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循環:子貢贖人、子路受牛的啟發

教化必須源遠流長地生長下去,善也要落實人間,共生共長、共存共榮, 善的循環,合和互協,生生不息。

《呂氏春秋》記載,魯國有條法律,若發現魯國人在別的國家被賣為奴隸的,你可花錢為他贖身,他回到魯國,那你就可從府庫裏得到賞金,而且必大過於你給他的贖金。子貢,孔子弟子,是個有愛心的富商。他知道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的,就為他們贖身,並且推讓不領賞金,他認為這是分內之事。

孔子並沒有讚賞,反而批評子貢:「你這樣做是錯誤的,以後魯國人誰會去為人贖身呢?你領得這賞金,並沒有損害德行。你不領取這賞金,那會使得很多人失去行善的動力,他們不再去把被奴役的同胞贖回魯國。」

行善與報償是密切結合在一塊兒的。行善事不是為了報償,但在公共事務裏行善應該有報償,使得公共的利益、公共的美善,形成「善的循環」。如果只有付出,最後會讓付出的人變得枯竭乏力。

兩相對比,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子路救了溺水的人,這人家為了表示感謝,牽了一頭牛去拜謝子路。子路很高興,就接受了。孔子聽聞很高興:「是啊,魯國人以後看到人家溺水了,大家一定會去救他。」

不是應該「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嗎?孔子居然將義與利連在一塊兒,道與功連在一塊兒。但是強調過頭了,是有傷害的。道德是件平常的事,是要共生、共長、共存、共榮的。道為根源,德為本性。如其根源,順其本性,有義有利,有德有福,德福一致,義利相生而相舉。

須知:事有因果,要讓善的因果性有一個循環,生生不息,這才是道德。如果特別舉著一個高懸的理念,這理念卻與人間世事隔斷開來,道德實踐必然也就艱難。

《呂氏春秋》最後做了個斷語:「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孔子真知灼見,能夠細查事理深刻處,能夠理解到教化必須源遠流長地生長下去,不能只是看到一丁點,更不能用義利隔絕的方式;特別強調善要落實人間,共生共長、共存共榮,善的循環,合和互協,生生不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