宣講的七月吉祥月、行孝行善主題外,又多講了一些。「臺灣是風景非常美麗的一塊寶島。有青山,有藍海、白雲,實在很美。如果有心整頓,一定可以整頓得比現在更美,但是這需要很多人的力量。」
演講到尾聲,上人呼籲大家:「玻璃歸玻璃、鐵罐歸鐵罐。民眾和政府如果合作,我想就可以讓社會淨化。」現場上千位聽眾掌聲如雷,上人再添一句:「諸位,我很期待你們用鼓掌的這雙手,做垃圾分類。」
當日在臺下聽講的,有臺中在地人,也有彰化等外縣市的慈濟志工,許多人深受感動,回家後開始身體力行。
「花蓮師父說,用雙手來做垃圾分類,可以保護我們的環境。我想如果能把每一戶的舊報紙回收,不但可以保護環境,賣的錢還可以幫師父蓋醫院。」家住豐原的楊順苓發心做回收募善款,感動鄰居響應。一個月後,當上人再次行腳臺中時,她呈上了慈濟史上第一筆「環保善款」,金額不大卻是意義非凡。
上人肯定楊順苓的發心,並讚許她「破除我相」,不畏髒臭投入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值得大眾學習。慈濟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志業,就從一九九○年的下半年啟動。北、中、南部乃至花蓮玉里,都有慈濟人進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住在臺中市黎明社區的慈濟志工簡素絹,在自家門口設立了環保點收回收物,「黎明」之名,寓含著環保志業曙光乍現的意義;彰化員林的施淑吟,為了載回收物學開貨車,即使變賣所得善款不夠付油錢也不氣餒,堅持做下去。
北區的陳蕙民,則是經過一番掙扎,一九九○年歲末,她來到板橋的臺北縣立體育館聆聽「幸福人生講座」,聽到上人再次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然而活動結束後,竟看到館裏的垃圾桶爆滿!紙屑、塑膠袋散落一地,她看不下去,卻彎不下腰,出不了手。
「人,總是太愛惜自己。」猛然想起上人在演講中的告誡,陳蕙民鼓起勇氣,找來幾個大袋子,不避髒臭地把塑膠袋、寶特瓶、鐵鋁罐等分門別類打包,也帶動了旁邊的人一起收拾,一念心轉,環保之路就此邁開。
環保30 回首現場
圖1:一九九○年證嚴上人於臺中新民商工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左上圖;相片提供/花蓮本會)。
圖2:一九九一至九二年慈濟與金車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動「預約人間淨土」行動,帶動民眾回收廢紙,宣導資源回收觀念(攝影/陳淑伶)。
圖3:一九九六年賀伯風災後,《天下雜誌》推動「美麗臺灣、清淨家園」行動,全臺慈濟人護持,高雄紅毛港沙灘上,高雄志工、居民展開淨灘行動(左下圖;攝影/陳玉芳)。
九○年代的反省:
預約人間淨土
九○年代初期,大多數人還不了解如何落實環保。有感於環境問題的癥結在人心,且當時臺灣投機盛行,「大家樂」賭風猖獗,慈濟與金車文教基金會合作,於一九九一年展開「預約人間淨土」系列活動。
當年三月的第一階段主軸為「思想的淨土」,以「淨化人心、淨化家庭、淨化社會」為目標,舉辦講座、音樂會、園遊會等,長達三個月的活動,被《遠見》雜誌譽為當年臺灣最大的群眾運動。
一九九二年三月,第二階段「預約人間淨土」結合更多民間組織,以植樹、資源回收,喚醒民眾對環境的尊重,實踐「生活的淨土」。
那一年,慈濟人呼應「世界地球日」,於四月十九日在八個縣市九個定點,同步舉辦「知福惜福再造福─ 回收廢紙救臺灣林木」活動。在六小時的活動時間內,各地居民送來了一百六十多公噸回收紙,變賣所得全數捐作慈濟醫學院的建設基金。成就了「垃圾變黃金,廢紙育良醫」的功德。
然而一九九六年七、八月之交的賀伯風災,卻再次敲響臺灣環境的警鐘。苗栗縣三義鄉土石流吞噬人命,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幾近全毀,北臺灣的板橋、汐止被洪水淹沒……
風災過後,上人沉痛地告訴弟子們,臺灣是個小島,如果不好好愛惜,「說不定有一天臺灣的地圖必須重新畫過。」
響應上人的呼籲,《天下雜誌》邀集了慈濟、北市環保局、新竹工研院等十七個單位共同主辦「美麗臺灣、清淨家園─九九九,大家一起來掃地」。
這是繼「預約人間淨土」之後,臺灣又一波群眾環保熱潮。包含慈濟在內的數百個民間團體,發動了五萬人共襄盛舉。十月二十日,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上午九點整,上萬名慈濟人於十八個縣市、四十多個活動定點喊出了「九九九(久久久)大家一起來掃地」。紅毛港附近的沙灘上,上了年紀的高雄志工彎下腰撿垃圾;花蓮環保志工們在細雨中掃落葉塵沙,為後山的家鄉打造乾淨市容。
「從事資源回收是修福;教育別人有環保觀念,並影響他們也動手做環保,即是修慧。自做之後,再教人做,力量將很龐大。」看到眾人身體力行努力帶動,上人期許志工們,將環保落實在各社區。而日益廣布的環保定點與環保志工,也成為「菩薩招生」的最佳助緣。
環保三十先行者
慈濟回收廢紙站
一九九二年「預約人間淨土」廢紙回收活動後,全臺各地慈濟志工設立定時回收點,宣導資源回收。在花蓮地區,每月第一個星期日,民眾帶來廢紙,志工開環保車到各點收集賣給回收商;圖為玉里鎮鴻德醫院回收點。(攝影/張澄淇)
海外第一次掃街
一九九二年,環保活動延伸到海外,美國紐約志工率先響應,六月在會所所在地法拉盛展開「我愛社區 維護淨土」掃街活動,志工拿著掃把,將髒亂的華埠(中國城)打掃乾淨。(相片提供/慈濟紐約分會)
第一批環保教育站
位於高雄市仁武區的八卦寮環保站,一九九九年迎接國立中山大學慈濟人文課程師生前來學習分類回收、環保知識;後續各界團體參訪學習,帶動環保教育,慈濟較具規模的環保站逐漸轉型為環保教育站,八卦寮環保站亦成為最早的環保教育站之一。(攝影/顏霖沼)
北區第一輛環保車
一九九一年,板橋慈濟志工陳蕙民(右三),以標會所得二十多萬元,購買慈濟大臺北地區第一輛資源回收車「環保一號」。這輛由志工駕駛的「專車」,機動出車,巡迴社區各定點,收回民眾送來的回收物資,經整理後再載運去變賣。(相片提供/陳蕙民)
千禧年後的精進:
低頭做抬頭說
在政府採取以焚化代替掩埋,公部門與民間團體大力宣導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下,千禧年後的臺灣,明顯比上世紀八、九○年代時乾淨許多。
數字會說話,根據環保署統計,一九九八年時臺灣垃圾清運量有八百八十多萬公噸,但兩千年降到七百八十多萬公噸,二○○六年時甚至降到五百萬公噸。資源回收量,則從一九九八年的十二萬九千多公噸,提升為二○○六年的兩百一十八萬八千多公噸,成長十六倍之多!
垃圾量驟減,促使政府將垃圾焚化爐的興建數量,從三十六座裁減到二十四座。超乎預期的成效,可歸功於環保署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推動結合社區民眾、地方政府清潔隊、回收商及回收基金的「四合一資源回收」,讓民眾、清潔隊、回收業者,藉由資源回收獲得合理利潤或獎勵,從而自發地投入。
在政府推動之前,慈濟人早已發揮「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的精神,一九九八年大愛電視臺成立後,臺灣慈濟的環保善款,更集中資助大愛臺的營運,進一步成就「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媒體功能與社會教育。這些環保人,雖未從資源回收中賺到一塊錢放進口袋,卻得到了價的健康與歡喜。
「我通常透早四點出門,騎腳踏車,後座綁個撿垃圾的籃子,騎到八卦山腳下,再步行上山。」彰化慈濟人黃蔡寬,一邊運動一邊撿拾散落在路邊的紙類、瓶瓶罐罐,年逾百歲的她,不在意別人「同情」的眼光,反而挺直腰桿,大聲說:「做環保,身體好,沒煩惱!」
相對於西方著重透過議會立法、制定政策,以強制「他律」要求政府、企業組織、民眾遵守的環保模式,慈濟從個人發心出發,落實簡樸生活,並隨順因緣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為大地生態盡一己之力,體現了東方「反求諸己」、「自覺覺他」的人文特色。也因此不少歐美訪客到慈濟環保站參訪時,往往被志工們近乎宗教情操的虔誠、定靜所感動。
默默低頭做環保的慈濟人,也開始抬頭「說我所做」。特別是二○○六年,慈濟實業家志工突破技術瓶頸,成功將環保志工回收的寶特瓶製成賑災毛毯並量產,自此,慈濟人說環保,就有了強而有力的實物憑證。
「這是充滿愛的毛毯,有環保菩薩、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所以當民眾拿到它時,會感受到滿滿的愛。」實業家志工李鼎銘說。
從正式量產至今,寶特瓶回收再製的賑災毛毯,已在全球發出超過一百萬條。慈濟人將它們送給菲律賓海燕風災受災居民、流亡的敘利亞難民,乃至與新冠肺炎疫情奮戰的美洲貧民。
用回收物製成的賑災物資,完美結合了環保與人道救援,也多次登上聯合國等重要國際場合,為全球性的廢棄物處理、災難問題,提供了不一樣的思考解方。
面對更嚴峻的考驗,新世紀的慈濟環保,除了持續深耕臺灣本地社區,也要同時帶動國際,期望以萬人帶動億萬人,將共知、共識化為共行,為地球、為當代人及後代子孫,確保永續的生存與平安。這條路很長、很遠,甚至終其一生也可能看不到盡頭,但慈濟人必須更堅定,也帶動更多人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