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愛成就一切

6.21~22《農五月‧十二至十三》

【靜思小語】心中有愛,就不覺匱乏;樂於付出,就是富有的人。

大哉教育,通情達理

「這波疫情是『大哉教育』,教育我們通情達理,作為一個人,不只是愛自己,還要愛別人;愛人的同時就是愛己。因為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在疫病流行期,每個人在呼吸、說話、咳嗽、打噴嚏時,從體內臟腑呼出的氣體交雜在空氣中,使得病毒無處不在。所以人人要彼此保護,一罩在口,保護著自己也保護著別人,生活更安全。」六月二十一日志工早會,上人表示,人類社會的平安,要從自己做起。合每一個「我」,就是大家;大家的平安,就從「我」做起。

上人說,人與動物也同樣相處在同一個地球的大空間中,應該相互尊重地生活在各自的自然環境裏。但人類卻放縱口欲,吃進的每一塊肉,都是活生生的生命,牠們被飼養的環境與被殺害的過程極為殘忍,生命完全不由自主,被殺之後被刀剁成一塊塊,放進油鍋裏煎、煮、炸。人們言歡談笑,將一塊一塊的肉分屍吃下,也因此隨著口欲造下業力。

「『大哉教育』就是覺悟的教育,要好好封住這貪欲之口、吃盡眾生之口。同樣這張口,不吃肉,也可以吃盡山珍海味──海苔是海味,山珍有薑、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等,這些蔬果清香、乾淨又營養,足以讓我們生活得很自在。」

上人提到,時常聽聞動物對待主人忠心耿耿,會如影隨形地跟隨、保護著主人,有很多這類的事例。生命有情,應該彼此尊重;人與萬物共生息,自然就會平安。在疫情期間少活動,要定心、靜心聽聞佛法,幫助自己走往善的方向,步步踏實;否則人生迷茫,一個心念沒有顧好,往惡的方向走去,就會衍生無盡的煩惱與惡業。只要人人付出一分愛,會合起來就是無量大愛;人人發揮長情大愛,會合起來就成菩薩世界!

增長愛心,開闊道心

莫三比克與慈濟有特殊的因緣,在二○一九年伊代風災之前,蔡岱霖師姊與先生迪諾師兄已經在南部馬普托耕耘多年,還有陳春發師兄捐贈土地作為「慈濟的家」,帶動出許多精進的本土志工。伊代風災後,慈濟從急難救助到中長期援助,持續關懷中部災區雅瑪郡,慈濟種子落地生根,又再開花結果。

二十二日志工早會,上人談起有了慈濟帶動善念,就能在當地集合這麼多善良的志工;有這麼多志工發揮愛心力量,就可以開墾荒地種菜、種糧食,在濟貧、救災時供給貧病殘老與飢餓孩童。雖然志工大多窮苦,可是都很願意付出身心力量;從受助的人變成自力更生,也能去幫助別人的人,這都是從一念心的改變開始,也需要經過慈濟人的用心引導和教育。

「莫三比克志工在露天場地集會共修,畫了一條界線,把鞋子整齊脫放在一邊,大家安坐在線的另一邊專心聽講。我看了很感動,雖然沒有遮蔽的房屋、教室,可是他們有一座很神聖的心靈殿堂。」

索法拉省的年輕本土志工保羅,是梅圖希拉村的第一顆慈濟種子,負責打理當地的大愛農場,也發願要把法傳出去。「他身體力行靜思語的道理,而且做得很有心得,所以有這分使命感,即使是不認識的人,他也親切招呼;看到背著孩子、提著物資的母親,他會上前幫忙,邊走邊談慈濟、分享靜思語。這就是有心求法,而且身體力行,並能弘法利生。《法華經》不也這麼說嗎?聞法還要說法、傳法,自行善道,還要把這條善道開拓得更寬廣,指引人人來走。」

上人肯定大家有心、有愛且起於行動,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就沒有困苦到活不下去的人了。「我們幫助人,不是一下子為他們蓋了很豪華、很穩固的房屋,必須循序漸進,持續陪伴著他們,為他們提升知識與行善的希望,不是只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是欲望而非希望;莫國志工是發心改變別人,讓別人改善生活,讓社會整體都變得更好,這分發心才是善念。」

「人只要心中有愛,就不覺得自己窮;能夠付出力量幫助別人,就是很富有的人。」上人說,本土志工開墾田地耕種,收成自給自足,還能付出助人;在錄影畫面中,看到他們唱著自己編的慈濟歌收割蔬菜等作物,能夠感受到他們很快樂;慈濟要再進一步為他們建設堅固的學校校舍,讓孩子接受完整的教育,讓社會的未來有希望,一代接著一代過得愈來愈好,不只改善莫三比克的整體環境,還能「翻轉非洲」。

「要隨順眾生的環境,隨順他們所需要的,一步步地給予協助,讓這片土地吸收點點滴滴的愛心能量、智慧法水,而不是一下子給予很多,反而吸收不了,很快就乾了。要先教育他們認知『我也有力量幫助學校的興建,我不窮!』慈濟起初不也是這樣嗎?每一個志業建設都是呼籲人人發揮愛心來成就,少力捐少量,大力捐大量,人人都能出一分力,此舉亦是引導人增長愛心、開闊道心,這也是對社會大眾的『大哉教育』。」

「此時此刻,請大家都要停、聽、看──停息心靈的欲念,靜下心來聽道理,用心看這些人間事相,感恩自己的平安幸福,見證人間互助的真誠大愛。有感恩心的人,才會有真誠的愛;有真誠的愛,永遠都有力量可以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