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卻最難回收 塑膠袋啟示錄

塑膠抽粒廠內,大量回收塑膠袋,依照顏色分類、加工成為「塑膠原料粒」,交由不同製造廠商再製成新的塑膠產品;回收再製的塑膠袋其不透水、輕便又能重複使用的特性並不受影響。(左圖攝影/陳麗安)

全臺一年使用超過一百五十億個塑膠袋,回收不到一成,
耗時費工的分類過程及低微的變賣價格,
連拾荒業者也沒有回收意願。

慈濟志工辛苦回收不為營利,
卻因為有增無減的回收量,替環境感到憂心。

全臺一年使用超過一百五十億個塑膠袋,回收不到一成,耗時費工的分類過程及低微的變賣價格,連拾荒業者也沒有回收意願。

慈濟志工辛苦回收不為營利,卻因為有增無減的回收量,替環境感到憂心。

早晨人聲鼎沸的傳統市場,攤販快手快腳將蔬菜瓜果放進袋子,婆婆媽媽們邊買菜邊逛成衣攤、熟食攤、糕餅小物……滿載而歸回到家中,大小紅白塑膠袋、新衣包裝袋、沾油的透明袋,蓬鬆又占空間。

瓶瓶罐罐、紙箱紙盒都做資源回收了,塑膠袋呢?

塑膠微粒從天而降

根據環保署二○一九年統計,經過兩次限塑後,臺灣一年使用的塑膠袋約從一百八十億個降至一百五十億個,然而回收率卻不到一成。聯合國在二○一五年統計,全球每年產生三億噸塑膠廢棄物,進入回收體系不及百分之九,百分之十二焚化,其餘均掩埋堆置、散落環境中。

而散落環境中的廢塑膠並不會消失。二○一九年美國科學家發現雨水中含有不同顏色塑膠微粒,無獨有偶,亦有科學家在法國南部人煙罕至的庇里牛斯山區,記錄到每平方公尺有三百六十五片微塑膠顆粒從天而降。塑膠垃圾經風化、裂解,成為塑膠碎屑,並滲進土壤、河川,流入海洋,甚至被動物與人類吃下肚。

但,最初塑膠袋的發明其實是為了「拯救地球」。一九五九年,瑞典工程師圖林(Sten Gustaf Thulin)設計以聚乙烯製作不透水、輕便又能重複使用的塑膠袋,希望取代紙袋,保護森林不被過度砍伐。這項發明幾年後被大量生產運用,各式塑膠包裝材料也逐漸盛行。

然而,便宜的塑膠包裝並沒有被重複使用。不到一成的回收率,讓塑膠垃圾在全球氾濫,也讓這個原為保護環境而生的發明,成為危害海洋、污染生態的難題。

日日攀爬塑膠袋山

位在新北市中和區的慈濟雙和環保教育站,志工們在各個分類區忙碌著,當中有一群人快手快腳,從混雜的「塑膠袋山」中挑揀著,並初步分成四類:透明的「PE白」、有顏色的「PE花」、透明的「PP白」、有顏色的「PP花」。

「像這種軟軟的材質就是所謂的PE。」處理回收塑膠袋已有十年以上經驗的志工吳麗美,從眼前成堆的塑膠袋中,拉出一個常見的紅白條紋袋,說明像這樣摸起來軟軟的、拉扯時容易延展的就是PE;水果攤常見的水果套袋,也是PE材質。

接著吳麗美從另一堆拿起一個透明大塑膠袋,「這是服飾店內新衣服的包裝袋,摸起來、聽起來感覺脆脆的、沒法輕易拉扯,就屬於PP材質。」

在七類塑膠中,最常見的可回收塑膠袋材質是PP(聚丙烯)與PE(聚乙烯),這兩種材質無氯、醇、酸等化學成分,回收後再加工的過程也較單純、無害。

「回收塑膠袋的第一步,是要先學會分辨PP與PE的差異。」吳麗美說明,由於塑膠袋外觀有不同設計,第一次接觸塑膠袋回收的新手容易搞混,因此會先從簡單的材質軟硬、延展性及有沒有「沙沙聲」,當作第一階段的分類標準。

初分成四類後,志工們會再將袋上的「雜質」去除,資深志工林秀綢與謝素真均強調,有些塑膠袋上會貼紙標籤、開口處有黏膠封條等,「不同的材質熔點不同,這些塑膠袋本體以外的東西,一定都要剪掉,以免廠商將塑膠袋再製成原料時機器受損。」

不只雙和環保站,慈濟各地的環保站每天都會從社區定點及固定合作的店家、廠商,收到難以計量的塑膠袋。若是塑膠袋上有髒污、油水,志工會利用回收雨水來清洗、曬乾後再進一步整理。一道道手工分類、去除雜質後,膨鬆大量的乾淨塑膠袋,繼續流向回收再生的下一站。

二○一九年統計,全臺慈濟環保站回收塑膠袋總量達六千四百二十四噸。在雙和環保站,塑膠袋回收量平均每個月就有六噸;一天約由十來位志工整理,光是有顏色的「PE花」,可以整理出十公斤上下,每公斤價格卻只有三元左右,低微價格跟耗時費工的過程,連拾荒業者也不願撿拾。

但比起價格,這些環保志工們更在意的是,究竟還有多少塑膠袋沒有被好好回收、利用?

臺北五分埔商圈成衣商家每天產生大量透明包裝袋,三重環保站志工每週固定前來回收;幾年下來,商家知道慈濟人的用心,會先篩撿出垃圾。

不計成本永續環境

臺灣從二○○二年開始,分階段限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二○一八年更擴大實施限塑,禁止商家免費提供塑膠袋。從事回收塑膠袋再製原料業已有三十年以上經驗的丁老闆,觀察「限塑令」頒布後,這幾年的回收量變化,坦言數量其實沒有明顯減少:「會用塑膠袋的人還是會用。」

丁先生舉例,早年人們在傳統市場買菜時還會用荷葉、香蕉葉、草繩等等來包生鮮食材,但如今即使知道塑膠會對環境、人體造成傷害,然而塑膠袋便利性及低廉的價格,依然是人們購物時的首選,更別提生活上各種包裝也都仰賴塑膠包材。

走進桃園一處工業區內的塑膠抽粒廠,映入眼簾的是堆疊超過一層樓高的塑膠袋山,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吳老闆指著當中整齊綑綁、分類完整的塑膠袋,說明只要是從慈濟環保站收回來的塑膠袋,都有仔細分類、清洗過了,在後續加工時就不需要再花費時間、人力整理。

這間廠房專門回收PE塑膠包材,再製的加工程序並不複雜,成綑的塑膠袋打開後送上輸送帶,旁邊有工作人員把關、進一步篩選,接著由機器進行粉碎、高溫熔解、抽粒,將廢棄塑膠用造粒機再次還原為原料塑膠粒。

「這些塑膠粒雖然是回收塑膠袋再製成的舊料,但一樣可以製作成堅固的塑膠用品。」吳老闆說明,雖然回收再製的舊料,難免受國際原油的起伏而影響價格,且回收過程需要無數的人力與時間,但隨著國人環保意識的提升,若能有效地將數量龐大的廢棄塑膠袋回收再製成「環保塑膠商品」,何嘗不是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的一種方式。

能不要用就不要用

如今愈來愈多人會反思並改善日常中使用塑膠袋的習慣,不只企業回收塑膠袋開創第二新物命,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也有學生推動塑膠袋實驗計畫,將廢棄塑膠袋以原始的外形花色,再製成置物盤、筆筒與燈具等。

塑膠袋的問題存在已久,但根本之道其實很簡單。慈濟三重環保教育站內,多位年長的環保志工分享,以前並不清楚塑膠袋也可以回收,每次用完直接丟進垃圾桶;參與分類後,了解到不當處置塑膠會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有多嚴重,若手邊有塑膠袋,都會盡可能重複使用。志工林宜融也說,每天都在處理塑膠袋分類:「潛移默化之下,就會提醒自己,能不要用就不要用。」

「女兒的包包內隨時都會放好幾個購物袋!」雙和環保站的志工謝素真分享,女兒除了自備環保袋,就連去傳統市場也會自備容器,若真的使用到塑膠袋,則會徹底的重複使用,直到破損才回收。「女兒比我這個環保志工還要環保,我現在都向她學習!」

面對接踵而來的環境災害,為減少地球的負擔與傷害,從一個不起眼的塑膠袋開始,人們可以重複使用、不過度消費,並思考如何讓手上的塑膠用品發揮最大的功效,最後讓它進入回收循環然後再生。

有了珍惜的態度,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袋子,也有可能做到節能減碳,真正達到保護地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