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敘利亞強震 送全球愛心進災區♫

土耳其南部哈泰伊省中心地帶,建築幾乎全被震毀。(相片提供/達志影像)

土敘震災災區太大,溫度太低,建築物損毀太嚴重,
災後不只搜救困難,未來家園重建更難;
從臺灣出發的慈濟勘災團與土耳其伊斯坦堡志工會合,
帶來全球的愛心溫暖受災家庭,一起撐過生命中最難過的冬天。

土敘震災災區太大,溫度太低,建築物損毀太嚴重,災後不只搜救困難,未來家園重建更難;從臺灣出發的慈濟勘災團與土耳其伊斯坦堡志工會合,帶來全球的愛心溫暖受災家庭,一起撐過生命中最難過的冬天。

月刊有聲書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濟大學傳播系林慧婕同學協助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一如臺灣,生活在土耳其的人們,對地震並不陌生。

二月六日天未亮時有幾次地震,居住在土耳其南部哈泰伊省(Hatay)的庫迪(Kurdi),原本不以為意,直到聽見很大的地鳴聲,劇烈搖晃後接著停電,「孩子們都在呼喊,其中最小的兒子,倒在我身上、完全不會說話了……」

用力拉出被櫃子壓著的四歲兒子,一家人摸黑下樓逃生。震盪之中,那棟六層樓房在眼前一層一層垮塌,「這回地震搖晃程度超乎想像,反應時間僅有短短幾分鐘。」

天氣非常寒冷、還下著大雨,庫迪等到天亮,趕緊拿起榔頭,和鄰居在瓦礫堆中搶救生還者。「三天裏每一條街都有人從地底下求援,但我只有一個榔頭,救出一個,又有更多人拜託我;救援過程中也有人因為家人陸續死了,不願出來……」

災後,庫迪與家人前往伊斯坦堡投靠親戚,一千一百公里路程,滴水未進;在弟弟任職的滿納海國際學校與慈濟志工共進的這口飯,是庫迪父子三天來的第一餐。他的臉部遭到掉落物重擊,身上衣物布滿塵土,雙手又髒又腫,不時還會顫抖,回憶大地震中搶救生還者,心情又激動起來。

哈泰伊省重災區受創嚴重,民眾回來尋找物品,與來到此地勘災的慈濟志工相互問候。(攝影/余自成)

災情為何如此嚴重?

強烈震度、脆弱建築、地震隔日強烈寒流襲來,氣溫降至攝氏零下十幾度,今年二月的「土耳其–敘利亞地震」,幾乎匯集了所有致命因素,僅是土耳其境內就有超過四萬人罹難、十萬人受傷,受災人數逾千萬。

土耳其時間二月六日凌晨四點十七分,臺灣時間早上九時許,土國南部的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首遭芮氏規模七點八強震侵襲。大量公寓住宅在居民沉睡時化為瓦礫;九個小時後,第二波芮氏規模七點五的強震,於卡拉曼馬拉斯省(Kahramanmaras)爆發,傷亡災情也更加惡化。

地處三大板塊交會,土耳其長年地震頻仍。一九九九年即曾發生兩次芮氏規模七以上地震,但是幾十年來強震皆在東部、西北部,南部省分超過一世紀未曾發生強震,新舊建築均有耐震問題。

罕見的雙主震與一連串餘震,在土耳其南部十一個省分造成了大面積的破壞,災區幅員約三個臺灣大小。而國境之南的敘利亞北部地區,如阿勒坡省等地,處境更為艱困。

敘北地區久為反抗勢力控制,自二○一一年內戰爆發至今烽火不斷,殘存的建築物早因轟炸砲擊而搖搖欲墜,強震襲來更無力抵擋,飽嘗戰亂之苦的居民傷亡慘重。而越界逃至土耳其南部的敘利亞難民,則是再次蒙受親人傷亡之痛,流離失所之苦。

慈濟於伊斯坦堡的滿納海國際學校展開地震後首波發放,以敘利亞難民為班底的志工,與受災民眾相互擁抱;滿納海學童也捐出所存竹筒,用畫作表達祝福。(圖1攝影/Mohammed Nimr AlJamal 圖2攝影/Mustafa Hamwieh)

天寒地凍讓毛毯先行

慘重災情舉世震動,六十多國派出搜救精銳搶進災區救援,包括臺灣,內政部消防署先後派出一百三十位特搜隊員,第一梯次於二月八日抵達重災區阿德亞曼省(Adiyaman),民間志工組成的中華搜救總隊也前往搶救。

而定位為災難救助「第一線後盾,第二線先鋒」的慈濟,也快速反應,在派員前進土耳其勘災賑災的同時,啟動了物資援助、募心募愛的後援行動。

「災區範圍廣,我們要到哪一個點,都要跟土耳其政府及其核准的組織合作。」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表示,土耳其政府對災區、賑災物資的管控嚴格,災後第一時間,僅允許搜救隊及媒體進入災區,物資則是由土耳其災難緊急應變總署(AFAD)統籌管理調度;換句話說,任何從國外運來的賑災物資一旦入境,原則上就是交由土耳其政府進行後續的分配,發放也是由政府單位監管。

在土耳其總統下令南部十一省進入緊急狀態,政府嚴控一切救災人流、物流的情況下,想要爭取賑災物資免稅入關,自行收貨、運送、發放極其不易,但慈濟團隊仍努力與土耳其政府溝通。

慈濟花蓮本會於二月八日責成臺北內湖聯絡處,緊急打包八千多條加厚毛毯空運土耳其,北區志工連夜趕印慈濟標誌及貨物明細單,第二天即完成裝箱、貼單、裝車作業,當天晚上就開始分批空運。

「標準版是五條裝成一包,一箱兩包共十條,加厚毛毯則是三條一包,一箱兩包共六條。」內湖慈濟志工吳月鶯粗估,這八千多條加厚毛毯總重,相當於一萬三千多條標準毛毯。「昨天講今天才做是出不來的,我們平時就慢慢做,堆疊起來才有這些方便。」吳月鶯進一步說明。

「感謝所有臺灣人,地震後你們慷慨地支持土耳其。」在駐臺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的毛毯捐贈儀式上,土國駐臺代表貝定可(Muhammed Berdibek),對顏博文執行長及在場所有媒體致意:「在我們需要倉庫、捐贈物資的時候,慈濟與我們接觸,並表示願意捐毛毯,我想我們可以拯救數百、數千條生命!」

在二月九日,慈濟毛毯打包的同一天,駐臺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也借用慈濟內湖聯絡處,在北區志工協助下,展開向臺灣民眾募集愛心物資的行動。湧入的物資遠超預期,收件截止後,整理工作延到二月二十日才結束;逾四百噸愛心物資分批送機場倉儲,由土辦安排運往土耳其。

慈濟於伊斯坦堡採購一萬條毛毯,分批送達滿納海國際學校準備發放,學校教職員化身為志工搬運。(攝影/Mohammed Nimr AlJamal)

千里風雪前進重災區

災後當週週六,從臺灣出發的慈濟勘災團飛抵土耳其伊斯坦堡,與當地志工會合,展開賑災人力、物資籌備。

幾經奔走和協調,慈濟團隊在退休副省長阿里先生引介下,飛往首都安卡拉拜會副總統,終於獲准前進重災區。當地時間二月十五日清晨,慈濟勘災先遣團從伊斯坦堡啟程,在風雪中跨越一千多公里,抵達土耳其國境最南端,與敘利亞接壤的重災區哈泰伊省。

志工們借用阿里先生友人於埃爾津市經營的旅館,設立應變中心,緊鑼密鼓地訪視災民收容所,並與其他救援組織洽談合作事宜。

「在哈泰伊省附近省分,我們也進行勘災,評估是否做為發放的對象。」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說明,先遣志工確認路線,評估發放對象、物資集結的情形、倉儲地點,「我們會秉持『直接、重點』的原則,了解哪些地區我們可以親自發放。如果有因緣援建,也會一一評估。」

西北大城伊斯坦堡在強震後,湧入投靠親戚的南部受災居民。慈濟志工動員家訪、造冊後,二月十七日到十九日進行一千零四十四戶發放,包括可在連鎖超市購買日用品的物資卡,以及毛毯、圍巾等禦寒物資,以舒緩生活壓力。

「房子已經倒了,他們只能來投靠親友,但一無所有,甚至沒有錢買吃的;慈濟讓這些來自災區的家庭得到暫時的溫飽。」土耳其志工胡光中說明,當地動員近三百位敘利亞難民志工,入戶家訪登記,過程中了解到受災民眾最需要的是禦寒物資,志工趕緊多方聯繫,採購毛毯應急。

可喜的是,二十四年前以優惠價提供毛毯給慈濟,援助一九九九年土耳其「八一七強震」的廠商,不但持續經營至今,而且一樣鼎力相助,給予優惠折扣,並配合趕工出貨。

發放前夕,大貨車抵達滿納海國際學校,第一批二千六百多件毛毯到貨,滿納海國際學校男性師生職員全體出動,只花短短半小時就把毛毯入庫。第一位爬上貨車卸貨的,是校長主麻教授,「團隊都認為,能夠服務人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做得很開心,希望分享幸福的感覺!」

無論在伊斯坦堡地區關懷依親受災戶,或者是對重災區的急難救助,都需要大量物資、人力,所幸慈濟在土耳其為敘利亞難民子弟開設的滿納海國際學校,還有長期扶助難民家庭,多年來已經孕育出了堅實的人才團隊;早些年入學的難民孩子,成為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有心也有能力承擔勘災賑災的任務。

「我們要的志工,必須會講土耳其文、阿拉伯文及英文,這些都是很必要的,我請學校先分類:哪些人有哪些專門才能?在哪個大學讀什麼系?幾年級?會講哪些語言?幾月幾日可以去做志工?這些資訊都匯集起來。」慈濟志工胡光中表示,預計招募來當志工的敘利亞難民子弟,為高二、高三生及畢業後上大學的校友,將以多語言優勢,協助臺灣團隊溝通翻譯,不管對方是土耳其國民還是敘利亞難民,都親切問候詢問需求。

「他們說,一百人、三百人都沒問題,可以馬上組織起來。我相信他們可以!」胡光中充滿信心地說。

除了土耳其南部災區,慈濟也密切關切敘利亞北部災情。約旦慈濟志工陳秋華表示,約旦慈濟已經備便上萬件夾克、鞋子、帽子、手套,另有臺商願捐冬衣相助。如果情況許可,慈濟援助物資將有望交由聯合國,從約旦北部進入敘利亞南部,行經政府軍控制區,進入由多股反抗勢力控制的北部災區。

前線積極勘災、將資源送進災區,身在臺灣的民眾也有實際行動,募善款援助受災民眾,募善念祈禱天下無災。這一條陪伴關懷之路,慈濟已經展開,也期許全世界的善心人士,愛心不減,關懷不停歇。(資料提供/寧蓉)

相關影片─心繫土耳其災民 發放物資卡解困境

附錄

四百噸救援物資 臺灣善行奇蹟

撰文‧葉子豪   攝影‧蕭耀華

大量救援物資自全臺湧入慈濟內湖聯絡處,民眾自發前來協助整理。

駐臺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募集賑災物品, 物資集散地慈濟內湖聯絡處瞬間成為大型倉儲,上萬人次把愛心打包,送去土耳其!

慈濟勘災團進入土耳其的同時,另一項大工程也在臺灣同步進行。

駐臺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向臺灣民眾募集冬衣、毛毯、睡袋等十七項生活物資,並委託慈濟提供臺北內湖聯絡處場地做物資集散地。

「這次災情非常嚴重,災區房屋幾乎全倒了,居民在寒風中露宿,沒有電沒有水,土耳其政府一時難以全面照顧,所以對外求援。」土耳其辦事處祕書耿慶芝表示,不只駐臺辦事處,分駐世界各地的土耳其使領館都於駐在國、駐在地展開勸募,努力為受災同胞籌集必要物資。

二月九日開始募集,各類衣物、用品立即在內湖聯絡處佛堂堆積如山,環保站也成為打包場地。聞訊而來的土耳其留學生圖佳(Tolga Erdoğan),看到大量度冬物資,心有所感,用流利中文對志工分享自己所知的災區近況。

「一個外套,一個棉被,感覺是很小的東西,不過現在土耳其很需要。剛剛爸爸打電話給我,說那裏是攝氏零下十三度,有些人沒有鞋子、也沒有外套。」圖佳提及老家毀了,很多親戚命喪瓦礫堆中,此刻正是土耳其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而臺灣人的踴躍捐輸,具體行動,讓身為土耳其人的他感動不已。「土耳其人不可以忘記這個,謝謝你們!」圖佳語帶激動地說。

任職物流公司的曹傳偉開著貨車抵達,他說:「第一站就先送到內湖慈濟,整車都是民眾捐贈的物資,待會兒還會有第二車、三車,會以最快速度送來,讓慈濟人整理打包送到土耳其。就算工作量增加,我都願意,因為能幫助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護理師退休的慈濟志工羅素娥,看到內湖需要人力的訊息,馬上邀請志工李鳳凰,週六搭乘清晨五點的火車從臺東趕來,上午十點抵達,立刻在毛巾區打包、搬重物,汗水直流,卻樂在其中。

物資多元,需要確認品項內容、品質狀況及數量,部分物資仍須拆裝再重新裝箱;每箱外面還要貼上明細標貼,以符合土國政府的規範,方便分類運送。

拆箱分類、打包、秤重,每個步驟都需要人手,臺灣各地的慈濟志工、民眾,還有許多外籍人士湧入分工,週日單日甚至超過兩千人次。爆量物資,遠超出土耳其辦事處預期,收件日雖然在二月十三日截止,打包卻持續到二月二十日,總箱數突破三萬四千箱,超過四百噸。

期間除了民間運輸業者載運之外,也幸得國軍出動軍用卡車支援。滿載物資的車輛,從內湖出發前往桃園機場倉儲,人人都想盡一分心力,讓土耳其災區民眾度過寒冷,重建家園。(資料提供/吳珍香、許雅玲)

相關影片─物資打包最終日 看見寶島滿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