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為在地小農打開通路

花蓮萬榮鄉的自然農法黑豆田進入採收期,農戶忙碌作業。

慈濟大學「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裏,
每顆雞蛋、每粒豆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或理想。
師生打開通路,讓有機小農的好產品走出去,
還要帶動市場,用消費的力量改善源頭。

慈濟大學「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裏,每顆雞蛋、每粒豆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或理想。

師生打開通路,讓有機小農的好產品走出去,還要帶動市場,用消費的力量改善源頭。

在萬物皆漲的大通膨時期,有些店家強調自家商品可以照顧辛苦耕耘的小農,幫助被農藥、化肥戕害的田園恢復生命力。像這樣以「價值」優先的營運訴求,您願意用行動力支持他們嗎?

幾位熱心倡導大學社會責任的慈大師長,於二○一九年推動成立「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希望能達到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第十二項目標,用有意識的消費行為支持永續生產。而合作社乍看之下與一般商店無異,同樣需要獲利、支付營運成本,但理念與目的卻是大相逕庭。

合作社裏,一瓶有機豆漿的價格可能比早餐店的價格貴一倍,一顆生雞蛋售價十五元,就連未標價的有機蔬菜、有機米也高於慣行農法產品的價格,而且是「裸賣」,消費者必須自備提袋。

單價高的商品在校園裏理應吃力不討好,但登門的消費者其實都不傻,他們要買的不只是有機、無毒的優質農產品,還有環境與社區永續發展的希望。

太魯閣青農林秀瑛檢視田間山蘇;在慈科大生醫團隊及慈大合作社的協助下,原本保鮮不易、收益有限的山蘇發展出高附加價值產品,也擴展了販售通路。

讓消費變成共好行為

慈大公衛系謝婉華副教授,兼任合作社理事主席,她以架上販賣的「部落長者福利蛋」為例說明,這些顏色有點深的蛋來自萬榮鄉紅葉部落,是當地原住民長者飼養的淘汰蛋雞所產下的;不求老母雞能下多少蛋,只希望牠們能陪伴老人家療癒身心,沒想到在長者們細心照顧下,雞隻健康強壯,產蛋量也增加了。

「一位長輩養十隻、二十隻雞,收的蛋自己吃不完,但又能賣到哪裏?所以我們一定要支持這種社區長輩養的雞蛋。」謝婉華表示,接獲紅葉部落求助後,合作社提出「保證認購」的承諾,也打開了他們的行銷通路。

養雞長者和工作人員把收集來的蛋放進鋪墊米糠的箱子,小心翼翼地運來合作社販賣。過程中,母雞們得以延續生命並享有良好生活品質,部落長者也藉此增加了經濟獨立性與自我價值,身心更健康。

購買這顆十五元的「福利蛋」,有益於人、雞以及部落社區的善循環便持續運轉。「你跟誰買,會影響錢最後流到哪裏,我們希望用『負責任的消費』來支持永續生產。」謝婉華說。

合作社與一般營利事業單位最大的不同,在於社員們對社務經營的「參與」。以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為例,目前正式社員為兩百七十多人,成員多為慈大教職員生、慈濟醫院醫護同仁、慈濟花蓮本會同仁及志工,也開放認同理念又想用行動支持合作社的花蓮人入社。

加入社員的大學生能參與投票、決策等社務運作,學習經營管理、人際互動。謝婉華說明,非社員也可以在合作社購物,消費總額不可超過營業額的三成。入社後,不只可享「社員價」優惠,還可進一步學習,「好比我們每月開一次『生活材委員會』,決定哪些產品符合進貨原則、可以上架。學生和老師同樣都是社員,可以投票、當理監事參與社務;學生雖然還沒進入社會,但已經開始參與社會團體、社會性組織學習了。」

才剛成為正式社員的生命科學系徐靖茵同學表示,曾在「創意農村大作戰—綠色在地經濟實務」課程上聽老師談到合作社的理念,「我對這方面有興趣,想要了解他們在做什麼?怎樣讓消費行為變成可以共好?如果加入合作社就可以更加了解,例如當『生活材委員』,就能知道為什麼進這一項貨品。」

農戶盧玲玲遞上剛採收的黑豆表示,自然農法耕作下沒有噴灑農藥,可以直接生食,採收後曬乾以原豆販賣,也可賣給加工業者打成豆漿。

有機栽培產品有出路

對消費者來說,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是可以同時滿足物質需求及「價值」的優質商店;就提供農產品的合作夥伴而言,更是重要通路。合作社不僅提供空間陳列產品,同時透過校內市集等活動提高產品曝光度。負責推動合作社事務的USR教學研究中心師長們,在無毒有機栽培及通路行銷上給予合作夥伴專業意見。

「加入合作社,可以讓多一點人知道什麼是自然農法,吃起來的味道跟慣行農法的不一樣!」退休後移居花蓮縣萬榮鄉、從事有機耕作的謝清波分享,十二年前初到花蓮時原本從事畜牧,聽聞同業誤以含有農藥殘毒的玉米梗餵羊,導致羊隻死亡,他開始種牧草、玉米、大豆等雜糧,以確保羊兒安全。

他在四、五年前結束了養羊事業,全心投入自然農法,種植黃豆、黑豆、蕎麥、馬鈴薯、木瓜、稻米等作物。起初為了提高產量而施肥,結果引來病蟲害;後來改用「草生栽培」,把豆梗、雜草翻耕到土裏養地,三年後,產量反而更高。

謝清波進一步說明,養護被化肥、農藥傷害過的土地需要時間,前兩年土地較貧瘠,第三年後地力逐漸恢復,土壤裏的微生物開始豐富,就能讓植物變得健康、更能抵抗病蟲害。

在慈濟農耕志工團隊的輔導下,謝清波及太太盧玲玲種出品質優良的有機黑豆、黃豆;但產品再好,也要賣得出去才能化為收益。在朋友的引介下,他們三年前加入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除了店面展售,也在每月一次的「小農市集」擺攤。

小農市集配合慈誠懿德日舉辦,來自全臺各縣市的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志工前來與孩子們相會,謝清波夫婦的優質農產品也因此走出「後山」。

「合作社的推廣功能蠻大的,消費者打電話回購的很多。」謝清波歡喜地說。盧玲玲接著補充:「我們送慈大的量不多,但合作社有一家業者的豆漿是用我們的豆子打的,他的銷售量間接也是我們的銷售量。」

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推動友善大地及社會的產銷模式,實踐了SDG12的「責任消費及生產」。

開創林下經濟新氣象

秀林鄉佳民部落的返鄉青農,先是向慈濟科技大學農業生醫團隊學習食品加工,接著在師長的引介下和慈大合作社合作,也學會自然農法耕作。

「山蘇不容易保鮮,採收後兩到三天就黑掉、沒人要了,基本上都要現採。」青農團隊的太魯閣族青年林秀瑛表示,山蘇原生在潮溼、有遮蔭的山林中,如果被烈日曝曬很快就會凋萎,農民多會搭設塑膠黑網阻擋陽光。

由於山蘇葉只有嫩芽及葉尖可供食用,加上保存時間短促,農民往往得在凌晨三、四點摸黑上山採收,極為勞累卻收穫甚少。「收購價一斤只有二十五到三十塊!很多山蘇農都快放棄了。」林秀瑛語帶不平地說。

青年們直接聯絡飯店、餐廳,為部落長者爭取到一斤八十元以上的合理價格;但光是價格好還不夠,青農們進一步延請慈科大的劉威忠、耿念慈老師指導,開發出山蘇冰淇淋、山蘇餅、山蘇防蚊液等附加價值高的產品。

「威忠老師說,慈大有一個合作社,我們認識邱奕儒老師,他非常熱心,專程來勘查;合作社讓我們試賣冰淇淋及新鮮的山蘇,但沒多久就碰到疫情……」林秀瑛嘆息地說。

二○二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的衝擊,讓客源近乎斷絕。但在邱奕儒老師等專家的指導下,青農們停止噴灑農藥、撤除遮蔭的塑膠黑網,也開創出「林下經濟」的新氣象。

「老師也盡最大的努力協助我們行銷,例如邀請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到部落觀光、小旅行。」林秀瑛感恩道。

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成立至今即將邁入第四個年頭,發揮的正面效益遠超過帳面收入。在有機、友善環境、花東在地產品優先的進貨原則下,小農們友善大地的耕耘成果在這個平臺上被看見了!對有能力買好產品的社員來說,在此消費可說是「拔一毛以利天下」,何樂不為?

「人都需要吃,都得買菜、買日用品,我們希望可以『清淨在源頭』,用消費的力量改善源頭!」謝婉華如是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