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家訪 尋回輟學生

慈濟志工家訪關懷喬達摩學校復學學生,並詢問父親生病狀況。(攝影/李國香)

喬達摩學校有三十四名學生輟學,
志工一一家訪,最終勸回五戶家長同意讓孩子復學;
不只如此,志工在返校關懷學生復課狀況後,
仍不忘再次下鄉家訪,感恩家長們的支持……

喬達摩學校有三十四名學生輟學,志工一一家訪,最終勸回五戶家長同意讓孩子復學;不只如此,志工在返校關懷學生復課狀況後,仍不忘再次下鄉家訪,感恩家長們的支持……

尼泊爾實行十年免費教育制,近年來隨著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各級學校的數量和在校學生的人數,較過去明顯增加;然而學生升學率偏低,輟學率也高。

位於藍毗尼克瓦塔利亞村(Kewtaliya)的喬達摩學校(Shree Gautam Buddha Lower Secondary School),就在主要道路旁,提供幼教至初中七年級教育;全校三百一十九位學生,但三十四位輟學,等於占了一成。

校長馬諾茲古瑪(Manoj Kumar Yadav)提供了輟學生名單後,二○二二年十一月十四日起,志工逐戶登門拜訪。那個季節進入鄉間,沿途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和村民忙碌農活的身影,鄉下沒有具體門牌,途中遇到的孩子們無不熱情帶路;我們得穿過瓜棚,走過牛欄,才能找到名單上的學生,然後再透過翻譯志工幫忙,苦口婆心地告訴父母教育的重要。

公立學校雖然不用付學費,但買不起課本和文具的家庭比比皆是。當地傳統觀念重男輕女,家務往往由女子承擔,把讀書機會留給兒子;或者是農忙需要幫手等……輟學原因大致如此。有些父母表示,他們當然也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但現況是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裏!慈濟志工家訪時發現他們所面對的困難,當天下午或隔天就會立刻送來物資米糧,對於這分誠意,家長非常感動。

伊斯拉瓦蒂(Israwati)幸運地完成七年級教育,要到其他村就讀八年級,但她沒有交通工具。在村裏,許多女孩在小學畢業後無法升學的主因,是父母不放心讓花樣年華的女兒離開村莊,加上民風保守,許多女孩也沒有膽量外出追求理想。

我們詢問,如果有一輛腳踏車,伊斯拉瓦蒂有可能自行騎車去上課嗎?她看著我們,沒有回答。抱著孩子的嫂嫂,從屋裏走了出來,對志工說:「我們會讓她上學。」

本地志工說明,伊斯拉瓦蒂雖然已經完成小學教育,但只能聽得懂尼泊爾語,無法用尼泊爾語回話,她們還是說著各自的方言。問及有什麼志願,伊斯拉瓦蒂一臉茫然,嫂嫂就說:「我們這裏的孩子是沒有想法的,問也沒有用。」

經過勸說與互動,只有五戶家長答應讓孩子重返學校。十一月二十七日,志工到校關心復學學生上課的情況;也再次家訪,向支持孩子求學的父母表達讚歎和感恩。卡普爾(Kapura)的母親表示,當她看到與她非親非故的志工,從不同的國度來關心孩子教育的問題,她非常感動,因此更要支持女兒繼續上學。

喬達摩學校幼兒班小朋友領到書包、文具返家(攝影/吳南凱);發放後志工前來帶動靜思語教學,師生樂在學習。(攝影/李麗心)

求學止步,命運定格

由於環境保守,習俗桎梏,加上語言隔閡,女孩們對外面的世界完全茫然,甚至不知可以為自己的未來作主。

馬來西亞胡桂雲師姊家訪時發現,部分父母本身沒有接受教育,並不了解教育可以帶來什麼改變;女孩們也接受重男輕女的觀念,甚至不知道可以選擇要過什麼樣的日子,就接受上一代的生活節奏,十歲嫁人,十二歲生子,一代代傳下去。「小學畢業後,沒有辦法再升學,命運就被定格了;抱著弟弟或妹妹,她的笑容從此就消失。我希望慈濟人把她的笑容找回來。」

復學的孩子輟學多年,無法依據年齡升班,需要回到停學的那一年重新開始就學路。有些學生已經十六歲,但現在和十一、二歲的孩子成為同學,也沒有書包和鞋子,難免會自卑;所以志工設法解決困難,並且告訴同班同學:「這位姊姊將要和你一起學習,我們一起來成就她好嗎?」

十二月一日,志工陪伴復學的安莉塔(Amrita Yadav)步行回家;同行的路上,看到多位牽著或揹著弟弟妹妹的學生,校長告訴我們,這些學生甚至要把更小的孩子帶進教室一起上課。對比起來,把塑膠袋當成書包,或者赤腳來上學都不是什麼大事了,至少還能專注地上課學習。

安莉塔的身影被夕陽拉得好長,在孩子群裏面顯得更加高大。她家中有七個孩子,父親為籌辦三位女兒嫁妝欠下債務,只好到印度打工還債;五弟拉賈十三歲,就讀民辦學校,每月學費四百尼盧比(約新臺幣九十二元),也已經積欠數月;而安莉塔在母親的安排下,一年前輟學協助料理家事。

安莉塔的家,由半磚、半黃泥建成,在那裏我們也看到了二十五歲的大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兒子五歲。安莉塔每日下課後就在前院做功課,她告訴志工,會把握能夠上學的機會,因為她的願望是當醫師。

校長馬諾茲古瑪坦言,村裏女生輟學和童婚情況是很普遍的;「雖然只有幾位學生復學,但我很開心也被激勵,感覺到有力量。有了慈濟支持,安莉塔將來必能願望成真。」

紙張當碗,葉子湯勺

志工十一月二十八日抵達學校正好是午餐時間,發現有些學生正在打包午餐回家,分享給其他兄弟姊妹,校方並沒有限制他們拿取食物的分量,不足的話會再煮;但讓志工驚訝的是,有的孩子用塑膠袋甚至撕下筆記本的紙張打包!

志工趕緊安排致贈有蓋的環保碗,供學校裝午餐給予沒有碗的孩子;後來再次到校關心時,那天發的是熱騰騰的牛奶湯,孩子們無法像往常一樣用手抓來吃,讓人為之震撼的是,孩子撿起了樹葉當湯匙用。志工們都很懊惱自己的不用心,急忙請購了湯匙再次送往學校。

十二月八日,我們再度到校,致贈近三百份書包與文具。三到四歲的幼兒班學生,有的兩人牽手而行,有的單獨前來,從小就要學會獨立;大班學生會自動照顧小班兒童,帶在身邊,等待老師發落。

看著孩子單薄的衣服,摸著孩子冰冷的手,我們很是不捨。校長馬諾茲古瑪說,今天發放後,孩子們就可以穿著鞋子來上課,很多家長都負擔不起這筆費用,並不是他們不疼愛孩子。

回到教室後,大班學生特別珍惜字典,有尼泊爾語和英語的對照,這樣就多一個學習英語的機會。小班學生則是對鉛筆袋裏面的東西很感興趣,一樣樣拿出來檢查一下,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回書包。其中一位學生手裏拿著一把尺來到志工面前,透過翻譯,原來是發現鉛筆袋中多出一把尺,表明要交還。

每次走入村莊,我們也像蹣跚學步的孩子,每一次發現都化為我們生命中的成長;就在藍毗尼,我們打開了理想的門,打開視野,一步一步往光明頂峰攀爬。(資料提供/吳南凱)

附錄

索娜姆的大學之路

撰文‧李麗心(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好不容易讀到了十二年級畢業,高中成績均為中上,索娜姆卻必須放棄升學,因為她身為長女,必須把念書的機會讓給弟弟妹妹……

異常寒冷的冬日清晨五點,當大家還賴在溫暖的被窩裏,索娜姆(Sonam Harijan)已經起床,準備上課。仍然昏暗的天色中,她和朋友賣力騎著腳踏車,寒風呼呼地吹著,吹到臉上如同刀割一樣疼,「不管天氣多冷,我可以忍受。」酷寒的天氣從不是她的障礙,她心裏感覺無限溫暖,因為求學的路上並不孤單,來自遠方的愛,會一直陪伴著她往前走。

十一月二十一日,志工家訪一位義診時判定需要長期追蹤的病患,無意中發現住在這位病患隔壁的姪女索娜姆,在中學畢業後,因為家貧無法升學。索娜姆的父親拉勤德拉(Rajindra Harijan)表示,妻子是家庭主婦,他們育有五個孩子,僅靠務農的微薄收入來養家,生活拮据;索娜姆是長女,必須將就學的機會留給弟妹。父親無奈地說,要安排女兒嫁人也沒錢辦嫁妝,唯有讓她留在家裏幫忙家務。

索娜姆羨慕同學能升學,只能暗地裏哭泣,直到慈濟人出現,她開始有了期盼。當時她還在等高中成績放榜,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升學條件,心情跟著起起落落。她也曾經懷疑,到底慈濟人是真心來幫她,還是給一個虛幻的希望?

成績放榜後,慈濟人陪伴十九歲的索娜姆到庫達巴卡學院(Khudabagar Adarsh College)報名教育系,並資助她全年的學費、雜費與課本,她忐忑不安的心終於安定下來了。院長拉姆巴里(Ram Bali Yadav)很驚訝,有人能成就她的夢想,感動之餘表示,在她求學的路上,會大力給予支持。

沿著藍毗尼佛教大學圍牆旁邊的田埂,直走下去就到索娜姆的家,屋子位於一片田地中央,步行到庫達巴卡學院約一個小時;如果清晨五點出門,就能趕上六點上課。志工為了她的安全,致贈了一輛腳踏車;後續若是發現她有任何就學的困難,也都會設法協助,像是請購課本,甚至陪她到裁縫店量身訂做學院制服。

父親拉勤德拉覺得這分因緣非常不可思議:「我負擔不起女兒大學的學費,真的沒想到竟然有外國人會來資助她。」他認為女兒現在得到幫助,以後也必須去幫助別人。

拉勤德拉和索娜姆都了解,沒有受教育,就不會有出路;教育能翻轉生命,家庭經濟也會因此而得到改善。索娜姆的願望是成為尼泊爾語文老師,利益居民,這也是她從慈濟人身上學習到的─撒播愛的種子,讓藍毗尼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