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震災・療傷臺南|
臺南市楠西區一戶受損民宅修繕工程完成,志工團隊合影。(攝影/陳亞屏)
強震過後,來自全臺的慈濟志工三週內完成兩百多戶修繕;邁入重建階段,來自全球的愛心捐款為受災戶打造永久屋。
元月二十一日凌晨零時十七分發生的嘉義地震,震央位於大埔,芮氏規模六點四,深度不到十公里,鄰近的臺南楠西與玉井瞬間受災。「那時就快要過年了,人家是家家戶戶貼春聯、迎新年,我們這條路的家家戶戶是在貼紅單、貼黃單。」臺南楠西區民權路一戶人家無奈表達。
臺南超過五百戶被評估為紅單,有危險疑慮,一千餘件黃單戶則需要補強。慈濟在完成急難救助後,與臺南市政府合作共善,捐建永久屋。這批「慈濟大愛屋」有兩種,一為原地重建的獨棟預鑄屋,另一種為異地重建之集合式中繼福利住宅;三月中旬統計,共有六十八戶符合資格且有入住意願的受災戶申請。此項市府與慈濟合作的安居計畫,已於三月二十日簽訂意向書。
為數不少的住戶雖然沒有被貼單,卻有修繕需求。楠西區有些傳統「販厝」即使還能居住,但牆壁的裂痕和剝落的磁磚,讓住戶坐立難安。玉井區一戶人家牆壁掛著一幅匾額,寫著「有錢真好」;屋主黃先生說,災後有錢也沒用,在當地請不到師傅來修繕,或者要等很久。
為解人之苦之難,二月十日起,來自十個縣市的專業志工組成工班,進入楠西區楠西里、東勢里及玉井區玉田里修繕;不到三週,共完成兩百五十戶。
有四十年泥作經驗的桃園倪登林,過年時接到通知,立即延後手中多個工程;他深知動作要快,「每次施工不僅是修補房屋,更是修補受災戶受創的心。」
「一接到電話邀約,就立刻答應去臺南修繕。先跟員工交代正在進行的建案,請他們多幫忙,就備妥機具與器材出發。」新北市泥作承包商安劍強,二月中旬和同為慈濟志工的邱瑞興開著小貨車南下,一住就是五天。
邱瑞興從二十八歲從事泥作,如今六十七歲,已是這行業的老手;「我的職業就是一定會被泥灰弄髒衣服,但內心是快樂的,因為能跟很多人結好緣。」
從事水電三十多年的馬正雄,從桃園南下支援泥作前置作業,「磁磚切割、打牆壁,好讓泥作師傅做修補,這樣節省很多時間,速度也比較快。」過年後即使工作滿檔,他仍設法排開,「我跟客戶說,很急就去找別人,不急就等我回來。」
外地志工們自費自假來到災區,也自行備料,不讓受災戶煩惱。從二月五日展開前置作業,到二十七日勤務圓滿,包括工班與各功能組志工,動員超過五千兩百人次;後續修繕由臺南志工承擔執行,三月中旬統計,前後共完成二百六十九戶。(感恩楊慧盈、徐蔡惠蓮、林靜君、黃金英、羅克洲、李素月、莊玉美、李明霂、楊佳惠、吳珍香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