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至二十日 傳續佛陀精神

1.17~20《農十二月‧二十六至二十九》

【靜思小語】將無形的精神理念實現為有形的人間事相,讓佛法走入人群。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至誠之愛回饋佛陀故鄉

元月十七日,前往尼泊爾藍毗尼慈善關懷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慈濟人,報告當前行動與未來計畫;上人說:「我們以至誠之愛回饋佛陀的故鄉,這是一個大因緣,除了心很誠懇,還要彼此合和互協,借力使力去完成。就像師父要借大家的力,才能回饋佛陀故鄉,你們要把握因緣向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慈濟法親分享自己在尼泊爾的見聞,以及慈濟要為尼泊爾居民做哪些事,呼籲大家共襄盛舉,凝聚力量去幫助。」

「這一波對於尼泊爾的援助,準備『四管齊下』,因為居民普遍貧窮,所以不能缺少慈善的力量;許多人既貧又病,所以醫療也要進入;翻轉世代貧苦的希望在於教育,除了幫助孩子安心就學,也要教育居民生活常識,也很期待有因緣可以援建學校;另亦規畫在當地建靜思堂,有固定的會所讓慈濟人經常前往照顧、推展醫療與教育志業,並且帶動居民,將慈濟精神理念落實,也將佛教法脈傳承於當地。」

上人表示,佛陀是出生於尼泊爾的大覺者,覺悟成道以後不斷對眾生說法,傳達精神理念;而慈濟建立於此時此世,傳續佛陀的精神法脈,並且真正落實在人間。無論是慈善濟貧,醫療拔除病苦,或是以教育提升永恆的智慧,就地招募人間菩薩,都需要有穩固的據點,才能很踏實地將無形的精神理念實現成為有形的人間事相。

上人期勉大家凝聚共識,會合於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精神,人人都要有所承擔,為佛教、為眾生而真誠奉獻。「大家有心要做這些事,一定要團結,不使力量分散,才有辦法改善居民的生活,也讓尼泊爾人了解佛陀來人間度眾生的精神。並非要慈濟人對居民說教,而是讓居民知道佛法的歷史、慈濟的歷史。期待臺灣與全球各地的慈濟人把握因緣,發心投入,此時科技發達,更難能可貴的是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法親合和互協,為佛陀的故鄉興建希望工程,並且將大乘佛法帶回尼泊爾,將法脈宗門落實於當地。」

「我們傳承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精神理念;希望未來二千五百年後,人們還會看到我們現在會合愛的能量所做的一切,有鞏固的建設可以世世代代延續佛法慧命。」

上人提及許多印度、尼泊爾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守規矩、持戒律,慈濟人一向都是以感恩、尊重、愛與人互動,尊重不同宗教信仰者,且用開闊的大愛把人人凝聚起來。靜思語很簡潔,沒有太多的宗教色彩,中心宗旨就是清淨無私的大愛,是落實生活的教育,只要精準翻譯,也可以在當地學校推廣。

普天下慈濟人的大家庭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許多國家的防疫隔離政策鬆綁,許久未返臺的海外慈濟人陸續返回靜思精舍相聚,共度農曆年節。元月十八日,上人於精舍常住歲末祝福中提醒大家,社會大眾於年關過節有「過年走春」的觀念,而慈濟人也會回到心靈故鄉,常住要做好相關防疫措施,帶動大眾守規如律,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基本的防護習慣要繼續維持,與人互動保持適當距離,但仍要有禮貌、守禮節;面對來眾,也要有適當的待客之道,不離感恩、尊重、愛。

「我們要用感恩心,感恩有這麼多人不斷關心、護持慈濟志業而付出,我們也要替天下眾生感恩所有的慈濟人。所以對於有心來到精舍的每一個人,我們也要傳達佛法教育,讓人歡喜而來,法喜充滿而歸。」上人教大家用真誠、簡單又親和的方式,設計在過年期間的活動,讓來眾將佛教的禮節與人文深銘於心。靜思精舍不只是常住的家,而是天下慈濟人的大家庭,常住要把天下一家親的精神與氣氛表達出來。

「難得人身,而且我們有這麼好的大因緣,有全球慈濟人在各地付出,實現我們救度眾生的心願。會眾來走春,我們就要好好分享全球慈濟人所做的慈濟事,以及他們在做慈善援助時的見聞。慈濟人以實際行動讓佛法入世,利益人群,每一位都是真實的人間菩薩。」

「我們真的很有福,佛陀的精神由慈濟弘揚在國際,而且已經有一群居士走進尼泊爾藍毗尼,在那裏濟貧、義診、助學,也與當地居民談慈濟,談大乘佛教的精神理念,鼓勵大家同行菩薩道。這也是開方便門,讓佛法走入人群,就要借重這麼多人的力量。所以在過年時,我們要展開雙手,呼喚人間菩薩從世界各地回來,也要照顧好回來的慈濟家人,並且請慈院醫療團隊或慈濟人醫會協助我們照顧來自各地的居士菩薩,給予衛生常識,做好防疫教育。」

上人說,這一波疫情對於全人類來說是一大教育,而常住皆為佛弟子,也要負起責任推素、護生,要把握此一因緣,教導大眾愛護生命,亦傳達因緣果報的道理。請大家運用智慧,說故事談道理,用法做教育。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道業精進。

元月十九日,花蓮慈濟醫院總務主任沈芳吉領警勤股、供膳組同仁向上人拜早年。上人感恩總務團隊長年以來細心照顧慈院內外環境,供膳組且在飲食上照顧同仁們,讓大家歡喜接受素食;大家用心看顧環境,更是用愛照顧人,看到有人需要幫忙,及時伸手扶助,且因為反應及時,還能把身體突發狀況倒下的人搶救回來。「助人為快樂之本,我們為有需要的人及時付出,看到對方安穩,自己就會感到快樂。」

相信苦難人一定會得救

元月二十日,新加坡吳南凱師兄分享投入尼泊爾專案之心得以及當地慈善、教育等問題。上人嘆道,很不捨佛陀的故鄉,尼泊爾居民的生活還是這麼困苦。感恩星馬慈濟人發心,「帶著師父的心與眼」到尼泊爾;自己確實很想去,但是到不了,幸好有一群弟子雙腳踏上藍毗尼,與當地居民直接互動,見證居民的苦,也讓他們的未來有希望。

「從你們回傳的影片,我看到慈濟人的身影走在那片土地,走進貧病人的家,就知道當地苦難人有救了;只要人間菩薩的腳步踏到當地,我就很有信心,苦難人一定會得救的。我過去就知道尼泊爾居民很苦,所以一直有這樣的心願想為他們翻轉人生;你們前往尼泊爾,把影像拍回來,經過大愛臺的傳播,天下人都能看得到,理解師父為何想要幫助尼泊爾居民,就有更多人發心付出力量,滿師父的心願。」

吳師兄談到尼泊爾居民信仰,以印度教、伊斯蘭教為多,佛教徒不到百分之十。上人說,慈濟人要在尼泊爾發放物資或做建設,都不是很困難,最重要的是落實佛教的精神理念,把正知、正覺、正見的佛陀正法帶回尼泊爾,才能提升居民的身心實力,才有希望徹底翻轉貧窮苦難。「國際間的慈濟人為慈善而到達尼泊爾,一邊幫助居民,同時教育他們,要多用心做好職訓所,影響當地人,與居民結好緣,讓他們也能聽得進我們的教育,並體會佛法的精神。」

上人期勉在座師兄師姊,要發心如初,守志奉道,做對的事,永不後悔,把握因緣不斷提升生命價值。「我很感恩自己有好因緣,雖然大慈大悲是我的方向,也需要有這麼多有緣人願意響應、支持我,做到大喜大捨,才能成就一切。」上人請尼泊爾關懷團隊在精舍的這段時期,多與法親及會眾分享尼泊爾慈善、醫療、教育援助以及當地見聞,會合大家的愛心力量,朝「翻轉尼泊爾」的目標穩步前進。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