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內科醫師游群翔支援雲林若瑟醫院加護病房,照護病患。
- 年齡:42
- 職業:胸腔內科醫師
- 志工之路:慈濟草創是多麼不容易,但上人還是願意踏出那一步; 反觀我曾經是慈青,進入職場後卻認為要成為志工是非常困難的。 我想向上人說:「對不起!弟子該精進。」
大學時代想透過社團豐富學生生活,但我衡量自己─沒有特殊才能,不會彈吉他、不會跳舞,只會讀書,一路讀到醫學系,而且個性較內斂,不知道該如何與人互動,覺得公益性社團比較沒有入門的門檻,只要有顆助人的心就可以,所以報名參加了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慈青社)。
醫學系要考高分總是不簡單,我還記得當時有位授課老師很特別,上課時會和我們分享靜思語,他也鼓勵我們在考試時,把考卷寫完在最後一題空白處寫上靜思語,就可以為我們加分。
大學一年級寒假,我到花蓮參加慈濟的「醫事青年成長營」,和不同學校、醫療相關科系學生交流,在為期一週的營隊中,深刻了解慈濟在做的事,之後就陸續承擔校內及臺南校際間的慈青幹部,也結識了我未來的太太。
大三的大體解剖課,我所就讀的成功大學和慈濟合作,感受到慈濟的影響力讓許多人即使離開人世,仍願意貢獻自己的身體讓醫學生學習,我對慈濟更加認同,連結也愈來愈緊密。
畢業後,醫院工作的忙碌讓我少有時間參加慈濟活動;太太後來到慈濟臺南分會擔任社工員,這也讓我的慈濟路沒有中斷很久,像是營隊活動需要醫護組,或是幫照顧戶打掃需要人力,雖然都是小事,只要能出力的部分我都盡量一起去幫忙。
當年和我同一屆的慈青,有好幾位學業有成後都培訓受證了,他們也鼓勵我參加培訓,但我總覺得家庭、工作讓我分身乏術,沒辦法另外撥時間專注地培訓。倒是太太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這兩年,看著證嚴上人反覆提醒眾生:「世事無常,來不及了!」她覺得再不趕快培訓、跟著上人做事真的會太晚,希望我可以陪她一起走這條路。
一路走來謝謝你
感恩太太讓我明白不必因為過多的擔心而自我設限,勇敢走上培訓之路;感謝爸媽的支持和信任,當我們的後援;感恩同事抱持開放態度,願意聆聽我分享慈濟理念,在職場上我覺得這非常困難,很謝謝他們。
護理站中,游群翔和同事討論工作。即使個性內斂,他也會勇於向同事們分享素食觀念、慈濟訊息。
結好緣帶動善效應
我是胸腔科醫師,也照顧過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患者若是狀況不好,確診兩週後就容易呼吸衰竭,甚至會插呼吸管而使用呼吸器,若沒能脫離呼吸器,就難有開口說話的機會,甚至可能來不及跟家人好好地道別便離開人世。這讓我省思,健康時該如何把握時間對待身邊的人?
有位患有慢性病的阿嬤因女兒傳染而染疫,病況一度惡化;脫離危險後,卻因病毒量久久無法符合解隔離條件,待在隔離病房治療長達一個半月。「為何我可以出院,媽媽不行?」已經康復的女兒情緒沉悶、焦躁不安,家人也備感煎熬。
疾病不僅傷害人體,也擾動著每一個家庭。醫療工作者的壓力也很大,在疫情一開始時,只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在醫院工作,大家就退避三舍,好像被當成病原一樣;也有些醫護人員乾脆留守醫院、不敢回家,家裏因此少了一個可以照顧長輩和孩子的人,他們的家人也就更辛苦了。
我很怕自己不小心把病毒帶回家,也擔心自己可以參加培訓課程嗎?在五月後培訓活動因為疫情改為線上進行,避免群聚感染,我也鬆一口氣。
新冠肺炎不僅是一個疾病而已,造成的影響深遠,必須認真對待,也不只是仰賴科學就可以處理;從當年的SARS、爆發於中東地區的MERS,殷鑑不遠,雖然醫療會進步,但病毒會跟著人類共存許久,只要生活習慣、觀念沒有跟著調整,疫情只會一波比一波更嚴重。
近期有研究顯示,素食可以減少新冠肺炎患者轉為重症的機率。正好在幾年前,我加入了慈濟人醫會洪友仕中醫師的「淨饍食養」推素團隊,除了倡導多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品,也分享如何藉由對蔬果的認識進一步調理身體。
同事間只有我吃素,他們有時也會好奇問我原因,我起初回答是為了宗教和健康,但他們多半不感興趣;雖然我可以獨善其身,但就沒辦法推廣素食的觀念。後來讀到許多醫學報告都顯示,疾病的發生來自個人的飲食習慣,我就敢比較大膽地對吃著葷食便當的同事說:「這次你又是吃哪個動物的屍體?又是啃誰的骨頭?」
我和同事感情不錯,剛開始他們吃葷食便當時會叫我走開,但逐漸會在意我的想法,有時訂便當就說:「雖然平常只有你一個人吃素,今天大家就一起吃素好了!」原來結好人緣也會讓人願意嘗試改變,讓我在推素上慢慢有進步。
本土疫情爆發期間,醫療工作者多已接種兩劑疫苗;當時疫苗短缺,慈濟購捐五百萬劑BNT疫苗支持防疫,雖然有人認為這並不是慈善組織的責任,不表認同,但我還是準備了撲滿放在同事看得到的地方,邀請他們省下飲料錢、每天一起行善,當然我也會刻意在同事面前示意投錢,希望拋磚引玉。不管有沒有投滿這個撲滿,起碼有個開始,讓我們的愛心匯聚成力量。
護理站中,游群翔和同事討論工作。即使個性內斂,他也會勇於向同事們分享素食觀念、慈濟訊息。
想得愈多會愈憂慮
近五年來,我每天往返臺南、雲林兩地通勤上班,晚上八點多才到家,早上六點多又要出門,加上工作必須輪值,想要參加培訓相關活動,時間的調配就十分重要。夫妻同時培訓,我們相互協調志業、家業和事業,也感恩長輩願意支持我們投入志工,在我們需要時幫忙帶孩子。
開始培訓,我才真正投入例如居家關懷、慈善訪視等事務;也感恩我周遭的同事願意聆聽、接受我分享慈濟的理念。記得有堂培訓課,精舍常住師父講述慈濟草創的早年,上人開展慈善工作的篳路藍縷,即使面對種種不容易,還是願意踏出那一步,讓我非常感動;現在科技進步,跟以前比起來,做慈善好像比較容易才對。
但如果不是太太邀我一起培訓,我還是會覺得自己忙不過來、非常困難,也不會想踏上這條路。是她給了我「沒試過不代表真的不行」的信念,也讓我知道想得太多、太複雜,就會擔憂而自我設限。
早年的慈青夥伴跟我分享,承擔慈濟委員的責任是本分事,時間到了就該去做。我也覺得,只要知道方向是對的,往前走就對了,一路上總有人相伴,不必害怕孤單。受證的形象或身分是提醒自己記得投入慈濟的初發心,既然是出於自己的意願所做,就有責任好好督促自己精進向前。
準備好受證了嗎
當年的慈青夥伴好幾位都已經受證、承擔慈濟事了,他們沒有大張旗鼓,而是默默付出,認為這是本分事,時間到了就去做。只要知道方向對了,就督促自己去做到,不要想得太多,起步就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