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

張秀桂(右)是劉梅秋(左)心中的那束光,如大姊姊般用愛陪伴她走出憂鬱。

父親要求她把血汗錢全部用來買新房子,
卻沒有留給她一個房間;
結婚時不但沒有為她準備嫁妝,還向女婿討聘金。
怨恨堆積多年,她的心結慢慢變成心病,
直到遇見了愛她無所求的姊姊……

父親要求她把血汗錢全部用來買新房子,卻沒有留給她一個房間;結婚時不但沒有為她準備嫁妝,還向女婿討聘金。
怨恨堆積多年,她的心結慢慢變成心病,直到遇見了愛她無所求的姊姊……

「吞藥、割腕、燙菸疤,更嚴重的一次是去跳蘭陽溪。」梅秋雲淡風輕捲起袖子,手背上有很多自殺及自殘的傷痕。十一年前,先生替朋友做擔保人,朋友跑了而先生必須背負六百萬債務,她努力上班賺錢還債,照顧中風成為植物人的公公、照料三位孩子,這樣蠟燭三頭燒持續一年半。

公公往生出殯後的隔天,她突然感覺被壓得透不過氣,意識模糊,等她醒來已經過了半個月,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手腳都被五花大綁。她問身旁的看護:「為什麼我會在醫院?」看護告訴她,她在醫院打人、丟東西,導致她被綁起來,可是她卻怎麼樣也記不得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出院後的三年,除了先生陪她到醫院複診,她足不出戶。在家閒的時候就發呆,病情發作時就會自殺,頻繁到醫院急診室的醫師都認識她。每次割腕自殺,自己會按住傷口的部位,騎摩托車去醫院求助。急診醫師很生氣,罵她浪費醫療資源,可是她無動於衷。

她因反覆自殺且背負家庭重擔,醫院通報縣政府社工人員,社工員建議她去向慈濟求助。她記得第一次去慈濟羅東聯絡處領取救助金,當走進去時看到一尊佛像,她的腦海閃過一位法師的模糊影像,眼淚奪眶而出。她凝視著佛像,找到安定心靈的力量;師姊們待她非常和善,讓她感到親切且自在。

羅東鎮中山西街一棟大樓二○一八年火災,劉梅秋(左)與志工們前往協助受災戶整理環境。(攝影/廖月鳳)

療癒內傷的良藥

秀桂是負責關懷梅秋的志工,就住在附近,三不五時去她家串門子。「那時的她在抽菸、還罵三字經。」秀桂回憶起當初的梅秋,一臉呆滯,雙眼無神。因為秀桂的親人也有憂鬱症,所以她更能同理梅秋的痛苦,願意花時間來陪伴她。

梅秋感恩當初拉拔她的貴人,「秀桂師姊常常來我家關心我、跟我聊天,還會拿自己種的菜給我。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會有一個我不認識的慈善機構的師姊這麼幫我、照顧我、關心我?」因為秀桂如姊姊般的百般呵護、耐心開導她,她終於願意踏出家門,答應隨秀桂一起去做環保。但幾次後,梅秋提不起勁,就用各種理由來推辭。

秀桂察覺後,就嘗試邀約梅秋來參與慈濟讀書會。殊不知讀書會就是打開梅秋心門的一把鑰匙,讓她埋藏在心裏以為一輩子都沒辦法完成的心願,可以再次有機會實現。

「不能讀書,是我一直以來的遺憾。」父親重男輕女,她自小必須幫忙媽媽賣菜,八歲才有機會上學;國中畢業後,因為家計無法繼續升學,她到酒店駐唱及坐檯,曾為了要賺三十萬,一口氣灌下六瓶高粱酒。

父親不僅沒有體恤她工作的辛酸,還要求她把全部賺來的血汗錢買新房子。讓她失望透頂的是,房子是她買的,但父親沒有留給她一個房間,還叫她睡沙發。自此,她就離開這沒有溫暖的家。

直到梅秋結婚,父親還向她的先生討聘金,也沒有準備嫁妝給她。一股股對父親的恨從她心底湧出,對家裏的心結到後來發生的一連串打擊,導致她心生病了。

在慈濟讀書會聽到「十二因緣」,梅秋道出她久久不能釋懷的心結:「為何我爸會如此待我?」師兄問她:「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來報恩還債的,還是討債的?」

梅秋立即回答:「當然是希望來報恩的。」

師兄又問:「那你自己是來報恩的,還是還債的?」

當下如同當頭棒喝,她長久以來已傷痕累累,理當會憎恨,可是她不曾理解為什麼會怨恨。

「你帶著是還債的心,就會不情不願、滿腹怨言;反之你帶著報恩的心,將會滿心歡喜,一心只想對父親更好。」師兄這句話粉碎了梅秋內心堆砌多年的怨恨。

梅秋從讀書會裏每一句證嚴上人的法語中找到了答案,也找到治癒受傷心靈的良藥。理解今生的果是過去所造的因,她不再執著以往的痛苦,沉重的心愈來愈輕盈,目光呆滯、愁容滿面的她也變得眉清目秀。

培訓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劉梅秋非常珍惜這逆轉她人生的志工身分。(相片提供/劉梅秋)

從三專變成一專

秀桂一直陪伴梅秋,見證她一點一滴的蛻變,從三專── 抽菸、酗酒、口出惡言,到現在一專── 一心一意做慈濟。參加讀書會兩年後,梅秋主動提出停止補助,雖然還是背負債務,但她心開意解,每次看到上人談到非洲的苦難家庭,她才發現自己是很幸福的。

她加入志工培訓,第一位募款的對象是她的先生。「早知道慈濟這麼好,應該早點進入。」先生從不認同她參加慈濟活動,到感受她的轉變所以非常支持,她的三位孩子也樂見媽媽找到亮麗的人生。

有一次兒子發燒送急診,醫師看到不一樣的梅秋,非常驚訝。梅秋告訴醫師,是慈濟救了她;她也把握機會邀約醫師每月捐錢來幫助苦難的家庭,醫師開心地答應了。

梅秋從之前是被搶救的病人身分,到今天是邀約醫師一起來行善的「志工」,沒想到她有這一段曾經「浪費資源的人生」。她也走入貧困家庭訪視,更能感同身受,分享自身受助的故事,用愛膚慰陪伴案家走出陰霾,迎向希望。

梅秋很少缺席讀書會,「對境不入心,入寂靜法」,是她在讀《靜思法髓妙蓮華》最受用的一句;她說,面對生活中的折騰和來勢洶洶的困境,就會閃出很多讀到的「法寶」,心就神奇地很快平穩。

她說自己的前半生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直到進入慈濟才開始好命,雖然目前還在租房子和負債,但心裏是富足的。「感恩秀桂師姊一路的陪伴!」梅秋滿懷感恩,秀桂是她心中的那束光,而上人的每一句法語是驅逐她陰暗的法力。慈濟,讓她揮別憂鬱包袱破繭重生,迎來綺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