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7《農五月‧初六至初七》
【靜思小語】時時反省是否做到無愧,心心念念滿懷感恩。
培養有德行的人才
二十六日,上人與志業體主管們談到,傳承法脈、弘揚宗門,需要培養人才;而所需要的人才,是否具有才華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德行。上人以己為例:「我沒有任何專長,但是我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而且我對任何人都是真誠感恩,因為我心量開闊,有耐心、有愛心,這是我的優點,也希望能將寬心、耐心與愛心傳承下去。」
上人說,慈濟志工來自社會各階層,大家都是自動自發,用誠懇的愛無私付出,這分菩薩精神也是必須世代傳續的品德。「假如自大、自私,品德就有欠缺,寬心、耐心與愛心無法齊全。所以大家真的要放寬心量,對的事情就要趕緊去做,不是要有人拜託我、看重我,才要去做,這是很不對的心態。」
「這輩子,我覺得沒有後悔,也沒有愧對,只有滿懷感恩;不只感恩父母、師長,也感恩眾生,若沒有這麼多人,只憑我一人,也無法成就慈濟。慈濟在這五十多年來,救了多少人、培育多少人才,若只有少數幾個人投入,也是無法做到,就是因為有這麼多慈濟人幫助我,才能成就許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眼界開闊,隨處聞聲救苦。所以我感恩眾生,在座諸位也要彼此感恩,大家要有共同的理念。」
爭志也爭分秒付出
二十七日,一百多位美國新澤西慈濟人經由網路視訊與本會連線,聆聽上人開示。上人說,自己心心念念總是「感恩」,時時自我反省,此生所做能否回報佛恩、父母恩、眾生恩?細細回想,這「三恩」都問心無愧─報佛恩,早已用《法華經》開展菩薩道,由慈濟人實踐佛陀希望眾生力行的菩薩法;報父母恩,則是善用此生、此身,奉獻社會人群;報眾生恩,慈濟所做都是救助苦難、利益眾生之事。最感恩的是全球慈濟人,同師、同道、同志願,精進聞法並且身體力行,做師父想做的事,對自己來說,這是最好的供養。
「這條道路由我們開拓、鋪展,一開始就把握了正確的方向,更要好好地維持正向不偏差。就像用圓規畫圓,不論範圍有多大,只要中心點不變,就能畫出同心圓;我們要鞏固精神中心,才能為世世代代傳真實法,接續力行菩薩道。」
上人勉勵大家提升心與力,重拾初發心時的那一股熱情,把握機會對人介紹慈濟。「所謂傳承、栽培、菩薩招生,不是教資深者把責任交給年輕人,自己就休息了。菩薩道是有進無退的,若是休息,那就是退失道心,慧命也就中斷了。還有一天的生命、還能做事,就要承擔,不能算著什麼時候要退休,而是要把握分秒,爭著要去付出,要爭志。而且培養人才,總是要陪著他們走,才能將精神理念帶得正確。」
對法敬重如在道場
三十七位彰化慈濟志工回到精舍與上人座談,同時連線彰化靜思堂,讓無法回精舍的彰化慈濟人同步參與。九十三歲的陳文錦師兄雖然年事已高,仍日日用心聞法、抄寫經文,是精進典範。彰化慈濟人事先錄下感恩影片,分享師兄全家投入慈濟共同精進的過程,但陳師兄卻在今天早上意外跌倒往生,讓法親十分不捨。
上人看著彰化慈濟人日前拿回精舍,陳文錦師兄手抄《無量義經‧德行品》,讚歎師兄雖高齡仍是耳聰目明,用心把經文一字字抄寫得這麼工整,並且持之以恆。「文錦居士此生因緣已盡,輕安灑脫,捨此投彼,相信下一段人生也有好因緣,一出生就是闔家歡喜,人見人愛,因為他已經在慈濟路上結了很多好緣,很快就會接著走慈濟菩薩道。」
師兄師姊感恩現在可以透過手機或電腦連上網路「薰法香」,每天清晨在家聞法。上人叮嚀大家,雖然網路連線很方便,不過對法要有敬重之心,在家也要如同在慈濟道場,甚至就像在精舍現場聽師父說話,要恭敬專注,如實如法,把法聽入心中,才能增長慧命;否則只是把手機或電腦、平板打開,播放聲音,手上還在做別的事,不僅對法不恭敬,也沒有把法聽進去,放任法水漏失,慧命無法成長。
有師兄提及,一開始很精進的師兄師姊,都說自己聞法入心、心中有法,很願意承擔慈濟事;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有的因為家庭因素,或是為了工作、照顧事業而無法承擔勤務,「有法」變成「有事」,就比較懈怠了。
上人回應:「佛陀當時對弟子說法,大家口耳相傳,都說『如是我聞』;而佛陀希望弟子們如是聞法、如是力行。提婆達多也是佛弟子,但是他有種種不如法、離間僧團的惡言惡行,佛陀也無法調伏他。對於我們的法親,要相互讚歎,用『覺有情』招呼大家,讓大家很喜歡來做慈濟;如果他們真的不想來,其實也無法勉強。」
「要定心,還是得靠自己;別人的心不定,我們要自我警惕。確認自己走的方向沒有偏差,就要穩步精進,道心要靠自己鞏固;既然認定跟著師父走就沒有錯,就要專心致志。聞法是讓自己懂道理、能覺醒;功德是自己做、自己得。我們自修身心,『以身說法』,帶動別人學習我們的言行,照顧別人的道心,自利、利他,這就是菩薩的德行。所以師父經常教你們,要照顧好資深的法親,也要招呼新發意菩薩,不要讓人因為我們一句無心的話而退了道心;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用心去照顧人、帶動人,成就人人的道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