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難看到戰「疫」終點,
第一線防疫人員大多願意持續堅守崗位,
但被社會依賴的同時,接納自己會累也會惶恐,需要適時調適;
全民更要配合防疫,就能分擔前線人員的壓力。
仍難看到戰「疫」終點,第一線防疫人員大多願意持續堅守崗位,但被社會依賴的同時,接納自己會累也會惶恐,需要適時調適;全民更要配合防疫,就能分擔前線人員的壓力。
今年五月雙北發生嚴重社區感染,中旬全臺更迎來單日本土染疫人數新高點。當市井承受防疫措施所帶來的經濟衝擊,情緒焦慮不安,前線人員面對病毒的威脅更是首當其衝,發揮專業的同時也身在高感染風險中,承受巨大壓力。
這分壓力不單來自於職場或多或少會接觸到確診者,還包括可能受到鄰里或親友排斥、餐飲業者不敢送餐,或者遭到不理智民眾攻擊而受傷等現象。
熱門景點萬華是這波本土疫情最初的熱區,萬華分局龍山派出所副所長陳宏安說明,防疫警戒升級後,員警的勤務內容都變得與疫情有關,協助疫調、追蹤匡列接觸者是否已接受快篩、身體狀況有無異常,還要擔心失聯人口成為防疫破口,同時間轄內又持續有確診案例傳出,工作十分繁忙。
「初期我的心情是真的很煩躁。」陳宏安分享,由於短時間湧入大量疫情相關案件,每天睡眠時間也被壓縮,「那段時間感到很焦慮。」還好防疫工作推動了一段日子後,日漸熟悉忙碌的步調,現在已經調適得不錯。
在疫情緊繃困難時刻勇敢投入防疫,接觸確診者甚至疑似確診往生個案,員警普遍承受心理壓力;期間,還必須支援菜市場人流管制、疫苗施打現場秩序維護,擔心被傳染的念頭也只能擱在一旁,「畢竟警察的工作就是要面對民眾,風險相對高,且二十四小時隨時都有出勤的可能,我們只能提醒彼此防護要做好。」
除了相互鼓勵與打氣,身為重災區的工作者之一,為避免波及親朋好友,休假期間許多老家在外縣市的同仁不敢回家,對家人的思念與關心只能透過電話或視訊來傳遞。
駐地在萬華,陳宏安也不捨居民因為地方嚴重的疫情被另眼看待:曾有民眾反應,想搭計程車回萬華,司機聽到目的地就拒絕載送。這方面,警察同仁反而感受到來自大眾的鼓勵與物資支援,「疫情緩和是大家的共同目標,希望人人共體時艱!」陳宏安呼籲,比起站在對立面,更希望民眾可以多多配合防疫工作,「民眾愈配合,相對就是分擔前線人員的壓力。」
醫療人員站在疫情危機最前線,長時間全員戒備。(相片提供/臺北慈濟醫院)
救護工作不能停
與警察人員一樣必須深入疫情重災區,出勤時暴露在未知風險中的前線還有消防人員。
除了穿梭在火場,事故、急救現場也都有消防員的蹤影,制服上的「EMT」是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的簡稱,中譯為「緊急救護技術員」,消防員依取得的技術證照分為初級(EMT1)、中級(EMT2)及高級(EMTP)這三類,當中的高級救護技術員可依照預立醫療流程,執行注射或給藥、施行氣管插管、電擊及使用體外心律器。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原本就有四個高級救護分隊,二○二○年疫情於臺灣現跡後,主要是由其中兩個先後擔任防疫專責隊,舉凡居家隔離、檢疫者身體不適或研判高風險者等,皆由高級救護隊負責運送。但隨著需負擔的防疫量能增大,四個高級救護隊在今年五月爆發本土疫情後,全部轉為防疫專責隊,全面負責防疫任務,此外一般分隊也成立防疫備援隊支援。
隸屬高級救護隊建國分隊的謝金明與永吉分隊的李旻倫分享,疫情爆發後,每天出勤量至少十幾至二十趟。「這些趟數背後的意義,代表的是每一趟我們平均要花一至兩小時完成任務,當中包含穿、卸俗稱兔寶寶裝的防護衣、載送個案、消毒車輛、盥洗等流程。」謝金明說。
而勤務量突然提升,謝金明表示,比起心理,身體上受到的壓力更大。前陣子將北部病患送往南部,整趟車程全身包緊緊以外,連水都無法喝,入夏天氣酷熱,此際更是考驗。
還有,長時間高頻率的出勤,體能上的負擔進而影響到心理,他舉例由於案件數增加,變成兩人要分擔正常三到五人團隊要做的事,「例如今天有一位三十歲居家隔離的男性出現心肺停止現象,在平時我們很有機會救活他,然而疫情導致人力、時間都緊迫的情況,同仁會擔心若喪失救回一條性命的機會怎麼辦?這就是我們的心理壓力。」
五月底傳出消防員確診,北市消防人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篩檢,李旻倫說:「等待快篩結果出爐的那二十幾分鐘,大概是我人生這十幾年來最緊張的時刻了!」李旻倫坦言在這之前,面對疫情自覺心理調適都做得很好,但當時真的很怕自己會被帶到小房間宣布確診,幸好最後大家都平安。
因應疫情,救護隊運作一年多來,儘管有壓力、有不安、有疲憊,但也因為在工作流程上的專業與出勤時全面的防護,恐慌減少,不論如何,救護的工作還是要繼續。
雙和靜思堂疫苗接種站入口處,員警貼心引導長者準備入場。(攝影/陳李少民)
四面八方壓力源
「不同角色會有不同立場,有些民眾可以同理我們的辛勞,有些人會覺得『這就是你的工作啊,有什麼好抱怨的?』」在臺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擔任護理師的黃欣淇,在本土疫情來到高峰後,隨著院內加開專責病房,開始支援照顧確診病患。
「剛開始確實有點負荷不了。」黃欣淇分享自己在專責病房加開後第一天,從早上八點工作到下午四點,為了儘快熟悉流程,與其他同事自發性地加班,當天晚上十二點多才回到宿舍,隔天上午八點前又到醫院。
「本來走外科就是因為捨不得看到病患完全臥床、插管等情況,疫情期間在專責病房聽到有其他護理師照顧的病患往生,蠻受打擊的!」黃欣淇初期面對的確診病患,許多人進來後立即插管,病情狀況十分不好,儘管沒有直接照顧到染疫往生的病患,但她坦言還是會感到憂鬱,也曾在宿舍偷偷哭過。
她回憶第一次到專責病房見習,當時已在「穿脫區」脫下第一層防護裝,聽到病房內有一位中年人不斷地劇烈咳嗽,「當下很慌張,也很糾結自己是否要再進去?還是把剩下的防護衣脫掉離開?」還好還在實習階段,「帶我的學姊就讓我趕緊出去,由她處理病人的問題;當時的心情真的只能用『害怕』來形容!」
曾聽同事分享被熟人言語排斥的經驗,哭著表示很挫敗,感覺比被病人攻擊或酸言酸語來得更受打擊;也曾有病患心情低落,頻頻詢問:「我到底要關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出去?」黃欣淇表示,疫情期間一線人員真的承擔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情緒,就算害怕還是要學習調適,不能讓低潮情緒影響到工作;尤其面對病患,更不能表現出恐懼。
也因此前線人員的身心狀態很重要,醫院除了提供舒壓管道,黃欣淇分享自己與其他同事最常在下班後到護理長辦公室發洩情緒,在不曉得這場戰役的終點是何時的此刻,只能在專業上保持冷靜,彼此鼓勵撐過疫情。
消防人員每次出勤前按照「防疫著裝SOP」的規定著裝,一旁隊員複誦每個步驟,確認全身嚴密著裝。(攝影/黃淑琴)
職場減壓很正常
儘管不少前線人員都願意繼續守在崗位上,但鮮少人了解,無論海內外相關從業人員,都有不小比例因工作壓力引發身心症狀的現象。根據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在六月中旬發表一份針對護理人員的壓力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三千七百一十七人,只有百分之十六顯示壓力指數尚能負荷,其餘皆為有困擾、須尋求心理諮商治療或已求助精神專科醫師治療。
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潘奕瑄表示,前線人員在職場反覆面對極大身心挑戰或令人怵目驚心的場景,或許是必須符合他人眼中的堅毅形象,多數前線人員會覺得「我應該要非常勇敢、堅強、有能力」、「我是去救人,怎麼可以表現脆弱的一面?」又或許他們也不知如何對他人形容那些常人難以想像的場景,以及這些場景帶來複雜、痛苦、強烈的感受;即便表達,也不一定能被他人理解。因此他們不見得會與同儕、親友表達壓力感受,而若沒有能夠確保隱私且容易觸及的管道,他們也難以自在地尋求專業協助。在獨自面對壓力而又缺乏專業協助的狀況下,長期下來身心就容易出現困擾。
面對疫情時,第一線醫護、警消人員或許會思考「別人都不怕累、不抱怨,我怎麼可以休息……」潘奕瑄建議前線人員在身心調適上,不妨嘗試「有益的思考」,例如:「我已經做了許多事,每個人面對壓力的反應都不一樣,在感到疲勞和有情緒時,我需要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這不代表我不專業或無能。」
不論是警消、醫護或任何疫情下心情受影響的人們,潘奕瑄鼓勵,有身心問題不要不好意思求助,可以透過政府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醫療院所的身心科、心理治療所等管道獲得幫助。「看到有家人、朋友、同事有心理困擾或尋求協助,不要責怪對方抗壓性差或貼標籤認為他有病;同樣地,有壓力時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論是尋求專業協助或休假、做些放鬆活動等,了解並及時運用屬於自己的舒壓妙方非常重要。只有每個人都好好照顧自己,也允許他人好好自我照顧,我們才能好好地幫助更多的人,讓社會在疫情中共好。」
做個「自信舒適人」
口述•潘奕瑄(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採訪整理•陳麗安
進入防疫新生活,勢必要養成防疫好習慣、建立新的生活作息。調整生活步調的過程本身就會帶給我們壓力,再加上疫情起起伏伏,容易使大家感到對於生活失去預測與控制感,所產生的壓力常會引發焦慮與沮喪等反應,所以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團隊推出了一個簡單的口號:做個「自信舒適人」。
- 自 ─ 自我身心健康管理,除了勤洗手、戴口罩這些防疫新習慣,也能建立新的生活SOP,例如外出回家後衣物如何換洗、工作與家庭生活時間如何劃分等,為自己的生活增加規律感。
- 信 ─ 相信政府、相信專業,並排除掉容易有假訊息的資訊來源。
- 舒 ─ 舒緩身心壓力。除了各種有助於放鬆身心、增加愉快感的活動外,也可以學習舒壓技巧,例如正念呼吸、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法、靜心冥想等等。防疫、工作、照顧家庭的同時,也要規畫足夠的放鬆時間,及時讓身心排解壓力、獲得片刻寧靜,才能再有滿滿應變力。
- 適 ─ 適量搜集疫情資訊。避免過多不必要、錯誤的訊息,可以減少災難化想法;正確、適量的資訊可以增加控制感。適度調配照顧工作與家庭、從事愉快活動的時間,才能維持身心健康平衡。
- 人 ─ 適量的人際互動有助身心健康。儘管疫情使彼此產生距離,但透過訊息、電話、視訊,也能相互關心、支持彼此。
依循「自信舒適人」的指引外,大家也可以嘗試書寫「心情筆記」,將生活的轉變、各種心情感受、正負面的事情、鼓勵自己的話語等等寫下,為自己創造沉澱、平靜的時光。
根據心理學中的壓力因應概念,人體可以在短期間內動員平時儲存的大量身心資源應對緊急壓力事件,但若壓力遲遲沒有解除,寅吃卯糧的狀況一久,身心能量消耗完畢,就容易有身體與心理的症狀出現。想像自己的身心能量是一個水桶,在應對擔心染疫、生活變化、經濟壓力等等事情時,所消耗的身心能量,就好像水桶內的水嘩啦嘩啦一直流出去,雖然一時看似充裕,但如果沒有隨時補充水進來,這個水桶可能很快就會枯竭,當我們的身心能量消耗殆盡,無以繼續應對壓力,就容易出現身體與心理的不適或困擾。
因此,當我們在面對壓力時,安排愉快活動、為身心補充正能量變得很重要。正向活動有哪些呢?可以先從過往生活經驗中,習慣或從事過的休閒娛樂活動上手,當然也可以開發新的活動。安排時,可以兼顧動、靜態活動、單獨或與人一起從事的活動。每個人適合的放鬆、正向活動不同,多探索並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生活時間安排的活動,是很重要的。
防疫新生活,大家一起面對新的作息、新的生活習慣,學習做一個「自信舒適人」,在壓力沉重時也別忘了向醫師、臨床心理師尋求專業心理支持。這場長期戰「疫」,不能只靠前線人員防堵,大家更可以透過提升自我身心健康,成為社會防疫最好的助力。
防疫需要公共衛生
口述•尹立銘(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系主任)
採訪整理•陳麗安
在疫情三級警戒的情況下,人身自由難免受影響,但防疫不分你我,也不只是醫護人員的責任。政府與民間單位共同努力,就能盡快回到原來的生活。要知道,病毒的傳播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但如果輕忽了,病毒就會變成可怕的存在。
公共衛生重點在於「預防」。相安無事時,大家不會覺得公共衛生重要,甚至不感覺它存在,但那同時表示公共衛生做得很好。有一位國際學者曾形容:「贏得戰爭的英雄,通常會有紀念碑,但預防戰爭發生的人不見得有。」而疫情戰役下,不會有紀念碑的正是「公共衛生」,因為「預防」是對看不見的東西投入資源,所以時常被誤解,但預防的行動卻能用最少的資源達到最大的效益。
「公共衛生」是以預防為主要目標,進行評估、執行、協調、溝通衛生與健康事務的科學與藝術;可貴之處在於有跨領域的協調溝通能力。具體來說,含括五個核心專業領域:流行病學、生物統計、衛生行政與管理、環境職業衛生與社會行為科學,這五個領域在這次防疫行動中都有發揮作用。
例如透過疫情的調查與預警,能執行有效的防疫手段防止擴散;還有醫療照護體系的應變能力與規畫,避免醫護量能過載;以及與一般人息息相關的環境消毒,個人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措施。
「社會行為科學」則是指健康促進與教育,舉凡如何讓民眾了解疫情、如何因應可達到最好的預防效果。還有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怎麼與民眾做風險的溝通、降低恐慌,都是要仰賴社會行為科學領域的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間,臺灣於二○二○年五月誕生了亞洲第一部「公共衛生師法」,將來當公衛師順利進入政府與社會等體系後,從調查、風險評估到執行等,相信能在不同單位間居中協調,減少嘗試錯誤的冤枉路,讓臺灣的防疫網更完善。
面對疫情發展,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大家真的要團結一心。宋朝理學大師朱熹說:「存天理,去人欲。」如果每個人都能以這六字為箴言,做好應做的防疫準則,戴好口罩、減少群聚等,那疫情發生的機率自然會降低,防疫工作也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