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之間教育良伴

「慈誠懿德會」模式,
在三十年前的校園中是新穎的創舉,
慈濟志工陪伴慈濟學子,
無意間也調整了自己的親子相處模式;
學子則透過慈懿爸爸媽媽似親非親的角色,
學習與長輩溝通。
表面上,接受關愛的是孩子,
實則是兩個不同世代各有體悟。

「慈誠懿德會」模式,在三十年前的校園中是新穎的創舉,慈濟志工陪伴慈濟學子,無意間也調整了自己的親子相處模式;學子則透過慈懿爸爸媽媽似親非親的角色,學習與長輩溝通。表面上,接受關愛的是孩子,實則是兩個不同世代各有體悟。

「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了,要怎麼教別人的孩子?」二十多年前,潘廖葉的婆婆,遇見來訪的慈濟護專學生,心裏嘀咕了起來。

緊張的婆媳關係、失衡的親子關係,籠罩著整個家,潘廖葉是委屈的媳婦,也是心碎的母親;走入慈濟之後,她還在學習如何化解家庭難題,就如同一起被選為慈濟護專「懿德媽媽」的其他志工一樣,「該怎麼教育別人的孩子」成為心中的疑問,親生的孩子不必然教得很好,自己的學歷也不見得高,要去承擔教育志工,這樣真的可以嗎?

懿德母姊會創立之初,志工每月往返花蓮和慈濟學子聚會之前,與上人座談,吸收教育理念。(相片提供/花蓮本會)

反求諸己
帶出氣質莊嚴的孩子

一九八九年,慈濟護專創校;開學一個月後,三十六位慈濟委員組成懿德母姊團隊,上人鄭重叮嚀,「懿德」是母儀天下的品德,委員要把氣質高雅、品德端莊的典範傳給學生;對待學生要「愛」而不「寵」,唯有學好做人的基本道理,才能在人生角色上恰如其分。

「上人說,我們的頭髮要梳理好,要有朝氣!」上人在每個月的懿德日活動前和大家座談,志工潘廖葉和林雪珠不約而同提到,上人指出的大方向是「反求諸己」,要帶出氣質莊嚴的懿德孩子,自己就必須先氣質莊嚴。

林雪珠和先生經營塑膠工廠,事業有成,對於子女的教育與學業成績,總是順其自然,但要去帶別人的孩子,開始有了焦慮。「每個月跟懿德孩子互動兩小時,人家幹嘛要理你,還要認你當『媽』?」

對護專學生而言,懿德媽媽是一群不請自來的陌生人,彼此要如何跨越隔閡,建立親近的「類家庭」關係?林雪珠慎重以對,「不要隨便,要負責!」

但是縱使有心,許多時候仍得隨順因緣。有一回,林雪珠得知一位懿德孩子被當了學分,暑修費用竟然比一整學期的註冊費還多,她知曉對這位孩子的家境而言是一筆沈重的負擔,於是循著地址到花蓮山邊的村落家訪。大概是長年窮困,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顯得無力,「她不讀,就算了。」幾番談話未果,林雪珠默然離去。

林雪珠也曾經有過心情,覺得自己花了很大的心力卻很徒勞,但她還是記住自己的承諾:「要負責。」她相信,自我要求的莊嚴身形,終有一日會倒映在孩子身上。

靠著平時在志工領域累積的經驗,他們在懿德日之外自掏腰包,合力安排,帶孩子訪貧或者投入醫院志工,提早進入即將服務的場域認識病與苦。有一次訪視回程路過東北角海岸,孩子們站在野柳女王頭前合影,潘廖葉望著他們嘰嘰喳喳,興奮得如同一群小麻雀。

多年之後,這群懿德孩子已在職場獨當一面;在他們的回憶中,當時跟著志工走入貧病現場,這個經驗無疑是重要的,未來對病人總能多分設想與關懷。

左圖:一九九○年代,慈濟護專畢業生尋根之旅暨懿德母姊聚會,在靜思精舍一起包水餃。(相片提供/花蓮本會)

右圖:懿德媽媽透過家訪和家長互動,了解孩子們的生活與學習狀況,期待在陪伴過程中能相處更融洽。

愛是陪伴
身為父母必須的修行

出生於一九四○、五○年代的世代,經歷臺灣自物質匱乏走向經濟起飛的過程,家庭結構開始變小,現代化教育的資源比以往充裕,相較於上一代,能夠對子女付出更多關注,卻也更為分身乏術;多數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之間兩頭奔忙,孩子也不像以往穿梭大家庭、村落鄰里間受到看照。

這群青壯年志工臨危受命承擔懿德媽媽,卻發現自己對「教育」沒有太多概念。在「拚經濟」的勞動年代,他們經過努力而有機會向上流動、脫離了過往的窮困,對於教育子女的期望也多半來自幼時受教育的記憶,希望孩子有好學歷、好工作,走上人生坦途。

慈濟護專起初只有懿德媽媽,後來招收男同學,也開始有了慈誠爸爸。擔任這個角色的林朝富,回憶兒子家鴻十五歲時喜好饒舌音樂,那是他無法理解的世界。他年輕時自南部北上打拚,為孩子規畫的人生藍圖即是上大學、以利未來謀得穩定的工作;當他發現孩子不在這條「安全」的軌道上,除了憤怒和震驚,其實也不曉得如何是好。

他們所陪伴的懿德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在社會價值多變的年代裏,進入即將轉為成人的青春期,有更多時候得面對與自己內心的交戰與拔河。以榮格學派的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描述來說,即是「轉大人的辛苦」─ 在生理及法律層面上,他們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大人」;但在社會及心理層面卻還未長大,兩者之間的落差導致了現代人的痛苦。

潘廖葉看見兒子表面上厭惡任何管束,極力以各種叛逆的行徑證明自己是個大人,卻在服兵役時遭遇同儕互動的挫折,一度想自我了結。她援引了上人的話語作為開導,打開心門多次深談,兒子逐漸摸索出自己為人處事的態度,在爾後的人生歷練中,朝向成為理想的大人前進。

讓家鴻和父親之間有所轉圜的,則是木訥寡言的母親林如金。在面對父子風暴的同時,她已經是護專的懿德媽媽,同時也是職場、家庭間兩頭奔忙的職業婦女;她並不企圖「矯正」、逼孩子在倔強的勢頭上「認錯」,而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刻相伴在旁,帶他看見自己在事情中身處的位置、做出不後悔的決定;縱使做錯了,也不畏於負責。

身為父母,他們的轉變來自對上人教導拳拳服膺之下,勉力的自我「修行」,在面對境界現前的當下,脫離因擔憂而來的束縛。他們深知如上人所說,對孩子要「愛」不要「寵」,在「愛」的無盡包容中,不能缺少鍛鍊孩子獨立面對世界的勇氣,同時潤澤孩子以愛待人的涵養。

畢業於慈濟護專的彭小芳後來回到母校任教,期望讓當時所感受到的愛繼續傳下去。(相片提供/彭小芳)

世代交會
慈誠懿德家族的學習

慈濟護專創校三十年後的此時,「母姊」已成「阿嬤」,護專也改制為科技大學。慈科大人文室主任謝麗華觀察到,隨著交通發達、科技進步,花蓮也不再是偏鄉,社會生態變化巨大,學生生態更呈多元。對這群逐漸年長的慈誠爸爸與懿德媽媽來說,他們不斷學習與年輕人交換價值、資源與傳統,並且透過彼此關心與鼓勵,從中進行經驗交流與相互學習。

她將十幾年來見證的真實故事,撰寫為《青銀之間─ 慈懿代間教育故事》一書,記錄慈懿會成員在與孩子互動中,如何學會從自己的家庭中抽離,反觀自己的親子溝通模式、調整改善,進而落實上人所期勉的,「以菩薩的心來教育自己的子女,以媽媽的心來普愛天下的眾生。」親子之間常因熟不拘禮,導致因愛而執著,慈濟學子也透過慈誠爸爸及懿德媽媽似親非親的角色,學習與長輩溝通。

每個月有七百人次慈誠懿德爸媽回花蓮,與慈濟孩子們聚會,他們無疑是教育夥伴,矢志成為學子的心靈依靠;表面上,接受關愛的是孩子,實則是兩個不同世代在彼此生命經驗交匯之中,各有體悟。

慈誠懿德會 小辭典

慈濟護專一九八九年創校,懿德母姊會成立,希望志工們以長輩對兒女的愛心,陪伴離鄉背井的莘莘學子,將自己的經驗與智慧傳承給下一世代的年輕人。

慈濟醫學院一九九四年創校後,隨著兩校學制改變、科系增加,懿德母姊會亦有慈誠隊志工投入,而改名為「慈誠懿德會」,簡稱「慈懿會」。目前每十到十二位學生,即有一位導師、一位慈誠爸爸和兩位懿德媽媽照顧。

這樣的安排在三十年前的校園中,是十分新穎的創舉,本質上也與近幾年開始流行的「代間學習」十分相似;這項制度不只在教育志業體內推動,更擴展並成為慈濟慈善、醫療、人文志業體的一項特色;不同年齡層在交流與互動的過程,切磋彼此的專業與經驗。(整理/陳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