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人 環保路|認同、分享、揪團做─林維揚、蔡雅純

林維揚、蔡雅純 高雄市
  • 全素烘焙工作室業者

  • 環保資歷:5年

看到眾多老菩薩在環保站安住做環保,或許很多人想問:「年輕人又是怎麼做的?」

「平常要上班,假日又不想被綁住,在心境上、生活上,年輕人和老菩薩會有差別!」身為「七年級前段班」的高雄慈濟志工林維揚表示,想要接引年輕人投入慈濟做環保,首先要讓他們覺得這是很酷的事,「但實際上就只是一個生活的態度。」

維揚與雅純在二○一七年與高雄年輕志工一同投入「靜思鼓隊」的活動,成立「輕發孝讀書會」研讀《父母恩重難報經》,並透過社群平臺增加與年輕人的互動、藉此也推廣慈濟理念。

這個平臺上,素食、資源回收、淨灘、環保新知分享所占比例甚高,之所以這麼重視,是因為他們深刻感受到氣候的變遷。

「我們之前在英國念書,後來有機會再回去,已經變很多了。」夫婦倆於二○一八年九月重遊倫敦,以往當地的夏日高溫頂多攝氏二十一、二度,但當時卻已經熱到三十度以上,連公園的草地都枯黃了,氣象與景象都極度反常,「真的需要大家去關心!」

為了落實環保,夫妻倆在高雄創業開烘焙坊時,採用在地有機食材減少碳足跡,店裏也不提供塑膠或紙提袋,而是鼓勵客人自備購物袋。

日常生活中就落實力行,帶動起來才有說服力。「輕發孝」團隊聚會時,大家都會揪團共乘,有人就直接騎腳踏車過來,出門必帶杯、碗、筷;這對夫妻檔也與時俱進,提醒夥伴們注意電子商務貨品包裝造成的問題。

「去年『光棍節』前,大家就相互提醒,網購會製造很多垃圾。你買一個小東西,它寄來常是大箱子,裏面可能還包很多層。我們也在群組裏拋訊息,讓大家了解叫外賣會製造多少垃圾、塑膠袋?」

在社群平臺分享環保圖文、影片及相關連結,還有揪團進慈濟環保站實際動手,大家相約海邊淨灘是一定要的。對於蔡雅純來說,環保站不只有化廢為寶、教育大眾的功能,「爸爸是慈濟在鳳山推動環保的第一批志工,小時候也會跟他去環保站幫忙一下下。」雅純憶兒時,環保站是她的遊樂園,而今再次踏入環保場域,就要實實在在做事了。

今年的疫情打亂了原本高雄靜思鼓隊的規畫,但也剛好有機會邀約年輕志工,每週六早上到鳳山聯絡處的環保站,做回收大分類及芭樂袋整理。除了讓環保站志工多了好幾雙手可以加速完成,也讓每次參與的年輕人都非常有感,並試著去改變生活習慣、減少垃圾;再加上網路的分享與推播,更多人願意來響應及呼應,「我們是邀約年輕人的一個團體,希望影響力、影響層面可以愈大愈好!」

(繪圖/凌宛琪)

回收為什麼永遠做不完

喜新厭舊,快速汰換用物,又捨不得當成垃圾丟棄,全部拿去環保站好了……

欲望無底洞,環保要從「心」開始,消費前思考何為「需要」和「想要」,延續物命,就是延長地球的壽命。

清淨欲念,即是心地環保,也是環保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