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站×環境教育】實境體驗 理論用實作呈現

近年蟬聯參訪團數第一的內湖環保站,有許多高齡環保志工長年付出,讓參訪者印象深刻。

平凡人平凡事,長期恆持就是動人故事,
近七年來,海內外超過四十萬人次訪客走進環保站,
他們看到、感動到自己的是什麼?

平凡人平凡事,長期恆持就是動人故事,近七年來,海內外超過四十萬人次訪客走進環保站,他們看到、感動到自己的是什麼?

分布全臺灣與離島的八千八百多個慈濟環保據點,其中有兩百七十三個兼具環保教育功能,接引社區老少體驗資源分類、吸收環保常識。臺北市內湖環保教育站二○一九年接待三百九十三個海內外參訪團體,為全臺第一名。

二十年前臺北內湖環保站設立之初,志工走入校園與公司行號宣導環保觀念,德明商專(現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師生前來學習資源分類,自當時開始接受社區居民預約參訪,如今每年有一萬多人次前來觀摩。

內湖環保站的鐵皮頂棚下,資深環保志工黃丙米記得兩年前的一幕。當時一個中國大陸的公益團體來訪,其中有一位年約四十的女士,打扮時髦吸睛;負責導覽的黃丙米向他們介紹慈濟志業,也分享自己訪視案家的親身經歷,「故事講到一半,我看到那位女士的眼眶溼了,臉上緩緩地滑下一道淚珠。」那滴淚珠觸動到黃丙米內心,驚訝地發現原來志工的平凡故事也能感動他人。

八年來她為無數團體導覽,認為外賓遠道而來觀摩,目的是想要看到網際網路上搜尋不到的真人實事,實際感受慈濟志工願意無償付出的動力。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陳哲霖表示,就像是上人教眾:「說我所做,做我所說。」導覽志工最主要的任務不僅是解說知識,更是分享自身經歷,讓人們領悟到慈濟的人文理念。

二○一一年,慈濟基金會宗教處開始舉辦環境教育師資培訓課程,志工從大環境的氣候變遷去談環保理念,進而落實在生活。至二○一九年底,已有一千兩百多人接受慈濟自辦的環保講師培訓,並回到社區帶動,近三年在環保站與學校、機關團體宣導五千餘場,參與人次超過三十萬。陳哲霖期許:「有了環境教育,環境議題就會被參訪者所了解,能改善大環境的影響力就會大一些。」

附錄

高雄靜思堂─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撰文/葉子豪
攝影/黃筱哲

高雄靜思堂環境教育館內,負責解說的志工操作按鈕,螢幕即顯示地球暖化每升高一度所遭遇的狀況。

高雄靜思堂名列環保署兩百多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之一,
機關、學校來到這個合乎標準的慈濟會所參訪,
做環保愛地球的具體作法能因此更為廣布。

高雄靜思堂名列環保署兩百多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之一,機關、學校來到這個合乎標準的慈濟會所參訪,做環保愛地球的具體作法能因此更為廣布。

經過兩年多嚴謹的審核、履勘後,位於南臺灣的高雄靜思堂,於二○二○年一月三日揭牌,成為第一個獲得政府「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慈濟志業場域。

二○一○年立法院通過《環境教育法》,規定政府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中以下學校,或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財團法人,其員工、師生每年必須接受四小時的「環境教育」;政府鼓勵並協助其他民營機構員工、大專院校師生及社區民眾接受環境教育。高雄靜思堂在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合格認證之後,前來參訪的機關、學校成員,即可登錄年度環教時數。

要獲得這「國家級」認證,一點都不簡單。負責申辦事宜的慈濟基金會宗教處陳哲霖表示,就高雄靜思堂而言,原本就有「綠建築」的設計,環保布展已開設多年,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講師」認證的專職人員和志工人力也足夠。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如何讓經營企畫書與教案通過審查;環保署的高標準,讓陳哲霖及協助撰寫教案的慈濟志工做到一度想放棄。

「我們花了八個月,寫出一份四十頁的經營企畫書,教案寫了三個,總共三十頁。第一次送審,被挑出六十處需補件,六個月後再次送審,被挑出四十個『而已』!」

兩度送審都沒通過,經過半年屢敗屢戰,團隊終於完成書面審查作業,盼來了期望已久的現場勘查。儘管負責的環境教育專家來到高雄靜思堂審視一番後,還是指出了十個需改進的地方,但那時距離獲得認證,只剩最後一哩路了。

「我們在三個月內改善,最後到環保署去做認證審查說明,二十個專家委員提問,不是一問一答,而是統問統答。」回想這一段步步艱辛的歷程,陳哲霖表示,最大的困難點,在於「慈悲科技」教案被退件及補件多次。

「高雄靜思堂內有三個館:氣候變遷館、低碳生活館、慈悲科技館。我們的亮點就是慈悲科技,輔導我們的單位曾說,如果不申請這項的話,可能提早半年就通過了,可是我們把它堅持下來。」

陳哲霖進一步說明,其他單位的環境教育場所,幾乎都會展出氣候變遷與低碳生活的內容,但在調適、應對、防救災的部分就較少著墨,而慈濟人的賑災救助經驗,以及從中衍生出來的「慈悲科技」項目,例如用回收資源製造賑災物資的運用,恰可補這方面的不足。

也因此高雄靜思堂在設計環境教育課程時,就分別針對氣候變遷、低碳生活、慈悲科技設計了「地球生病了」、「環保探索趣」以及「慈悲科技—從搖籃到搖籃」課程,結合當代環保新知與慈濟人的實踐經驗、心得,能讓大眾學習到可落實於日常生活的環保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