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環保站在社區,歡迎入門

(地點:南投南埔環保站)

從最早的街頭紙類回收開始,
各行各業民眾從環保入門成為志工,
因地制宜打造樣貌多元有趣的環保據點;

他們在社區裏和環保站一起安心變老,
更順應時代發展,賦予環保站更多新生命,
發揮國際賑災後援、長照據點等功能。

從最早的街頭紙類回收開始,各行各業民眾從環保入門成為志工,因地制宜打造樣貌多元有趣的環保據點;他們在社區裏和環保站一起安心變老,更順應時代發展,賦予環保站更多新生命,發揮國際賑災後援、長照據點等功能。

截至二○一九年,慈濟人已在十九個國家地區設置超過一萬個環保回收站點,十一萬位守護地球的志工,就在這些站點、街頭巷尾日日忙碌著。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慈濟環保志業在臺灣本土,更已深入村里社區,兩百七十多個環保站,不僅有足夠的空間供志工們回收分類,也兼具精進共修、環保教育等功能,甚至能在急難時擔當後勤基地,支援救助行動。

而分布在都會、山區、離島的環保點,則是力求在有限的空間、時段中發揮最大量能,有的採取「快閃」形式,約定時間一到,大家就把放在家裏的回收物帶到定點,稍加整理之後送到規模較大的環保站。也有人在社區找固定角落,存放廢紙、塑膠袋、寶特瓶等回收物及臺車、掃把等工具。每到約定時段,志工們就來到定點推出工具,一路走到配合的公司行號做回收。

但不管大站還是小點,志工都秉持證嚴上人「清淨在源頭」的慈示,拒絕腐爛的廚餘、不能回收的垃圾,把回收資源、環保點整理得乾乾淨淨;做社區的「好厝邊」,努力邀約有緣人。

走在臺北南港軟體園區的三重路上,慈濟環保志工每週與二十幾家公司行號有約,回收資源,無論晴雨持續二十餘年。

科技園區,行動回收隊

都會區人口密集、廢棄物多,更須落實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但在寸土寸金的市區找地做環保並不容易,臺北市南港區的三重環保點就是其中典型。

每週一、三、五下午一點半,一小隊人馬把臺車從狹窄的小巷推出來,走向大廈崢嶸的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經過大門,負責帶隊的人先在警衛室換證登記,全體方能進入。「有辦公室,進去的時候說話不能太大聲!」志工廖婉汝提醒。

星期五的午後,園區二期生活廣場裏,穿著入時的男女上班族迎面而來,張月蘭等三位志工,穿過美食區,推開玻璃門,陣雨來襲打溼了不少回收物,但志工還是熟練、迅速地把紙箱整平,或橫或豎,整整齊齊塞進臺車上的大紙箱。

高樓層辦公區域非請莫入,但廠商會在約定時段,將回收物拿到公共空間給志工;對付厚實的紙箱、包材,志工們不僅準備特大號美工刀,連掃把、畚斗也帶來了。志工陳秋蓉表示,合作的廠商都認同慈濟,所以把回收物轉給環保志工,「四、五年前堆積如山,目前可能因為景氣的關係,東西剩下一半。」

外商電腦公司行政助理張小姐表示,園區廠商大多只租辦公室,但自家公司還有維修點及倉庫,大型設備進出、紙箱包材很多,主管為此煩惱,「我們發現有慈濟的據點在附近,所以聯絡環保志工幫忙我們回收!」

下午三點不到,回收工作就告一段落,留在樓上的人把地上殘留的紙屑、泡棉屑掃乾淨,其餘志工則把臺車集中到一樓的裝卸區,紙板類載往回收商,瓶瓶罐罐則送到舊莊環保教育站。

在南軟園區做回收,一次通常不到三個小時就能完成,但要持續超過二十年就不容易了。

自一九九六年,園區動工開始,環保志工陳建智、陳詹燕夫婦,就與這個科技重鎮結緣。但收置回收物、工具的定點幾經搬遷,最後陳詹燕找到一位善心地主,出借位於三重路巷弄內的一處廢棄豬圈,環保點就此定位至今。從巷口望過去,古早味小磚房的背後,正是量體巨大的南港展覽館。

「燕媽二十幾年前就開始做了。我大概七年前來這裏做,當初因為人少都做到很晚。」現任環保點負責人廖婉汝表示,人手最少時,包括她一度只有三個人,所幸現在人夠多,而且大家都很自動自發,把握可以付出的分分秒秒;至今,三重路環保點已與園區二十多家廠商結了善緣,眾人協力守護環境,也為這處充滿現代感、科技風的城市場域,增添了溫暖的人文情。

南投南埔環保站志工回收大型水塔,加以修補後作為雨水回收設備,儲存的水量豐沛,用來洗手套、沖馬桶、刷地板不虞匱乏。

小鎮溪畔,創意實驗場

相較於大都市裏用地取得不易,住在鄉鎮的環保志工,能發揮的空間就廣闊許多。草屯鎮隘寮溪畔,鄰近中潭公路的南埔環保教育站,就是慈濟人測試創意與能力極限的實驗場。

彈簧床鐵絲骨架圍成的圍籬,無礙空氣流通,又可阻擋紙屑、塑膠袋亂飄,洗手槽下方的黑鐵支架,是取自回收的縫紉機,「南埔環保站」大字,寫在五個回收油桶蓋上,空間開闊又有遮蔭,最適合年長者做回收。

「我一三五來這,下午再去霧峰那裏。做善事,愛地球,救人類啦!」年過七旬的洪幼蘭笑容可掬,讓人很難想像,她曾飽受身心疾病折磨,直到開始做環保,生活有了重心才離苦得樂,環保站的夥伴都暱稱她為「古錐仔」。

「一個人要分好幾種東西,紙歸紙、鐵歸鐵、鋁歸鋁,腦筋一直在動就不會黑白想。」與長者們互動多年的站長林金國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對草屯慈濟人來說,有佛堂等空間的南埔環保站,可以共修、開會,就像社區志工的活動中心。而它「省水第一」的設計,還真的非常實用。

「九年前環保站快要完成之前,我想厝頂那麼高,雨水流掉很可惜,不然來做雨水回收好了!」下定決心後,林金國先從一處米粉廠取得容量達十噸的報廢水塔。由於塑膠水塔接管處已有裂痕,他親自爬繩梯進入三公尺高的塔身修補,「就把管子拿起來,接口處鬆開,裏面放一塊大的不銹鋼板,螺絲鎖上去、矽膠灌好,裝水後它內部有壓力向外推就不會漏,再從外面圍上一圈鋼板補強。」

原本不堪使用的破舊水塔恢復功能,林金國陸續引進其他塑膠、不銹鋼製的回收水塔,外加一個容量六噸的地下水窖,總容水量達九十六噸之多。

為了避免儲存的雨水滋生綠藻、孑孓,林金國在雨水的流路中設置了過濾網、沉澱池,並且確實密封管路及水塔蓋,隔離光線及蚊蟲。如此過濾處理的雨水,足夠每天刷地板、洗手套、沖馬桶等用途。

「九十幾噸容量,五個月不下雨都還夠用。像前天有下毛毛雨,水位又上升了。」林金國表示,南埔環保站曾創下一期兩個月,水費不到三百元的紀錄。由於成效卓著,水利署、南投縣政府及草屯鎮公所都特地前來參訪。

目前,較具規模的慈濟環保站,多已設置雨水回收設施,「省水達人」林金國,也將南埔站的經驗分享給其他法親,為惜水愛物盡一分力。

回收成果,送毛毯出國

除了志工自行找地設點,各地靜思堂和慈濟志業園區,也都附設環保站。其中慈濟岡山志業園區的環保教育站,不僅有資源回收區,還設立環保科技展示館,同時承擔環保毛毯的加工。

二○一七年十一月,大愛環保科技館在岡山園區成立,它是慈濟第一個環保回收科技展示區,館內的小型機具,能把寶特瓶回收後打成瓶片、做成酯粒、抽成絲紡成紗的過程,具體而微地展現出來。「最後有一個小型的編織機,幾條紗線放進去以後,可用手轉動,一上一下地把它編織起來。」負責管理、解說的志工林享仁說明。

園區也成立「巧藝館」,設置裁切毛毯的設備以及縫紉機,廣邀法親一起來裁製毛毯,不僅能支援急難救助和國際賑災,也可讓參觀者看到毛毯加工實況。「上人希望園區熱絡,所以平常時我們不趕貨,就是每天都有人來,裁切約兩百多條毛毯。」巧藝館負責人陳金鳳說明。

及至二○一九年三月,東非三國遭伊代氣旋重創,巧藝館因應賑災需求產能全開,一百多位高雄志工夜以繼日,三天內趕製了兩千條環保毛毯。加上原先的庫存,共計一萬兩千六百條裝入兩個貨櫃,送到高雄港海運赴非洲,以資源再生支援人道救助,完整示現了「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的歷程。

高雄岡山園區占地廣大屋舍齊全,團隊善用此優勢,設置環保毛毯加工區,不僅能支援賑災,也讓參訪者及環保志工看見資源回收再製成果。

精神不老,社區輕安居

在上班時段走進各地的慈濟環保據點,不難發現許多上了年紀的老菩薩,也在那裏「上班」。當數以萬計的銀髮族,能夠出門做愛護地球的事,老人就不再是社會的負擔,而環保站也就成了鄰里間的「輕安居」。

「感恩上人給我們這個機會,不然在厝內不知要做啥?」新北市汐止區的環保志工周敏表示,自己曾是某宮廟的香積志工,但後來跌跤傷到腰椎,右腳又動手術,已無法在廚房工作;所幸來到秀峰環保教育站,受過傷的老骨頭,還有發揮的空間。

七年來,每週一到五早上,她都搭第一班社區巴士,來到這個鐵路高架道下與黃昏市場為鄰的環保站,從六點半一直做到十點。先生黃文德也「婦唱夫隨」,在五年多前跟著太太一起來做。現年八十四歲的他說:「我們做粗工做習慣了,做這個不粗重。做環保卡袂無聊,不然在家裏都坐到睏去。」

而七十七歲的張正夫,則是懷著一分感恩心來付出。「好多年前汐止大淹水,感恩慈濟,讓我吃了一星期的便當!」經歷過二○○○年前後,汐止淹水的高峰期,張正夫不只一次接受慈濟的幫助,得知自家附近有慈濟環保點後,當時在臺鐵任職、具有黑手技能的他便來效力;退休後仍持續在秀峰環保站「上班」,負責較粗重的金屬物品分類,「愈做身體愈好。」

秀峰環保站鄰近汐止火車站,總是天一亮就熱鬧起來,平日志工約在三十人左右,以銀髮族為主力。「早上六點多到的,大概十點多就回去。晚一點到的人,用了午齋以後繼續做,三點多還有人。」汐止環保幹事看顧著忙碌的老人家,不時提醒:「咱來這邊不是做業績的,做一做就起來動一動、喝水、上廁所。累了就休息一天。」

從利益角度來看,慈濟環保志工所做的事,費時、費工又沒錢賺,但就身心健康的面向而言,反倒是「穩賺不賠」。

慈濟醫院與國民健康署合作研究發現,處理瓶罐的動作,如扭、壓、拋、撿、轉身、搬運等,可以訓練上下肢肌力、腰部關節,且有益於認知功能;而挑揀、翻找及分類放置等動作,則可訓練眼、腦,增加上下肢肌力及穩定性。眾人一邊做事一邊話家常,中午共餐,降低了高齡者在兒孫上班上學時落單的風險。「環保站真的是防老、養老、醫養合一。」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讚歎道。

誠如上人所期許:「慈濟人是照顧人的人,不是被照顧的人。」走過三十年,將帶動更多人走入環保法門,能做的事,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