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農五月‧二十七至二十八》
【靜思小語】人人看重自己,會合小事能成就天下大事、成就大時代。
生活簡單最好
七月六日早齋後,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報告,因臺灣本土疫情趨緩,先暫停已經每天早上連線四十四天的「志業防疫視訊會議」,但若位在確診數多的雙北的臺北慈院有需要視訊報告,將視情況再度連線會報。
這段時間的新聞報導脫離不了「疫情」,臺灣境內每天仍然有新增確診病例,疫情雖已趨緩但未全然控制;國際間有幾個國家因為新變種病毒,嚴重疫情再起,亦令人憂心。上人於志工早會叮嚀,固然期盼疫情就此平安過去,但仍須戒慎虔誠,慎防「回馬槍」。
「現在應該是要覺悟的時候了,要懺悔過去太鬆懈、太放縱;既然已經猛然得到了教育,就要提高警覺,務實、認真、精進地過著每一天。」上人說,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節制自己的欲念,將生活的環境整理清潔,盡量避免靠近有可能的感染源,生活簡單就好。
「人要活在簡單中,活在該有的規則中,這就是健康的人生;只要能過著簡單的生活,不去追求太多的物欲,就不會製造很多的污染,不僅損傷自己的身體,還破壞了生活環境,現在的藍天碧海已經受到嚴重污染。」
「自然界的高山、平地和海水,高低遠近、或動或靜,當我們的視線去接觸到時,就分別出種種各不相同的樣貌。例如遠看海水是藍色的,當海水一波波湧過來時,看來就變成藍綠交雜。河水靜止時,看來是藍的;用手捧起來看,水成清澈透明。大自然的樣態,從我們的視線所及,到我們的心裏會生起諸多不同的境界。人都是從世間相中認假作真,即使明知是假,卻還要去爭奪。佛法教導我們,面對形形色色的種種相,心要明明覺覺、清清楚楚,才不會擾亂心境,引起錯綜複雜的思慮。」
「在人間,我們要知道的事很多、要看的事很雜,在心與腦裏,引來一波一波如海浪般洶湧而來的思慮。如何用佛法穩住自己的心?就要學習超越,超越對於人間事物的分別和執著。修行不只是早晚課誦或整天誦經,重要的是依照經典所說,入目、心解,身體力行。相信了、發願了,就要義無反顧向前走。人間菩薩覺有情,要學習智慧的人生,對於天地萬物,在人與人之間,都要做到感恩、尊重、愛,成就人品典範。」
我家有慈濟史
七月七日,文史結集團隊報告文獻系統使用辦法、編纂處出版進度、文史處出版規畫、人文志業新冠肺炎疫情專書大綱。上人感恩大家對慈濟文史的重視,並言自己平生無大志,總是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不過是沙灘上的一粒沙而已,沒什麼可說的,一切都是因緣成就。
「凡事都是有因緣就去做,做了就過去了,一直向前精進走去,本來在後面的影子就消失了。我的人生就是這麼地過去,沒有什麼可以提出來講的,平凡得有如一條線,沒有什麼起落;從年輕到老,此生並無特別,回顧走過來的路,雖然很辛苦,但也是平凡地過來了,沒有大起大落的精采人生,只有很多的感恩說不盡!」
上人說,隨著時間流轉,過去的事就是歷史,看重或看輕都在自己;即使不當一回事,覺得無話可說,但對事要負責任。人生可以無所事事,也可以過得很忙碌,總有很多事做不完,就看自己如何看待人生。
上人舉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的急難救助到短、中、長期援助為例,災難發生後,自己可以不必去做這麼多事,但還是毫不猶豫地承擔重任。慈濟在當時承擔很重、付出很多,是會合人人點滴的愛心,成為一股很大的力量。把握了因緣去做,就有講不完的人事、故事;若不把它當一回事,什麼都沒做,就什麼都沒有留下來。
「我這一生都在做好事,沒有做過壞事,人生只求平凡、平靜;只是看到社會上的人事物,覺得不忍心,就起個頭來做,盡一分生命的責任。我近來常說『天降大任於斯人』,倒也不是在說有何大任,而是期待每個人都要有責任感。每個人生來人間都有責任、都有使命,要盡責任、承擔使命。」
上人指出人生在世各有因緣,會與各種人事物接觸,人與人之間、事與物之間,都有文章可以寫。慈濟在人間付出,與慈濟相關的人事物很多;慈濟如何成就人間事,留下來什麼成果,都值得探討、述說並傳世。人生一世不久長,但人生沒有一個時間沒有變數,慈濟在人間成就好事,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相互激發耐心、韌力,才能禁得起變數中的考驗。
「我們對社會人群要有交代,對慈濟史也要有交代。我很感恩在慈濟的文史工作同仁,大家都把慈濟事當一回事,都想好好地為慈濟史留下紀錄。我們對人間要有責任,慈濟在社會負起責任,過去所做過的事留下來,就能作為相互鼓勵的教育。」
上人說,各單位若能結合起來,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記錄在多少次天災人禍發生後,有多少人用心付出,這些歷史留下來,就是對人類的教育;教育大家將小小微薄的力量合起來,也可以成就大時代的大建設。就如慈濟在五十多年前,從三十位家庭主婦每日節省五毛買菜錢做起;到九二一大地震時,會合眾人的力量可以完成五十多所學校的建設。「我很珍惜當初的五毛錢,雖然只是很小的事,但在多人會合後,就變成很大的力量,可以去成就天下大事!」
上人表示,大家記錄、整理的文史資料,有很多人可以作見證,有清楚的人證、事證、物證,就有歷史價值。不只將資料留在內部檔案裏或放在電子介面,要作成實體書籍出版,有書才能讓人有接觸到的感覺;只要書拿在手中,就有觸感,就有一分情。對於書中的人物,不相識者自然是不識,認識他的人,又能在記憶中留存多久?有書籍傳世,後世的人可以看得到,就能受用;白紙黑字最實在,期待大家做得皆大歡喜。
整理這些文章編輯成書,並不以銷售為目的,而是要成為讀者慎重安放在家裏的書籍,知道「我家有慈濟史」,隨時抽出來翻閱,看看裏面有哪位親友在何時參與哪些救苦救難的慈濟事,這些親友就是時代的見證者,他們的事蹟在歷史中永遠流芳。有書籍的出版流通,讓現在的人看了受感動,也願意投入;此時此世的慈濟人做慈濟事,能讓後世的人參考學習,這都是很重要的。大家將文字、影像各方面的專業會合起來,盡心力把這些書籍編輯、出版,多盡一分心力,就增長一分功德,也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