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至十八日 貪與貧

11.16~18《農十月‧十二至十四》

【靜思小語】凡事只想到自己,對人就有所求;擁有再多都不滿足,因貪而貧的人生很苦。

苦病人所苦,不談營利

十一月十六日晨間,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領團隊前來臺中靜思堂,與上人座談,氣氛溫馨。上人說,雖然大家戴著口罩,可是人人眉開眼笑,從眼神就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歡喜。

「我對醫療同仁總是感恩、尊重、愛,不只有疼惜而已;因為你們為很多苦難人解除苦難,所以我代替他們由衷感恩各位。而且每一所慈濟醫院都用無私的愛在付出,不是為了營利而考量,總是苦病人之苦,設法為他們治療,讓他們恢復健康,或是緩解痛苦,聽了很安慰!」

上人說,在慈濟不會探討如何營利賺錢,而是彼此討論如何提升醫療技術、醫療品質;大家安住於此,也要邀約有志一同的醫療人員共同投入,用真誠的愛發揮醫療良能。

與中區慈濟人醫會志工談話,上人表示,對的事,去做到了,這段生命就有價值;若不去做、不去付出,凡事只想到自己,對自己有私,對人就有所求,永遠都感覺缺乏。擁有得再多都不滿足,這樣的人生就是「貧」,而且是因貪而貧,不滿足的人生很苦。

「各位醫師很富有,因為你們有大愛;你們不是坐等患者來看診,而是前往苦難家庭為他們義診,盡心盡力付出,這樣的生命多麼有價值!所以要對自己說感恩,感恩自己把握了生命時間,做出這麼有意義的好事。過去已經做到了,恭喜你,還要繼續;做不大夠的,趕快更用心去做;對於其他還沒有做到的人,要趕快勉勵他起步行。人身難得,生命有用處,而且用在救助苦難眾生,每天都很有價值。」上人教大家做「人生價值盤點」,自我盤點也要自我回向。

有福有緣,菩薩道起步

「我無法告訴你們生命長短,但是人人要了解自然法則,境界來時要輕安接受。生命一生一世,慧命則是生生世世,有因與緣。過去所造的因,讓我們現在有福、有緣;得人身、得聞佛法、行菩薩道的福緣難遇,但是我們今生已得,該聽的你們聽到,該做的你們也在做了,不過菩薩道很長遠,我們已經起步,就要前腳走、後腳放,不斷向前走。」

與臺中第一、第五聯區志工談話,上人勉勵資深慈濟人,人間有形的事物都在自然法則中,無可避免,但既已找到方向,就要用心去做;多走、多看、多付出,可以看到人間疾苦、人間真相,就會了解到,原來自己是很有福的,要感恩、知足,這樣的心會永遠快樂;知福就要惜福,還要再造福。

中區第四、六聯區師兄師姊分享人品典範故事。培育幹事許詩宏師兄總是以身教陪伴見習、培訓成員,師兄天天精進薰法香,固定在週六做環保,參與社區讀書會入經藏。十月二十三日,師兄昏倒,急救不治往生,家人為師兄做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從師兄意外昏迷到告別式,組隊法親輪流陪伴、膚慰家屬。

上人開示:「很不捨,但是很敬佩他與家屬的慈悲大捨。他很有福,在人生最後還是歡喜、輕安,沒有痛苦,我相信他是非常安詳地解脫了,他對自己有信心。佛法說因緣,緣盡了,絕對留不住;最重要的是這一刻,父母、家屬為他做一場很好的功德,也因為父母安心,他沒有牽掛。這比請法師為他做超度法會更有用,因為家人為他祝福,讓他放得下,他才能超越。」

「生死難以阻擋,眾生各有因緣,他過去生就造了這樣的因緣,不過他這一生投入慈濟,展露了福與智慧;他用父母給他的身體,在人間發揮良能大用。」上人勸慰許師兄的家人將心放下,讓他輕安自在,隨著因緣到他該去的地方,有平順的人生,趕快再回到慈濟菩薩道。上人也對師兄師姊們說,許師兄示現無常,人人都要自我警惕,而且善用此身做對的事,造福人間,此生無悔。

付出無所求,還說感恩

十一月十七日,中區第一場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午後陸續與多區志工座談,上人回憶,在民權路的臺中舊會所是一棟破舊的日式宿舍改建,「雖然空間不是很大,不過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很滿足了,慈濟在臺中總算有一個據點了。後來再興建臺中靜思堂,是有洪志成居士和多位榮董促成,他們都很有誠意;當然不只是企業家,許多人都出力,不要小看點滴,尤其是大家的發心,所以我們有這片土地,有寬廣莊嚴的靜思堂。」

上人說,現在有靜思堂的大空間,再回過頭看民權路的舊會所相對窄小,但這個小小的空間也提供出來作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站,服務了一萬八千多人。「不只是打疫苗,最重要的是安穩眾生的心。大家用誠意引導他們進來,見民眾緊張也溫柔安慰、細心照料,讓他們安心施打疫苗,相信民眾感受得到慈濟人誠懇的大愛。」

上人讚佩師兄師姊的無私大愛,總是盡心盡力去付出;而且縮小自己,言行態度讓人看了感動入心。「慈濟人做這些事都是無所求,守護在這個大家庭、菩薩道場,愛物、惜物,愛人、疼惜人,不是安慰而已,就像面對受傷哭泣的幼子,長輩會為他『膚一膚』,教他不用怕。」

「臺灣在這幾十年來發生災難、意外事故,慈濟人也是以相同的誠懇大愛投入;何況臺中曾經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受災嚴重,慈濟志工如同從地涌出的菩薩,不怕艱難付出,而且做過以後就放下了,很少再提起。大家付出無所求,彼此心存感恩,感恩當時與慈濟法親相互支援,共同完成許多事。」

上人說,「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的精神,一般大眾覺得很不可思議、難以做到,但是慈濟人視為本分事;眾生有苦,慈濟人就自動到位,發揮愛的能量。一、二個人沒有力量,要有一群人共同一心,就像螢火蟲,一、二隻稀稀落落看不清楚,但是一整群螢火蟲飛起來,在黑暗的夜空裏閃亮,就很顯眼。很感恩慈濟人群策群力,眾志成城,成就了許多有益人間的好事。

化城在此,往寶處前進

臺中東大園區占地四點多公頃,園區內有大量原址保留的樹木,打造多元豐富的生態環境。目前會所主體結構大致修建完成,戶外空間開放民眾使用。十一月十八日,上人行腳來到東大園區,簡短對眾開示:「記得之前我們剛剛有這片土地的時候,是一片荒蕪,想不到今天師父來到這裏,從下車開始,我每踏一步,就產生一分歡喜、感恩的心。雖然師父無法來住在這裏,不過我很知足,感覺就像回到家一樣。大家就要像師父一樣知足、感恩能有這個地方,要把這裏當成家,是我們的菩薩大家庭。」

「這是我們的家,也是修行的道場,即使只是在園區裏彎腰拔草,也會感覺隨著拔草的動作逐漸去除煩惱;多除一分的煩惱,就多一分的福,除煩惱、種福田,大家都很有福!」

上人前往大里靜思堂,繞看明亮的空間,一樓規畫設置日照中心,服務當地長者,預計明年啟用。「感恩啊!我們有一個這麼舒適的家,尤其在市中心、在人群中,真的很有福!這是我們的家,也是大家的心靈道場,要在此修行佛法的精神,《法華經》是我們心靈的皈依處,不分老、中、少、幼都能理解與受用。」

上人叮嚀慈濟人要好好帶動新發意菩薩,共同用心力行師父的心路、菩薩的道路。「除了你們的小家庭,這裏還有一個大家庭,是菩薩的道場,有同師、同道、同志願的法親,現在走同一條慈濟路,未來也會同行菩薩道,同造福業、同結福緣。這個大家庭就是讓我們中途整頓的化城,我們在此集會共修,有同一個目標,『寶處在近』,整頓好了,就要朝正確的方向再邁步,往寶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