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至二十三日 殊勝因緣

6.22~23《農五月‧初二至初三》

【靜思小語】世間無數苦難眾生,看得到還能夠走得到、救得到,要把握因緣付出。

起步就能走到

二十二日,聆聽基金會同仁報告一週會務以後,上人勉勵大家,在基金會工作可以看見人間苦難,深刻體會人間疾苦,而且能夠會合眾力援助苦難人,這是很殊勝的因緣,所以請大家不要把這份工作當成照表上下班的職業,而是要和慈濟人一樣,用志業精神投入,用真誠的心看待人間苦難,致力淨化人心。

「要讓社會祥和,必須淨化人心;要淨化人心,總是需要有人起步帶動。」上人說,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居民貧窮困苦,但即使看見了他們的苦,也需要有因緣才能走得到、救得到,最重要的是這些國家裏要有慈濟人,才有辦法長久就近照顧苦難居民,而且傳法淨化人心,讓居民擁有取之不盡的心靈財富,也願意付出助人。

例如辛巴威有朱金財師兄,宏都拉斯有張鴻才師兄,莫三比克有蔡岱霖師姊,在這麼多年以來一力承擔當地的慈善救濟工作,也帶動出許多精進的當地志工。「在那麼窮困的地方,只要有一顆慈濟種子落地生根,可以救多少人?這些國家離臺灣這麼遙遠,若是沒有人發心承擔志業,沒有持之以恆的願力,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我們要抱著感恩心,常常關心他們,傳達我們的讚歎與感恩。」

上人嘆言,這些國家的居民生活,如果用臺灣慈濟人的訪視標準來衡量,幾乎每一戶都需要救助。然而海外慈濟人憑著極其有限的人力、物力,只能援助極為困苦的人,給予最需要的幫助;即使這些貧苦居民只能獲得少許米糧、物資,他們都歡喜得手舞足蹈。日前從大愛新聞看見辛巴威朱金財師兄帶著志工到村落裏幫忙維修水井,水井修好以後又能順利汲出清水,居民歡天喜地,這一幕讓人既悲憫又慚愧。

「相較之下,我們在臺灣生活是很有福!扭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的水可以用;他們是長年累月都在乾旱的環境裏生活,連一滴淨水都難以取得,而我們是否懂得珍惜水資源?想到他們自出生就在這麼困苦的環境生活,我們除了知福、惜福,也要好好利用生命,把握因緣為世間的苦難人做得更多,不能放任生命空過。」

上人談到朱師兄、張師兄與蔡師姊本身的生活都比當地居民好很多,在這些國家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是他們時常頂著大太陽,在炎熱的氣候中,帶著志工訪視、濟貧、發放、舉行慈濟活動,忙碌奔波不以為苦,而且和當地居民打成一片,沒有階級之分;因為貼近居民的生活,與居民如親友般親切互動,所以能夠深刻體會他們的苦,更為之用心盡力,協助改善他們的生活,可以說每一位都是用生命在做慈濟。

上人提到荷屬聖馬丁朱細芳師姊,也是以自己一家人的力量,默默為貧苦居民付出,而且不忘教導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想好意。「他們很認真、很勇敢,在海外踏實力行菩薩道,把自己的生命與苦難人的生命合而為一,所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不忍眾生受苦難,應當地居民所需而付出。」

「海外慈濟人『取於當地,用於當地』,甚至不曾向本會要求支援,盡自己所能做慈濟,但是都會告訴受助者,慈濟是臺灣的慈善團體,他們是依照師父的教導來幫助人。他們長年累月用慈濟之名、說師父的法、做師父想做的事,讓受助者感恩慈濟、祝福臺灣,可以說,海外慈濟人踏踏實實做慈濟,將功德回向給臺灣,讓臺灣更有福、更平安。」

「我們付出無所求,過去行事很低調,現在要讓佛法抬頭,所以要強調,慈濟是以佛陀憐憫人間的心情為眾生付出;有大慈、大悲之心,還要大喜、大捨,這就是菩薩精神。大捨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自己有因緣聞佛法,斷煩惱、除無明,還能力行菩薩道。人心的煩惱無明,是來自於『有』的掛礙,因為擁有,所以害怕失去,已經有了很多卻還要求得更多,永遠不滿足。其實財富再多,到最後還是兩手空空而去;『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緣果報自作自受。」

上人說,走入人群,看見種種人生苦相,不論是戰爭、瘟疫,或是缺糧飢餓等等,觸發了悲憫眾生的心,首要之務當然是設法去救助,不能只是在口頭上論佛法;起了一念悲心、啟動了善行,才能造福人間。「即使我們盡此一生,再如何努力,仍然無法轉變世間苦難人生,不過我們要發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生生世世延續善因福緣,終有一世能夠為眾生轉苦為樂。」

「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現在就要起步去做。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只要我們天天發好願、做好事,就算每天只累積一點點善款,久而久之與大家的力量會合起來,也可以改善某些貧苦人的生活;帶動愈多人發心立願,就能讓愈多苦難人接觸得到人間菩薩而得救。」

翻轉苦難非洲

非洲多國慈濟人二十三日透過網路視訊與本會連線,分享疫情中的慈善扶助;美國曾慈慧師姊,以及在西非獅子山共和國與慈濟合作的希利基金會班傑明帕洛先生、自由城明愛會專案經理查爾斯先生亦與會。

上人感恩希利基金會、明愛會的合作夥伴,自從四年前,獅子山共和國因為伊波拉疫情而陷入困境,就與慈濟合作援助獅子山的貧苦民眾;亦感恩美國慈慧師姊,長年投入慈濟國際慈善援助行動,與國際人道團體廣結善緣。期待大家共同聚合愛心能量,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與因緣,到世界各地幫助苦難眾生。

馬來西亞籍龍嘉文醫師前往莫三比克已有兩個多月,上人讚歎龍醫師發心到非洲服務貧病人。而莫三比克有一群很有熱忱的年輕志工,還有南非的本土青年志工,這群年輕人都是非洲未來的希望。請非洲慈濟人多用心栽培他們,有機會可以送他們來臺灣學習,帶回慈濟精神就地深耕,廣布善種子。

上人說,潘明水師兄在南非德本帶出來的資深本土慈濟人,雖然生活都不好過,仍然精進做慈濟,付出愛心幫助貧病人,還能跨區、跨國做慈善援助,並且帶動尚比亞、馬拉威、納米比亞、史瓦帝尼等國的本土志工。「我很疼惜這群遠方的弟子,但是人生隨著歲月過去,他們現在年紀大了,需要年輕一輩來接棒,讓這分精進傳法的精神與行動世世代代延續。苦難的地方很需要慈濟,若是能夠就地帶動出慈濟志工,借當地人的力量,借國際間愛的能源,就有希望翻轉苦難非洲,讓非洲不再有這麼多窮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