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急難、主動投入救援,
是慈濟大學學生擁有的獨特DNA;
對受災者的膚慰、增能,
更是慈大永續暨防災學程與眾不同的特色。
關心急難、主動投入救援,是慈濟大學學生擁有的獨特DNA;對受災者的膚慰、增能,更是慈大永續暨防災學程與眾不同的特色。
慈濟大學「永續暨防災碩士學位學程」將於今年九月正式開課。此一學程歸屬國際暨跨領域學院,以永續發展、災害健康管理為發展主軸,並且特別注重韌性(resilience)強化的課題,簡單來說,是強化群體和個人等社會生態系統的災害承受力及災後復原力。
學程籌備處陳榮光主任表示,永續跟防災就是以「韌性」串連,「上人堅持,有災難時,醫院跟學校一定不能倒;醫院要能夠正常運作來救人,學校則是避難中心,這就是『韌性』的思維。」
不同於臺灣多數的防災永續相關系所歸屬於理工學院,慈大是一所以醫療、人文領域見長的院校,加上慈濟進行急難救助、國際賑災時,非常重視對受災者的膚慰與增能,種種特點都讓這個學程與眾不同。
「學程的設計特別把災害健康管理、心靈膚慰作為最大的特色。相關課程有災難心理學、臨終關懷、悲傷關懷、生死關懷、諮商技巧,災變社會工作專題等。」陳榮光略說學程創設緣起:二○一八年二月六日小年夜,花蓮遭逢強震,造成近三百人傷亡,慈大的外籍生及留宿生驚魂甫定,立即會同師長們加入慈濟急難救助隊伍,並陪伴住在收容所的中、小學生們課輔。
二○二○年十一月,慈大與慈濟基金會聯合舉辦防救災體驗營,吸引了數十位學生參與。師生的積極投入,讓校方看見成立學程的可能性;二○二二年初,獲教育部同意成立碩士學位學程,並於同年十月開始招生。
二○二○年慈濟大學與慈濟基金會合辦防救災體驗營,其中一組同學組裝賑災用組合屋,作為當晚的棲身之所。(攝影/鄭啟聰)
賦予實務經驗學術價值
在修業期間,研究生們必須到公部門、企業或NGO實習,以結合理論與實務。當進入實習及專題研究階段時,學程辦公室會安排一位學術方面的指導老師、一位有實務經驗的「業師」共同指導。
對志為「人間菩薩」的研究者來說,親臨災害防救、社區推動的第一現場,傾聽在地的真實心聲,方能發現問題、尋求解方,並對既有的援助方案做出正確的評估。
以慈濟大學與印尼大學於二○○六年到二○○九年共同進行「雅加達慈濟紅溪河與慈濟大愛村研究」為例,該計畫屬於「應用人類學」領域,但其他系所的學者及研究生,也加入團隊前往印尼,進行公衛、宗教、教育、族群關係、社會福利等多個永續發展面向的研究。
在為期三年的研究期間,慈大與印大團隊實地走訪紅溪河水患災區、安置受災戶的金卡蓮大愛一村、河口大愛二村,以及與慈濟互動密切的努魯亞伊曼習經院。雙方採用「雙盲分析」研究法,也就是針對同一主題各自進行研究,在成果正式發表之前,彼此互不干涉、不探問。
慈大團隊只能利用寒、暑假,或學期中特意挪出幾天前往印尼,食宿、交通、翻譯都有賴印尼慈濟人協助。在二○○九年二月的研究成果發表會上,慈大與印大的研究結果竟高度契合,其中一項令人囑目的研究發現,是大愛村民對華人印象的轉變。
以慈大進行的「刻板印象」調查來看,大愛村民對於華人的觀感以正向居多;印大的研究報告也發現,紅溪河違建戶搬到大愛村後,對華人的印象也多為正面,顯示慈濟的紅溪河援助方案,對當地原住民與華人間的族群關係有正向助益。
如上述應用人類學領域親臨現地的訪查,也是永續及防災研究的必要作為。「我們希望不只是上課學理論,也希望有實作經驗的業界人士,如慈濟的同仁或志工來講課,分享整個救災的過程、SOP、運作面、執行面碰到什麼困難、挑戰?」
陳榮光以難民關懷為例,當敘利亞、烏克蘭難民越界出逃,接收國的援助單位除了提供糧食與住所緊急安置,舉凡能源、飲水、衛生設施、學童教育、青年就業等問題都要設法解決,還得留意保護女性及兒童的安全,防止遭受人口販運。稍加歸納就不難發現,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僅在難民問題中就全涵蓋了。
「比如難民居住環境的議題,可從SDG6『淨水及衛生』著眼,研究慈濟如何關心難民的用水衛生?研究生實習時,可以到海外慈濟會所蹲點研究、提出改善建議。」
陳榮光說明,實習結束後完成整個專案,研究生可選擇撰寫正規的碩士論文,或提出技術報告、專業實務報告作為碩士學位的認證。「學位論文可以是非常實務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