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際,鮭魚回流,從大海游向內陸河川出生地,在激流中奮勇闖關,直到生命終點,這也是牠們註定的使命。鮭魚歷經的是短暫而艱辛的一生,人類何嘗不是……
秋風從窗邊隱隱滲了進來,多倫多夜晚的溫度終於降到攝氏十度以下了。在加拿大的秋天,有兩大盛事,一是賞楓,二是為回流返鄉的鮭魚打氣。
鮭魚在淡水上游出生,春天時順流而下,在河中度過一年,就會進入大海; 在經過一陣捕獵之後,能夠游入大海的鮭魚只有四分之一。魚兒們在大海盡情遨遊了三年長大成熟,臨近產卵時,突然想家了。每年七月到十月之間,他們體內就啟動回家的旅程,這種獨特的生物特性,離家再遠,也能夠找到路,成群結隊經過數百公里,浩浩蕩蕩游向出生地,開始他們的生命之歌。
三十多歲剛移民加拿大,第一次帶著年幼的孩子觀看鮭魚逆流而上,心情雀躍,覺得這不可思議的大自然現象好有趣,畢竟當年對生命的領略仍非常初淺。
時隔二十年,孩子長大了,親情依舊,只是不再是我的生活重心,再度欣賞鮭魚的回流旅程,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體會。
這次映入眼簾是一條條奮力往上闖關的生命體。橫在眼前的是一個個的急流與險灘,上了這一層,還有無數的魚梯等著,稍一鬆懈,往往就成為漁夫們的獵物。回到出生地完成產卵任務後,生命也到達終點。這種歷劫歸來的拚搏,即使肚子裏面幾千顆魚卵,據統計也只有極少數能夠成功長大。為了繁衍下一代而進行的死亡之旅,滔滔河水真實地記錄了鮭魚滄桑而悲壯的一生。
站在希望港(Port Hope)岸邊,看著在上游三公尺高的水壩,不禁懷疑魚兒如何跳過?當地政府非常貼心地在水壩旁邊開了一個低階的魚梯,讓堅持不懈的魚兒有機會跳上。然而,觀察了數十分鐘,不缺勇士,但真正跳躍成功的也不過兩條。
除了奮勇回流的鮭魚,更讓我驚奇的風景是排滿兩岸的垂釣者。九月三十日是自由垂釣的最後一天,來自各地的捕獵者九成不是增加收入,而是為了享受魚上鉤的瞬間快感。
垂釣者虎視眈眈地站在河道旁,裝備齊全,等著因體力不支、在上游被河水沖刷下來的魚兒們。我不禁生起不忍之情, 牠們好不容易由外海進入河道,更力爭上游那麼久,幾乎到家門口了,卻即將成為這些垂釣者們的桌上佳餚。
上天賦予每一種生命獨特的意義存在。在下游區,一個沒有垂釣者的河岸,兩條在激流中擺動向上回流的鮭魚吸引住我的目光,嘩嘩河水不斷地從牠們身邊沖刷,看著牠們使勁往上掙扎激起的水花,我感動地佇立了三十分鐘。這是牠們一生註定的使命,真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在心中向這些在有限生命中努力向著目標,難行能行的勇者致敬!
鮭魚歷經的是百般磨難,短暫而艱辛的一生。在浩瀚宇宙中,人類的數十年壽命,其實也如同鮭魚般的短暫,但每個人的出生無不是在父母的期待中而來,肩負著獨特的使命。我們的一生是不是也盡力活出精彩,不負父母交付給我們的這條生命呢?
北多倫多慈濟志工多年來支持Loft組織照顧街友與貧民,二○二一年八月King City受助機構自製海報表達感恩。(攝影/丘啟源)
不是隨波逐流
而是使命必達
回顧一九九七年,放下臺灣的一切,心慕楓葉之都,全家來到多倫多,享受它的四季風華,好不容易在這片土地上逐漸生根。出來打拚時,就已經有心理準備,這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但知道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帶著一對稚齡的孩子開始我的探索之旅。就有如出海的鮭魚一樣,我在多倫多遨遊了二十多年,加拿大已經是孩子們的故鄉,但我心中仍念念不忘,遠在太平洋彼岸的故鄉。
剛移民的前十年,孩子年幼,一家努力在異地扎根,才只回臺灣兩次,當年網路仍不發達,國際電話屬高消費;每每在結束一天的奔波後,夜深人靜時,分外地想家。
近幾年,孩子大了,公司的假期也累積夠多,終於每隔兩年就有機會回臺一次。當歸鄉的飛機在臺灣上空盤旋,看著那片青蔥綠蔭的土地,總是讓我激動不已。雖然我的父母已經不在,但是仍有許多親情與友情的呼喚,思鄉情懷就像繫著遠飛風箏的那條線,總是不斷牽引我回到我的出生地臺灣。
回顧二十多年來綻放在多倫多的生命,固然有融入當地社會的壓力,但也不乏努力付出後嘗到的甘甜。在臺灣,我錯過慈濟,卻在多倫多再度牽起,由於孩子就讀慈濟人文學校的因緣,我進入了慈濟這個大家庭,投入慈濟志業,我以來自臺灣的慈濟志工身分在當地付出,每當與師兄姊們談論家鄉事,我與臺灣的距離一下拉近了許多!心中有慈濟,在多倫多的生命旅程瞬間豐富了起來。因為心懷感恩,讓我在頭頂別人的天、腳踏別人的地時,不至於隨波逐流,在身邊的朋友提醒我為什麼不等到退休後再來做好事時,我能夠獨排眾議,堅持心願,不只當一個快樂志工,而是當一個使命必達,鞠躬盡瘁的上人弟子。當我盡心在當地付出,心靈逐漸沉澱,漸漸地,我不再是異鄉遊子,多倫多成為我的第二個故鄉了!
不論是在為人文教育的方向琢磨,或是為街友募集物資奔波,因為目標堅定,即使身旁有如激流般的阻力,我還是願意奮勇一跳,疫情之前如是,後疫情時代也如是。每當我完成了一項任務,就有如鮭魚跳過了一層魚梯,向我的目標又跨進了一步。
許多慈濟師兄姊的付出如出一轍,因為一分善,讓我們的生命璀璨他人;因為一念悲心,往前再跨出一步;因為感恩,付出的心是如此歡喜。當看到慈濟人文學校學子因理解展現的笑容,老人們因受到關懷露出微笑,街友因豐富的熱食滿足的面容,這些是我多年來收穫的四季風華!也是在楓城譜下的生命之歌!
因為疫情,我已經兩年沒有回臺灣了,但是拜科技之賜,我們跟上人在雲端上卻親近了許多。牢記上人的叮嚀,在我的第二故鄉多倫多遍灑愛與善的種子,思鄉之情不再那麼迫切了。
秋意濃,鮭魚依舊朝向歸鄉路;我知道在疫情過後,我還是會隨著生命的召喚,循著那條註定的道路,回到我心靈的故鄉─花蓮靜思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