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至二十四日 初心可貴

11.23~24《農十月‧十九至二十》

【靜思小語】發心的那一刻最寶貴,能夠實踐最有意義。

方向帶準,隊伍跟準

「我天天都存有無常觀,一直對自己說,過去該做的已經做到,可以安心了;未來難以預測,但是我覺得沒有遺憾了,對的事情總是堅定去做,朝著準確的方向去走。總是對我自己很放心,可以做你們的典範,希望你們也能為後世建立典範,人間典範世代相傳;我把方向帶準了,而你們跟準了,不斷帶動人加入。以前只有我孤單一個人,現在隊伍浩蕩長,而且靠著科技將法普及全球,我真的很感恩!」

十一月二十三日晨間,上人與臺中慈濟醫院團隊及在場的師兄師姊勉示後,離開臺中往北行,途經民權會所、豐原靜思堂、苗栗園區,抵達新店靜思堂。上人對在座的師兄師姊們說,從臺北到臺中,真的看見時間讓人的形貌改變了,一些資深的慈濟人顯現老態;其實看著別人變了,自己也變了,舉步行走時即有深刻的感受。

上人說,時間過得很快,所以真的要把握當下,有益人間的好事,能夠做就趕快做,不要等待。做了,才會真正認識自己的生命,覺得生命很豐富;如果沒有做,或是做一做,這件事放棄了、那件事放鬆了,生命就出現空檔。所以教大家要好好地盤點自己的生命,守護好每一刻。

「在座都很資深了,也都是有福人,運用這副身體做了很多利益人間的事情,所以要感恩,感恩有這副身體才能如法修行,如法行菩薩道,累積功德。」上人說,雖然不強調功德,教大家要付出無所求、心存感恩,才能心無掛礙;但到了現在需要人人回顧過去,才能留下歷史,流傳真實相─在這個時代有這群人間菩薩,在人間救了多少苦難人。

「這個時代有慈濟,慈濟菩薩道這麼旺氣,大家都很整齊,沒有貧富的差別,人人都是菩薩相。早上出門前,聽簡院長與幾位醫師們說入經藏的心得,我很感動,讓我覺得這輩子,沒有白走這條人間路。」

無量義經,法髓精神

十一月二十四日,靜思字體研發團隊報告進度並請示相關事宜,上人表示自己抄《無量義經》、《法華經》,已經是將近六十年前的事了,是為了記憶經文,用寫的比較能深入法髓。至於「慈濟志言」,是寫於慈濟剛成立時,為了勉勵最早期的慈濟會員,為大家指出慈濟的方向。慈濟之路走過五十六年,從臺灣走向全球,方向絲毫不偏,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證明。

上人說,自己與弟子之間有殊勝的因緣,只要師父輕輕說一句話,弟子們重重聽入心,身體力行,而且會將精神理念形象化,譬如曾經說過「小螞蟻爬須彌山」,這次行腳就看到有師兄師姊用草編、木雕、種子拼貼等方法展現這句話的意象;還有「火金姑」點亮世界,志工用環保回收的物品拼成一隻螢火蟲,表達螢火蟲光亮雖微,只要群策群力也能照亮前路,還能傳達環保「化無用為大用」的教育理念。

一路往南到臺中,從臺中再回程,每一站都覺得「此生無悔」;也感覺人生無常,不知生命何時走到終點?年齡真的很大了,總是看著各地弟子的用心表達,體會大家對師父的真誠孝思,就好像辦了一場場的功德法會,此時就真實接收到了,而且將來離世以後,還會留有這些事物在人間,就很放心、很感恩!

也很感恩永豐餘研發「靜思紙」,製法與一般的紙張不同。聽了覺得自己何德何能,要勞動這麼多人去做這些事?不過也感覺到弟子們真誠的心意;現在又為了文字,也要這麼多人花費時間、心力去做,實在很感動,同樣感覺到大家很誠懇的、尊重的心意。

「其實我對自己當時寫的字很不滿意,一直想要重來一次,但是沒有因緣、沒有時間。一切都是起心動念的那一刻最寶貴,如能落實是最有意義的,所以這些字體也表達出了五、六十年前的虔誠,體會佛法的奧妙。」上人指出《無量義經》是法髓,不論信仰什麼宗教,都可以接受這部經典所傳達的道理,這是一部很合乎科學、哲學,能夠落實於人生,很值得研究的經典。

上人說,自己還沒有做慈濟時所寫的字體,有自己的風格,也有紀念意義。「禪」就是「靜思惟」之意,在很寧靜當中細細思考,凝聚出思想的精要;還未做慈濟時,生活確實很寧靜,慈濟在這麼寧靜的心境中起步,可以從臺灣發揮到全球,都是把握最初的那一念心,把握分分秒秒做出來的。

慈濟人掌握《無量義經》的法髓精神深入人間,力行菩薩道,哪裏有災、哪裏有苦,慈濟人有因緣到達得了,就會到那裏付出,這就是慈濟價值,也值得探討與珍惜。

「在五、六十年前,豈能想到慈濟會有如今的志業成果?這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因緣會合了,人人有志一同,與師父有緣,合和互協共同成就的。生命有限,但是慈濟的精神思想可以世代延續,這就是慧命的延續;無論時間過了多久,都有人發揮慈濟精神、慈濟理念在利益人群,慈濟的慧命就永遠存在。」

上人強調「人能弘道」,要傳法就需要靠人的力量;只要有人有心,群策群力,用心去做,就能克服一切困難而達成目標。既然決心要做「靜思體」,就要做得真、做得好、做得像,才能達到研發靜思體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