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14《農六月‧十四至十六》
【靜思小語】去除口欲不殺生,不僅保護身心與環境健康,也能養德。
天下的平安由我做起
七月十二日,大林慈濟醫院主管前來精舍,在大林慈院的醫護、行政同仁也透過視訊連線,分享大林慈院社區整合及「醫療永續,放眼國際」;上人歡喜表示,此次座談開放全球連線聆聽,不只有在場的人聽到,而是「國際演講」,且大家分享的不是高深的學術,而是生活教育,教導如何保障健康,老少都聽得懂,得到安定身心靈的資訊。
聽到大醫王推動素食,上人更感欣慰:「常常引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每一秒鐘有二千五百多隻牲畜,因為人類的口欲而喪生,可見人的這一張嘴吞食了多少生命!現在人人都戴著口罩,這也是大自然要給予人們的警惕,但好像覺悟的人很少,大多數人仍然迷茫不覺,所以需要有人呼籲和宣導。」
「素食有益身體健康,而且是用愛守護眾生的生命,不只愛全人類,而是愛護所有的動物。看看動物受傷也和人類一樣會流血,被宰殺時也會痛苦、驚惶、恐懼,所以我們要用同理心推素,若有對大眾說話的機會,就要向人人談讓身心靈健康的道理。現在的人,學識愈來愈高,但是身心靈的全面健康更需要同步提升。所以大家要會合心力去宣導,幫助人人下決心、有信心而茹素。」
上人且言素食不僅能保護健康,也能養德。現在的地球環境、人間社會要淨化,就要從人的心態淨化做起,這需要有人來推動並落實。人心要淨化,就要去除迷茫無明,將無明一層層地洗淨;去除了一分無明污染,心就會增加一分清朗,智慧就能夠一分分浮現。「我們要有自信,天下的平安由我做起,保護人間祥和也要由我們同心協力開始去做。」
點燃全球的教育明燈
七月十三日,教育志業四校校長報告校務以及各校新任主管分享;上人有感而言,二、三十年前正在讀大專,並且加入慈青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是教育志業的老師、教授,除了感受到時間快速過去,也很欣慰大家恆持初心立志,朝著認定的方向精進,所以能夠隨著時間而有如今的成就。
「我常常感到很滿足,因為我擁有了天下的大愛;全球慈濟人守志奉道,不論他們在哪一個國家,從事哪一種職業,都不會忘記做慈濟,而且謹記自己當初有什麼因緣走入慈濟,從『事』想到『人』,從『人』想到時間;而種種人與事離不開空間,隨著因緣在不同的環境發揮菩薩良能,但是無論離師父遠或近,都很貼心,彼此合心,因為有共同的理念。」
「我時時都鼓勵自己,要知法常樂,了解世間的道理,心與法要會合,而且不能稍有分寸退步,要不斷向前進,時日不能空過。教育志業已經有三十多年,一切都很成熟,如同日正當空,我們要守好教育精神,就如慈濟歌曲〈老師心菩薩心〉的歌詞:『老師心,菩薩心,愛之深,教之切』,指出老師是用愛教育學生;歌詞裏還有『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老師就是不斷對學生說法,教育就是法,教育人的生活規矩,從幼教、小學直到大學、研究所,學無止境,我們有很完全的教育,也是全人教育。」
上人說,慈濟人做慈濟事,天天都在自我教育,包括環保,同樣在做中學、學中覺。慈濟環保從三十多年前起步,真正做到「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除了支持人文志業傳播善法淨化人心,各地環保志工也以實際行動對大眾作環境教育。所以慈濟老師也要開闊心胸與眼界,懷抱菩薩心,因為愛之深而教之切,「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這是教聯會老師們的精神方向,期待慈濟學校的老師們也要相傳這分精神,結合自己的身教、言教,以及慈濟大環境的境教,燈傳燈、心連心,世世代代都能用心做好教育。
「期待慈濟教育為人間點燈,讓世間大眾都可以看見臺灣有一盞教育之燈。雖然臺灣在地球上只是小小一點而已,我們要讓它發光發亮,用教育之光點燃全球的教育明燈;要從幼教、小學、中學、大學與研究所,整體提升教育品質,讓臺灣教育之燈高升。」
言教、身教也要境教
七月十四日,上人於教育董事會中開示,志同道合的合心願力,成就了三十多年的教育志業;只要大家共同一心,把握因緣,就能維持慈濟教育方向。「人間有教育才有希望,而且學無止境,孔子也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必須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學一項、懂一項,學會以後覺得歡喜。我們不只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還要讓他們得到真實的法樂、法喜,懂得做人的方法,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
上人在創立教育志業之初,就下定決心,要讓教育歸於真實道。「教育有『教之道』,有其正軌道,所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正見、正思惟;有正確的觀念,才能為學生指引一條規矩的道路。要教之以德、育之以禮,啟發人人本具的真誠愛心。」
幾天前,聽到老師分享,校園裏的花盆有鳥兒孵蛋,慈濟小學的同學們很好奇,但是都知道不能驚擾母鳥,只是輕輕地靠近,從旁觀察。「這就是真誠之愛,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本能,不必由老師教導,他們看到鳥兒孵蛋,就知道要愛護牠、不要驚嚇到牠,這分愛很自然,就是清淨之愛,沒有受到無明染污,這就是我們最需要的教育人文。」
上人說,教育有言教、身教還有境教,言教與身教要由師長以身作則,境教則是整個大空間、大環境讓人有所感受。「我曾經去慈大人文社會學院,遠遠看著對面的慈濟中小學,環境很美,有老師在路上走,學生很有禮貌,師生的服裝都穿得很整齊。身教、言教、境教,缺一不可,這就是教育。」
「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師們有志一同,才會天天到學校都是服儀整齊。就如靜思精舍的整個環境很祥和清淨,大家回歸心靈的道場就會感受到寧靜,而且心與腦充滿了愛與智慧,這就是最好的整合。」
「對於教育,我的心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要啟發愛,所以慈濟教育是愛的教育。」上人期許慈濟教育從幼教開始,就加強生命教育,讓孩子懂得愛護生命,才懂得敬老、孝順,有完整的人道精神理念。
「孩子純淨的心很容易就會被濁亂的社會風氣污染,要保持乾淨很困難,所以很期待從教育淨化人心,假如教育沒有做好,要淨化人心是遙遙無期。若只顧自己的口欲,傷殺動物生命,與我們一向提倡的尊重生命理念背道而馳;真正的生命教育,要教導孩子從生活中落實,素食護生,愛護動物也關心人間。」
教人向善、發揮大愛,就是慈濟教育的宏願;要達成此一目標,須先引導人人消除貪欲,明辨是非善惡,讓善念、智慧增長,不要讓人為了利益而競爭,反而導致惡意爭奪。上人指出善惡都在一念心,所以教育要為人心指引正向,愛的教育能夠造福人間,有助人間和平,期待校長老師們恆持慈濟教育人文,世代傳續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