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授樸門功夫─照顧地球就是照顧人♫

選修「創意農村大作戰」通識課程的慈大同學,跟隨邱奕儒到豐濱鄉靜浦部落,見習原住民如何為印加果樹植造防風屏障。(相片提供/邱奕儒)

慈濟大學通識課程帶領學生進入部落種植防風林,
學習阿美族人如何用最天然的方式保護經濟作物生長;
師長也參與社區營造,
讓居民了解大自然沒有所謂的廢棄物,
每樣東西在循環設計中都有貢獻!

慈濟大學通識課程帶領學生進入部落種植防風林,學習阿美族人如何用最天然的方式保護經濟作物生長;師長也參與社區營造,讓居民了解大自然沒有所謂的廢棄物,每樣東西在循環設計中都有貢獻!

月刊有聲書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濟大學傳播系鄭浚良同學協助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二○二二年秋日午後,三十幾位慈濟大學學生跟著邱奕儒來到花蓮豐濱鄉靜浦部落,見習阿美族人如何為印加果樹建立擋風蔽蔭的綠色屏障。

農友們先把血桐、黃槿等大樹的粗枝鋸下來,交由學生分切細枝,作為樹苗植種。「你不要種顛倒ㄋㄟ!」原住民大叔提醒道。

這一場校外教學,緣起於慈濟對當地小農的援助,慈善農耕志工團隊把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印加果引進部落,分享種植及加工技術,並輔導申請有機認證;慈大則在通路行銷方面給予協助,提高農家的收益。目前豐濱鄉農友產製的印加果油,已在慈大「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上架;校方也透過通識課程,讓師生進入部落,協助改善農場生態環境。

如何在「與地球共生息」的同時享有不虞匱乏的生活,是慈大「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教研總中心」邱奕儒主任多年來教學研究的課題,二○一○年擔任慈大通識課程教師後,更是不遺餘力地傳授自己所學的「樸門功夫」(Permaculture)。

樸門此一概念是由澳洲學者比爾•莫里森(Bill Mollison)在一九七四年提出,核心思想是「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其重點在於順應自然法則的整體生活設計。邱奕儒表示,樸門永續設計近似於佛法中「地、水、火、風」的調和概念,並以大自然為參考,營造出四大調合的機制;包括社區環境、人際互動或經濟系統,都能重新設計為循環共生型態。

圖1:魚菜共生生態池是碧雲莊的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系統的一部分,魚類排泄物的有機質經水耕蔬菜根系所吸收,還能淨化水質。

圖2:狗狗「黃金塔」加上了充滿拙趣的糞金龜造型;一旁用來鏟狗糞的鏟子,是用塑膠牛奶瓶切割而成的,展現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巧思。

循環利用,美化碧雲莊

花蓮市國興里的碧雲莊社區,引用樸門理念進行優化,去年榮獲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殊榮,今年二月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

「二○一一、一二年時,邱奕儒老師把樸門引入社區,當時他每週五晚上免費開課,吸引很多人來學。」碧雲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洪黎吟表示,這十多年來,社區居民對環境、對生活的想望逐漸突破既有的窠臼。

二○一七年,居民們決定把活動中心旁的空地建設成「生態菜園」,最後歸納出兩個方案:一是全部剷平為棋盤式的菜園。二是邱奕儒提出的樸門設計,保留原始地形,按高低起伏設計步道、水路,模仿自然林地讓各種植物錯落其中。表決結果第二方案勝出。居民把各種構想做成黏土模型進行討論,整合出設計方案,陸續完成長者社區廚房、輪椅菜園、雨水回收、廚餘堆肥、魚菜共生及毛小孩「黃金塔」等設施。

劉洪黎吟回想,碧雲莊曾因街道狗便太多為人詬病。及至政府規定,飼主必須清理犬隻排泄物後始有改善,然而這些糞便不是丟進馬桶沖走,就是上垃圾車。但邱奕儒卻把路上的「黃金」撿回家,混入落葉、土壤,放進蚯蚓,轉化為可用的肥料。

居民們於是推廣使用,社區裏陸續設立九個「黃金塔」,飼主把毛小孩的排泄物集中至此,蓋上乾草、落葉,再澆上一些水,以方便蚯蚓、微生物分解。劉洪黎吟說:「很多狗主人很感謝這個設計,因為發現家裏的寵物可以貢獻肥料,這些堆肥就拿來種花、做在地的循環。」

至於種菜就得使用含氮量較高的雞糞肥,「我們選出『雞長』、『副雞長』主責照顧,還票選雞舍的樣式,大家一起蓋。」劉洪黎吟表示,社區裏養的雞是黎明教養院向陽園農場淘汰的蛋雞,原本的功能除了產蛋補貼經費外,還擔任「輔療雞」,陪伴院裏的身心障礙者;來到碧雲莊後,服務對象就轉為社區長者。

「以前落葉掃起來丟掉,一次十幾、二十包;現在收起來鋪在雞舍,落葉混合雞糞還可以變肥料。」劉洪黎吟解說道。人、雞、犬、蚯蚓、昆蟲、植物在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的串聯下彼此循環。養狗、照顧雞的人們,在動物身上獲得了療癒,動物排泄物可做成有機肥滋養社區裏種的花卉、蔬菜;而服務社區的志工累積服務時數,可憑點數兌換收成的菜蔬、雞蛋,或是課程等。

「每個人都有貢獻、有產值,循環經濟不斷地發生,產生很多意義!」劉洪黎吟語帶喜悅地說。邱奕儒則讚歎:「這裏的樸門生活設計相對完整,是社區共同參與設計的。」碧雲莊的初步成果,也再次見證了樸門的理念:「廢棄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大自然沒有所謂的廢棄物,所有東西都是不斷循環的。」

「對樸門而言,最重要的是體悟到自己是天地的一分子;既然得到天地的支持,也有責任把自己的生活設計成『順天應人』。」邱奕儒說,曾經開過一門實作課,學期初帶學生種菜,學期末採收,再用火箭爐煮上一鍋,許多都市孩子很難想像,自己竟可從土地上種東西吃。

他感慨孩子看不到食物在天地間完整的生命過程,與天地之間的關係只剩下「買與賣」,人生就只剩下賺錢和花錢;當人與天地間的連結被啟發了,也自然有了內在的自信與安全感。

邱奕儒期許對這一門學問有興趣、想嘗試的人,勇敢跳脫舒適圈,用一點一滴的小小改變,重新確立自己在天地間的定位、重拾人與大地的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