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 到達菩薩道起點

身著灰衣制服的培訓志工由慈濟委員陪伴,返回花蓮參加精進研習,在「飲一杯智慧法水」課程中,靜思精舍常住師父聆聽大家的心得與困境並逐一解惑。

所謂「培訓」,就是培養正知正見的信念,訓練守之不動的道心。

由已受證的委員陪伴學員深入學習與自省,
確認不是一時的感動,而是生生世世智慧的選擇;
如同「擺渡」,將有緣人送渡到彼岸,
彼岸並非終點,而是菩薩道的起點,
相互接引又相互成就,人間菩薩「一」生無量。

所謂「培訓」,就是培養正知正見的信念,訓練守之不動的道心。

由已受證的委員陪伴學員深入學習與自省,確認不是一時的感動,而是生生世世智慧的選擇;如同「擺渡」,將有緣人送渡到彼岸,彼岸並非終點,而是菩薩道的起點,相互接引又相互成就,人間菩薩「一」生無量。

每年慈濟委員與慈誠培訓課程中,尋根精進與皈依圓緣課程最受海內外學員期待。二○二一年十月起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臺灣的學員獨享親身回「家」尋根,以及近距離與證嚴上人分享參加培訓的心裏話。

每人加入培訓課程的因緣各有不同,圓緣課程約兩小時的分享中,就可以聽到數十種「被渡」的因緣,可知在海內外每年上千位的培訓志工中,更有百百種「被渡」的故事,這無非也是「無量法門」的見證。

「因緣到了!」苗栗的謝銘育分享,「我國中時,就跟著父母在慈濟環保站做資源回收,那時候的我只當作在遊山玩水;而到慈濟苗栗園區輔具平臺任職後,我看著人們從借用輔具到歸還,一是健康痊癒,另一是往生。生老病死,讓我體會能『做』就是『福』。」

家住南投的藍金雲,草根中帶著點幽默分享培訓第一個遇到的難關:「培訓的第一天,我拿到十本書,不識字的我,慌了!問自己怎麼辦?而且每個月還要交出讀完一本書的心得!想了想,打電話給在高雄教書的兒子商量,是不是我不要參加培訓了。兒子說:『沒關係!我幫您讀,再寫心得給您。』他寫好心得後,還解釋那本書的大意給我聽,我也就過了這一關。」

「沒想到疫情來了,改成線上培訓課程!我不會上網,就打電話給在科技界工作的小兒子,『沒問題!我幫您設定線上學習,我也加入群組。』」結果,一人培訓,家中三人一同加入群組,一起上課。

全臺培訓志工於疫情趨緩後到花蓮精進、尋根與皈依,更加了解慈濟人的使命。

陳強聲與陳如君,不同的家庭,卻都是因為孩子「渡」了他們進入慈濟,「兒子參加慈濟青少年成長班,我也加入了班級志工行列,陪伴兒子一路成長,帶孩子到老人院及醫院當志工」、「我孩子參加兒童精進班,我也成了班級志工,更了解慈濟……」

「我們有四個孩子相繼就讀慈濟中學;小兒子的慈誠懿德會爸媽鼓勵我與同修一起出來培訓……」臺中的劉明峯與謝美黛,因為孩子的因緣,讓法緣父母「渡」了血緣父母,「我是澎湖人,從小家中餐餐有鮮魚,現在全家餐餐素食了。」謝美黛如是說。

「在整理慈濟環保站的歷史溯源中,了解早期推動環保志業的艱辛,更加堅定我參與慈濟的決心。」臺中的宋克家,認為能在五十五歲的這一年,在慈濟五十五周年受證,別具意義。劉子甄是慈濟人的第二代,「疫情期間,我參與整理早期志工的口述歷史,師姑、師伯的艱辛足跡,提醒我要繼續承擔使命。」史料的力量提醒這些培訓志工不只要留住史料,並有責任再創寫歷史。

「我的專長是建築工程,經常穿梭在兩岸三地,忙忙碌碌。疫情之前,每每回精舍,精舍的門總是開著,而且可以看到笑瞇瞇的慈師父迎接我們;疫情來臨後,敬愛的慈師父不見了,近距離看著師公上人,上人年邁了!」也是「慈二代」的吳宗芸,哽咽地傾吐心裏話,「以前媽媽總是勸我『要把握因緣』,原來是這麼回事!現在才懂,而我以前總以為機會『永遠』在。」

她利用疫情期間無法出國,努力補足見習、培訓課,「我發願,在未來的工作帶著師公上人的祝福,到各地讓慈濟遍地開花。」

這批培訓隊伍中有諸多「慈二代」的成員,這些種子已株株成長茁壯,期待鬱然成林。上人懇切叮嚀大家:「不要忘了今天的發願,殷勤精進!」

慈濟委員及慈誠隊員的培訓,是由一群已受證的志工承擔相關事務,諸如報名作業、課程安排、隊員陪伴、總務生活、文書記錄等,樣樣不可少,才能讓整整一年的培訓工作,環環相扣、節節相通,圓滿完成。

培訓工作就如同擺渡,而培訓的工作人員就如擺渡人,在渡口用力搖著櫓槳,將有緣人從此岸送渡到彼岸;這段路,是成就他人的重要歷程。而培訓者到達彼岸後,不是終點,卻是菩薩道的起點。

「渡」,自渡也渡他;「渡口」是菩薩道的起點,是相互接引、相互成就的作場!

推展慈濟志業的重要力量
  • 慈濟草創時期,並沒有慈濟委員名稱,慈濟人拿著一本簡單的簿子就向人勸募;靜思精舍常住眾自力耕生,善款純粹作救濟之用,故稱捐錢的人士為「會員」而非信眾,負責勸募、收款的慈濟人則稱為「委員」。當年也還沒有社區分工架構,幾位委員為一組,就開始濟貧家訪。
  • 一九八八年開始明訂慈濟委員制度,執行委員推薦、受證制度,全臺將受證的慈濟人都要回到花蓮;其後菩薩隊伍愈益浩蕩,即分別在花蓮、臺中分會、屏東分會三地受證。

  • 一九九三年,慈濟委員組織正式邁入見習、培訓與受證三階段,也將每年兩次授證的慣例改為一年一次,上人於年末行腳到各地會所,為當地志工授證,並與歲末祝福合併舉辦。

  • 一九九五年為使培訓委員更進一步了解志業並建立共識,資深委員首次統一規畫為期半年的培訓課程。當年為慈濟二十九周年慶,在靜思精舍首次舉辦全球慈濟精神研討會。

  • 二○○四年歐美非洲慈濟幹部精進研習會,一百餘位委員、慈誠及榮董受證;二○○五年首辦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

附錄

疫起 揚善

撰文/廖哲民

臺灣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志工培訓課程無縫接軌地進入線上模式。(相片提供/洪叡芸)

連續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志工培訓課程遇上挑戰,從實體到雲端,變化球穩穩接, 無論是自修或揚善,從來沒有理由中斷!

統計至二○二一年十二月,全球共有逾十一萬人完成至少兩年的見習、培訓,並正式受證為慈濟志工。二○二一年五月中旬後,臺灣新冠肺炎疫情警戒提升至三級,社交距離、場館分流、人數管制等必要的防疫措施,讓慈濟志工年度的見習、培訓實體靜態課程全面暫停,也無法進入醫院擔任醫療志工、走入弱勢家庭訪視,社區的各個環保站點也關閉數月,可說是慈濟志工培訓史上不曾遇過的挑戰。

但學員的學習不能停,於是六月到八月的課程緊急「上雲端」。在負責志工培訓的慈濟基金會宗教處精進培訓組團隊統籌下,線上課程多元又扎實―「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談慈濟如何從五十多年前日存五毛錢的小錢行大善,至今慈善足跡已走過一百二十六個國家地區;花蓮慈濟醫院蘇真瑩營養師分享,蔬食如何吃得好又吃得巧;慈濟大學人文處劉議鍾主任,說明慈濟教育特有的「慈誠懿德會制度」等,讓學員們持續熟悉慈濟志業的精神、內涵與最新資訊。

桃園志工余淑如觀察到,當區學員平均年齡是五十到六十歲,但有六位超過七十歲,最高齡還有八十二歲,年長者普遍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是電腦,有些還是使用按鍵式的舊型手機;培育團隊耐心教到會,甚至到家中「一對一」教學。「麥克風、視訊鏡頭怎麼開關?」、「師兄,聽不到您的聲音耶!」志工蘇宏濱說,這時候就要請出老菩薩們家中的兒孫輩協助上線。

雖能線上聆聽講師授課,但畢竟少了相見交流的溫馨,花蓮區培育團隊貼心規畫「互動題庫」,在每次課程結束後邀請志工分享,課務組志工楊雅甯說明,設計的題目如「疫情期間,上人不斷提醒齋戒的重要,請分享您如何力行齋戒?如何勸素?」、「防疫期間如何持續募心募愛?」其中,玉里的林素玉表示,雖然不能像平常一樣到會員家中勸募,但可以透過網路、電話問候;許多人的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在這非常時期,她不願意對方善念中斷,而是建議善款改以季繳或半年繳,或暫時減少捐款金額,等疫情緩和後再調整。

九月十五日至十月十日,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更規畫了三十五梯次「飲一杯智慧法水」的雲端連線,讓培訓學員在線上與靜思精舍常住師父互動,梳理培訓時遇到問題的情緒與想法,並調整投入志工服務的心態。

其中有學員分享,有時和老闆拜訪客戶就無法茹素,怎麼辦?德佩法師說,好的願力要堅持、要做到,不要反被他人影響,期勉學員發願藉由吃素影響老闆,讓老闆感受到慈濟人的願力;德佩法師也說,在臺灣吃素很方便,吃得健康就是福氣!

七月下旬,疫情警戒降為二級,全臺各社區學員回到各地靜思堂,依防疫規範進行實體課程,是久違的「相見歡」。蘇宏濱說,當時正值各縣市疫苗施打熱潮,當宣布可以到疫苗接種站當志工時,學員都很踴躍報名,想要出一分力!

隨著臺灣疫苗接種率提升,也迎來培訓課程最後的「尋根」,十月中、下旬,全臺學員分梯次而來,靜思精舍大門前林木扶疏,常住師父在田裏辛勤耕作,這「自力耕生」的農禪生活已持續半世紀,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靜思家風,有學員高呼:「大開眼界!」

每一組學員依序在靜思精舍前與常住師父合影,在常住師父的導覽下參訪蠟燭間、環保站、落羽松步道……,「要將燭芯精準地插進蠟燭其實不簡單,藉事練心、凡事多用心,時刻都是修行」……每位師父與學員分享「無處不是法」,許多人也拿出手機拍下所見,準備回到社區後向更多會眾「說慈濟」。

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在十一月起展開,這一刻不是「畢業」,而是承擔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