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 美的見證

11.20《農十月‧十六》

【靜思小語】真誠的心、善的方向,合起來就是美,讓人感覺到亮麗的希望。

感動感恩,無悔此生

中區第三場授證暨歲末祝福,主要由臺中慈濟醫院同仁參與。午後與臺中慈院醫療團隊座談,回顧建院來時路,並聆聽醫師們所分享的十個醫病故事,上人肯定表示大家的分享內容與溫馨互動,展現臺中慈院的真善美,感恩大家「以和供養」─

聽到簡院長提起,臺中慈院如何從那一片空地建成一座宏偉的醫院,我真的很感動也很感恩;還要再說一次,無悔此生!我的年紀已經到八、九十歲了,還要求多久啊!這一生到現在,該做已做了、該辦已辦了,四大志業已成。

我天天看著全球地圖,哪一個國家有什麼災情?哪一個地方有慈濟人?都要隨時待命。有一個形容詞說「憂國憂民」,我不是憂國也不是憂民,我要看的是天蓋之下、地載之上,所有的一切生態,想著該做什麼。

我一直很納悶,醫師為病人動手術,一刀開下去不都是血淋淋一片,到底裏面有什麼呢?看到心臟血管中心謝世榮主任所畫的心臟血管手繪圖,就知道內臟有何樣貌,看到了人體裏的乾坤。就像天地大乾坤要四大調和,才能風調雨順,常保平安;人體小乾坤也需要四大調和,才能正常運作,輕安歡喜。

這一回行腳,從北部到中部,我一直說「很感恩」,因為各地弟子以和供養,我很滿足!今天的歲末祝福,看到經藏演繹時人人身心合齊,剛中有柔,真的很美!

大家從中午過後開始分享,到現在天色已經暗了,所談的都很真誠,都是在談心,把你們的所思所想展露出來;但是沒有人炫耀自己多麼厲害,都是歸功於團隊。

人命在呼吸間,只要一口氣上不來,身體就停止運作了。我現在也有很深的體會,有時要呼吸、要說話,都很吃力;幸好在大家說話時,我還可以聽,把聽到的內容吸收入心,大腦還可以思考、分析,了解以後就成為自己的知識,可以運用出來。

以前常聽老人家說:「我現在什麼都會忘記,但是盡說的都是說過去。」我現在也經常想起過去的人事物,就如杜院長(杜詩綿)、曾院長(曾文賓),還有楊思標教授,都在我的記憶中。我剛開始要建花蓮慈濟醫院,什麼都沒有,他們卻肯相信我。只因為花蓮缺醫、缺藥,因病而貧,雖然我在花蓮市辦義診所,但是重大傷病仍然無法靠義診救治,有種種因緣讓我下定決心要在花蓮建設一所綜合醫院。

所以說慈濟不是有錢,是有因緣;因緣來時就去做,但總是遇到諸多困難,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然而我很大膽,不怕難,總是想辦法克服。要蓋大醫院,就需要很大片的土地,當時的政府首長也很支持和配合,陪我看了多處土地;後來決定在臺中蓋醫院時,也經過實地勘查與考量,最後選定現址,如今有這麼大片的土地做很好的規畫,還可以建宿舍、幼兒園,讓同仁安住於此。

前天我去東大園區,從高架橋經過,遠遠地看到我們的醫院好莊嚴!與後面那一座山配合起來,很安穩、很正,外觀美,動線也很好;當然最重要的是內涵,各位大醫王、白衣大士,以及行政系統,全院合和互協,開出一條康莊的醫療大道,如天之寬、地之大,真的很歡喜、很感恩!

人間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醫療,醫療品質要隨著科技發展不斷提升。記得大概三十年前,曾文賓院長說,他們這一輩的醫師只要拿聽診器、壓舌板就可以為病人診斷,現在的年輕醫師卻需要不斷買進高科技儀器來診斷疾病。我對他說,時代不同了,要跟得上時代,就要跟得上科技發展,醫療也是科技之一,慈濟醫院在東臺灣,東臺灣被視為落後於西部的鄉下,我們在鄉下建醫院正是要為鄉間居民守護健康,所以要讓慈濟醫療跟得上時代。

看到臺中慈院的機器人「阿信」來問好,很可愛,也見證此時科技發達;讓我最感恩的是臺中慈院的愛很充足。從這一場座談就能知道,你們平時是如何互動,那樣地合,合得那麼美。如果沒有真誠的心,如果沒有真、善的方向,哪能這麼美呢?讓人感覺到有很亮麗的希望。

人生總是活到老、學到老,我有時候說天文,有時候說地理,還會說到黑洞等等;但是我這幾天才知道,螢火蟲是從尾巴發光。所以說人間有萬法,有各種不同的專業領域,聽到你們分享醫療、醫學,總是感覺很奇妙。人間萬法始於毫芒,就像參天大樹是從一顆種子萌芽長成的,而種子裏又有基因;微小的基因,肉眼看不到,但是它確實存在。

幾十年前,花蓮有一位羅居士會毫芒雕刻,能在一粒白米上刻一部《心經》,真的是巧奪天工。聽你們分享的內容,不論是眼睛或口腔,或是針對心、胃、肺等臟器動手術,感覺也像毫芒雕刻一樣巧奪天工,那麼精密細微,也可以做得那麼好。所以說,人類是萬物之靈,人只要用心,這一念心向善,可以發揮無限的潛力。

今天看到、聽到的,都是守護生命、守護愛,人與器物都很齊全,讓我很安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