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的她,怎麼吃都吃不胖,吃素除了要讓「遠在天邊」的家人接受,還得顧慮「近在眼前」先生的感受,她鑽研蔬果營養學,不僅改善體質,還成功解鎖廚藝。
「坦白說,我是不會煮飯的人,以前只要東西煮熟了,不管味道怎樣,可以入口就好了。」鍾發琴笑著說起往日的自己。
自印尼嫁來臺灣,從小慣吃肉食的她,以往唯一接受的蔬菜只有蝦醬炒空心菜。直到七年前的九月,對發琴疼愛有加的婆婆往生了,家人們一致決定吃素,回向功德給婆婆,直到婆婆後事圓滿。當時鍾發琴成為新住民成長班一員,進一步認識慈濟,開始上志工培訓課,自然而然茹素迄今。
「吃素很簡單,反正只要不吃肉、不吃魚就好了。」於她而言,由葷轉素不難,困難之處在於家人。
印尼家鄉的父母,認為只吃蔬菜根本不足身體需要的營養,極力反對;家人並非無謂地擔憂,因為鍾發琴幼時是因病被棄的小孩,經過養父母悉心餵養才有幸撿回一命;她比同齡孩子孱弱,即便平安長大至成年,體重也僅有四十公斤左右。
雖然家人質疑,但她沒有氣餒,花心思研究食譜,翻閱書籍查資料,尋找哪些蔬果食材可以替代肉類營養;過程中更進一步了解,原來吃飯不只是填飽肚子,身體更需要均衡的營養,而且每餐要有足夠的蛋白質。
瘦削的鍾發琴,其實「肚量」極大,正餐吃完很快就又餓了,餐與餐之間會持續吃東西。她用心搭配食材,更解鎖廚藝新技能,四、五年後,竟逆轉了體質不良的問題,體重一年一年增加;二○二○年時,到達女性捐血的體重下限四十五公斤,可以穩定一年捐兩次血了。透過捐血舉動,家人對吃素的反感逐漸消失,由衷接受茹素對於發琴的健康有益。
鍾發琴(右三)在家中與賴秋燕(左二)、新住民姊妹林育亘(後排中)等人分享吃素經歷,一起動手做素食料理。
不僅飽腹 有意識地吃素
來臺二十多年,鍾發琴也會想念家族口味。「早年媽媽每次滷豬腳,我們就可以吃三天,飯都可以吃好幾桶。」為一解思念,她鑽研食譜,復刻媽媽的味道。
媽媽的滷豬腳香氣關鍵在於八角和桂皮,為此,鍾發琴嘗試無數次研究滷鷹嘴豆。因為鷹嘴豆植物性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滷煮後能夠鎖住八角和桂皮的味道,發出淡淡香氣,與記憶中媽媽煮的滷豬腳如出一轍。
推動鍾發琴研究食譜的動力,除了「家鄉味」,還有「身體健康」,她期望自己是有意識地去吃素,對每一口食物有所了解。週日在家裏與成長班的新住民姊妹相聚,鍾發琴大方分享新開發的蔬食沙拉—以小黃瓜、切細的蘋果和堅果佐醋醬,兼顧油脂和纖維。構思新料理,成了她的興趣;和家人、成長班姊妹們分享新菜時帶來的喜悅,更讓她獲得成就感。
印尼家人們眼見鍾發琴對茹素的堅持,免不了也將素食記掛在心上。在印尼,素食選擇少,近年當地的沙嗲(Sate)出現了素食品項,顧名思義就是將烤串上的肉類改成素料,家人在電話中極力推薦。
素沙嗲對於鍾發琴來說,就只是加工品,也不合她的口味;然而印尼家人從反對轉而支持,先生也開始願意陪她吃素,都反映出自己在茹素上的努力,得到家人認可。
七年來,為了向親人推廣茹素,鍾發琴可謂是絞盡腦汁,與他們「鬥智鬥勇」。除了需要讓「遠在天邊」的家人接受自己茹素,她還得顧慮「近在眼前」的先生的感受。兩人相伴十幾寒暑,同桌用餐的次數已數不清,面對妻子的飲食觀轉變,先生原本是無法接受的,一聽見素食就皺眉不想吃。
所幸鍾發琴採用較婉轉的方式,每天為先生準備便當時,從來不說是素食,「跟家人溝通要找一個巧思,不要用硬性規定,接受度才會高。」
除了家人的支持,鍾發琴還有意外收穫。在電子工廠工作的她,不曾料到同事竟會因為自己的轉變,而對素食有認同感,「以往在公司打開自己帶的便當,都不會引起注意;但自從吃素後,研究新菜式,每天打開便當,滷鷹嘴豆、青菜、彩椒、紅蘿蔔、馬鈴薯天貝,色彩豐富,大家都說看起來好好吃!」鍾發琴笑著說,同事們還主動提供新鮮蔬果,讓她料理後分享;久而久之,她與同事的互動也愈來愈熱絡。
鍾發琴研究素食料理,樂意分享食譜,幫助旁人打造健康又理想的生活狀態,也希望更多人一起有意識地吃素,吃得身心歡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