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事,小孩不用管?

問:

我已經不是小孩了,家裏的事爸媽也應該聽一下我的意見啊。」 孩子這樣跟我說,我該讓他與我分憂嗎?

答:個人完全贊成家裏的事,不管孩子的年齡,只要他能表達,都要聽一下孩子的意見!因為家是大家的,不是爸媽兩個人的,對孩子也要感恩、尊重、愛。

爸媽可以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說出個人的看法,例如:「最近有一個同事對我有敵意,媽媽很傷心,你覺得我可以怎麼做?」「我們要去外面踏青,你最想去哪裏走走?……」讓孩子說出看法與做法,這樣孩子才會得到最充分的尊重與認同感,從中孩子也會成長很多,何樂而不為?

有位學生一早就慌張地到辦公室找我,他的表情凝重、雙眼通紅,讓人覺得他出事了!馬上安撫他的情緒並請他坐下,倒了一杯溫開水給他,他接過開水一口氣就喝光;我用最輕柔且穩定的聲音問:「孩子,怎麼了?」他迫不及待地說:「昨晚兩點左右我起來上廁所,發現客廳小燈亮著,有人坐在客廳暗處啜泣,雖看不到臉,但我知道是我爸爸!老師,我爸爸一定出事了,他這次從中國大陸回來每天的表情都很不快樂,跟以前不一樣!老師,我爸爸會哭,代表事情很嚴重!」說完這些話,這個大男孩也哭了起來。

「孩子!爸爸一定有事才會睡不著、甚至哭泣,家裏有誰跟爸爸最親?你回去私下問他,請他務必告訴你真相,否則你無法安心讀書。」隔天孩子告訴我:「姑姑說爸爸在大陸欠人家兩千多萬,生意又一蹶不起,我們家陷入經濟危機。」「孩子你有跟爸爸談?甚至提出你的看法嗎?」「爸爸跟我說,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管,叫我只要好好讀書就好!」

我問孩子,關於家中的經濟危機,打算怎麼做?「以後每個月零用錢從三千元改為五百元;衣服自己洗,家中不請傭人、不外食,食衣住行儘量節省……」聽到孩子實際又有智慧的做法,我知道他一夜之間成熟、懂事了!「你的想法、做法非常好,今天回家就跟爸爸分享,相信他會贊成的!」隔天孩子的笑容又回到臉上,我知道,父子溝通生效了!

在華人世界,父母只要發生事情,總跟孩子說:「小孩子不必知道太多、不要問、只要好好讀書就好,其他事不要管。」這些話對孩子是沒有安撫作用的,他們會因為許多疑慮在心,更無法安心讀書;所以要學會跟孩子「坦誠」與「分享」大人的痛苦與快樂,然後聽聽孩子的意見,孩子對家的向心力會更強、跟父母的感情更密不可分;千萬不要讓孩子有「我對於家庭大小事件的參與感很低」、「我有很深的不安全感」,也因此失去很多本該有的成長機會的遺憾。

教育家杜威博士說:「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期盼敬愛的家長把這句話記在心裏,並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看法,也請不要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