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慈濟診所‧活齡運動中心─肌力帶來保護力

活齡運動中心致力於預防肌少症與失能,教練指導學員操作器材訓練肌力。

嘉義慈濟診所將醫療結合運動,病患拿著「專屬處方」來到活齡運動中心,接受一對一指導的肌力訓練課程,避免失能、延緩退化,活出生活品質,也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臺灣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不過,設在嘉義慈濟診所裏的活齡運動中心,卻大大顛覆了一般民眾對於健身房是年輕人來減肥、雕塑身材的刻板印象。

一位八十歲的阿嬤罹患骨質疏鬆症,在活齡運動中心經過肌力訓練後,進行身體組成分析,結果顯示,不但增肌還同時減脂;八十二歲的退休醫師,是第一次接觸肌力訓練,現在能夠做出「背槓」動作,進行自由重量訓練,他說:「肌力訓練讓我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更好,真希望能早一點就開始訓練!」

大林慈濟醫院與嘉義慈濟診所合作,活齡運動中心於二○二二年四月開幕,將醫療結合運動,以診所的病患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一對一全職專業教練指導的肌力訓練課程。

臺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預估在二○二五年超過百分之二十,邁入「超高齡社會」。活齡運動中心主任周宜群醫師指出,高齡帶來的健康問題,不是只有「肌少症」這麼簡單,老年退化也不是只有肌肉減少,而是肌肉、骨骼、神經系統三方面一起退化;一旦退化就會開始失能,影響生活品質。

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例如健走、跑步、騎腳踏車等,對肌力生長幫助有限;周宜群表示,「要生長就要靠重量刺激」,肌力訓練對於肌肉、骨骼、神經系統有足夠的刺激,才有生長的效果。活齡運動中心最大的目標是推廣肌力訓練,預防失能,並且根據不同的疾病別設計專屬的運動處方,幫大家找回生活品質。

林秀月罹患小兒麻痺導致右腳肌肉萎縮,站立不穩、容易跌倒;來到活齡運動中心接受肌力訓練(圖1),鍛鍊穩定度,如今能將回收物輕鬆拋上車(圖2)。

手腳愈鍛鍊愈有力

「每個人都應該善待自己的身體,這無法靠打針、吃藥或保健食品達到,而是必須建立在正確的飲食與訓練習慣。」今年四十歲的周宜群,是大林慈院腸胃內科醫師、肝癌專家,他從小就體重過重,患有氣喘、過敏等,是個藥罐子;國高中開始運動,包括跑步、打籃球,擔任住院醫師時,想要進一步維持好身材,於是搜尋網路影片自學重量訓練。

五年前,他開始上健身房找專業教練進行訓練,身材真的有改變,也才發現有些網路資訊其實並不正確。由於曾經罹患痛風,讓他開始研究重量訓練對身體的好處,還考取了「美國運動委員會私人健身教練(ACE- CPT)」證照,「目前是我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

肌力訓練可以改善長者的體態和平衡。平衡並非是讓長者練習單腳站立就能夠達到,周宜群說,肌力訓練本身就內建平衡系統,在訓練過程中,老人家會使用到身體的每一塊肌肉,用核心肌群也就是環繞腹腔的深層肌,去穩定全身重心。

有些長輩會在不穩定的平面或地面上跌倒,這個時候考驗的是瞬間啟動爆發的能力,「肌力訓練可以讓他有足夠的肌力跟神經反應能力,馬上把重心補償回來而不跌倒。」

六十八歲的林秀月,接受周宜群建議到活齡運動中心接受肌力訓練。她的右腳因為罹患小兒麻痺導致肌肉萎縮,加上右膝蓋已經退化到無法置換人工關節,讓她無法久坐、起身時很難站穩,稍有不慎就會跌倒;她做環保長達三十年,有一次機車上滿載回收物,由於右腳不能使力,她一個踉蹌,連人帶車翻倒。

教練特別針對林秀月的右腳做訓練,例如坐在椅子上,右臀墊高,避免因右側肌肉萎縮,骨盆一高一低而受傷;接著伸直右腳,將彈力繩套在腳踝後試著往上踢,在教練的阻抗下連續做十下。以前只能靠吃藥打針來治療,林秀月從來沒有想到右腳還可以使力;現在她明顯感覺雙手、雙腳愈練愈有力,「真是佩服自己,隨車出去載回收物,我可以輕鬆地把一袋又一袋的回收物拋到環保車上,體會到什麼是老當益壯。我會繼續訓練,讓自己可以做更多環保!」

周宜群醫師也是肌力訓練的受惠者,在醫療專業之外,也能以提供運動介入的方式,幫助民眾活出品質。

把自己身體撐起來

雲嘉地區高齡長者人口多,是嘉義慈濟診所醫療服務的重點對象之一;預防重於治療,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運動介入評估門診」諮詢。周宜群表示,「病人只要走得進診所、有需求,都可以訓練;我認為,其實每個人都有需求。」

醫師評估後,會根據病人狀況,例如慢性病或者置換過人工關節,跟教練討論運動處方的設計,教練也會根據每次上課的情形安排課程。周宜群說明,有些置換過髖關節或人工膝關節的病人,會認為術後應該好好保護、不要有重量刺激,然而,唯有關節臨近的肌肉夠強大,才能夠產生保護,「我會請教練著重下肢的訓練,例如深蹲的動作,排除角度上的限制,採取接近全蹲或半蹲,再下來一點點的深度。」

有些不適合進行肌力訓練的情況,例如近期曾胸痛、胸悶、暈倒,建議先做進一步的心臟檢查;走兩步就會喘,則須留意是否有心臟衰竭;腳踝水腫,可能有潛在性腎臟或是肝臟疾患等。

六十五歲的戴一芳,在十多年前的一個清晨,右肩突然僵硬,痠、痛、麻隨之而來,連衣服釦子都扣不起來,但當時沒放在心上;後來遭遇車禍,骨質疏鬆症惡化,病情最嚴重時,雙腳無力,步行五、六分鐘就氣喘吁吁,坐著時尾椎刺痛、如坐針氈,體重從四十公斤驟減到三十公斤。半年前,在女兒的鼓勵下來到活齡運動中心上課。

「先坐在椅子上,起身,慢慢蹲到椅子的高度;大腿出力,用大腿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活齡運動中心的教練王皓譽說,戴一芳的骨頭支撐性差,要避免過度負重,以及脊椎左右扭轉或前後彎曲,「先抓住肌肉的感覺,知道如何利用肌肉控制身體。」

王皓譽說,診所裏常遇到肌少症、腰痠背痛的學員,而且近九成沒有運動習慣,多數有退化的狀況,覺得走路或是日常活動比以往還吃力;有些病患則是術後經醫師建議,透過訓練增加力量。教練會依照學員的身體狀況設計課程,學員即使沒有健身經驗也不用擔心,「會從基礎慢慢訓練。」

戴一芳說,看見別的學員坐著輪椅、拄著柺杖而來,很慶幸自己還能走路,上課前總不忘為自己喊聲加油,「我現在腿腳有力,可以連續走路一、兩個小時,站起身時也不需要再用手支撐。我要繼續訓練,因為我將來想去爬山!」

蕭愷翔(右)車禍後導致胸椎以下失去功能,長期在醫院做復健,也在活齡運動中心王皓譽教練(左)的協助下,強化上肢的鍛鍊。

從九歲到九十九歲

蕭愷翔今年二十八歲,八年前發生車禍意外,造成高位胸椎橫斷,胸椎以下完全喪失功能,只能靠輪椅代步;他在醫院復健多年,也在家舉啞鈴、槓鈴做運動,覺得自己還可以提高強度,於是媽媽帶著他前來活齡運動中心。

「躺平─挺胸──核心用力,兩手伸直握住啞鈴,啞鈴往四十五度角下彎……」上肢是蕭愷翔唯一可以活動的身體部位,王皓譽因此特別強化訓練他的胸、背、手臂,與身體的穩定性。

王皓譽表示,體能訓練師不同於物理治療師,主要從預防傷害的角度出發,培養學員正確的運動姿勢和觀念,無法針對傷害做治療,也不能從事任何醫療行為;物理治療師則以傷害產生後的復健及治療為主,所以有急性傷害或疼痛,建議先給醫師檢查再安排治療。

蕭愷翔說,課程訓練時,教練解說得非常細膩,而且很小心地保護他;在醫院復健,可以維持身體機能不退化,至於肌力訓練,可使之更進步。「車禍傷到神經,原本背肌失去感覺,現在能夠感覺到背肌在用力;以前需要坐有椅背的椅子,現在沒有椅背的也可以坐了。」

「每當有學員告訴我他們好很多,我就很開心。」相較於過去在商業健身房服務,對象以身體素質好、活動力旺盛的年輕人為多,王皓譽現在面對學員各種老弱殘病的複雜狀況,雖然任務艱鉅,卻讓他很有成就感,「他們是辛苦地走進來,希望能夠輕鬆、自在、快樂地踏出活齡的大門。」

王皓譽說,有一位四十多歲、患有侏儒症合併早發性帕金森氏症的學員,訓練後精神狀況變好,更覺得來上課是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可以有人陪著他運動、聊天,「學員的回饋,讓我有更想往前的動力!」

周宜群說,現在年輕人成癮於3C產品、不喜歡活動,儘管還不是年長者那樣的肌少症,但可能有「肌弱症」,可以開始適度的肌力訓練。「我的願景是,希望九歲到九十九歲的人都能夠做肌力訓練。」

周宜群說,肌力訓練的觀念應該向所有年齡層推廣,特別是長輩,才可維持活動自主、延緩即將可能面對的失能問題。「人生不是活著就好,更要活出品質、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肌力訓練就是最好的答案!」他鄭重呼籲:「肌力訓練是一個緩慢改變的過程,至少要給自己半年以上的時間,只要跟著教練一步一步做下去,一定可以看得到成效!」

附錄

你今天訓練了嗎?

口述‧周宜群(嘉義慈濟診所活齡運動中心主任)  採訪整理‧洪菁菁   攝影‧顏霖沼

周宜群醫師藉著運動的習慣找回健康;他提醒民眾平時可藉由重量訓練儲備肌力,避免肌少症的發生。

肌少症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現代人長時間久坐,便捷科技更讓身體活動量驟減,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肌力不足;如果蹲下後起身很吃力,拿東西力不從心,轉身、舉手等動作受限,就必須小心這可能就是肌少症。

現代人一支手機就能解決食衣住行各種需求,上網就可以叫外賣、買東西;即使開個冷氣都不用起身,只要按遙控器就好。我形容為「內外夾攻」,內就是自然退化,每個人老了就一定會退化;外就是外在的這些現代科技,讓身體更不動,肌肉退化是前所未有的快速。

如果你完全都沒有運動,現在開始跑步,這是非常好的事情;跑步、游泳可以訓練心肺,可是對於肌肉、骨質、神經系統的增長,到某一個程度就不會再上去,需要「重量」刺激生長。

有些人誤以為重量訓練容易受傷,根據美國的統計,重訓導致嚴重受傷的機率跟打羽毛球、網球差不多,團體類的運動包括籃球、橄欖球、足球,嚴重受傷的機率更高。因重訓而嚴重受傷的原因多是自己不小心被啞鈴砸到,反而不是訓練過程造成嚴重傷害;在正確的動作、姿勢下,重量是可控的,加上若有專業教練指導,其實非常安全。

重量訓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儲備肌力」。很多老人家看起來身體很好,走路、生活、種花都沒有問題,有一天他生了一場重病,從此臥床爬不起來,是因為儲備肌力太差。如果平時有在訓練,身體強度夠,所儲備的肌力可備不時之需,即使重病之後沒有辦法回復到生病之前,至少可以維持原本的生活型態。

臺灣人口老化愈來愈嚴重,肌少症的問題會愈來愈顯而易見。二○一九年亞洲肌少症共識會議(AWGS)提出嚴格的診斷定義,以檢測為診斷基礎,並且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即為肌少症患者,六十五歲以下則否。但對一般人而言,即使未滿六十五歲,但是生活上已經有明顯症狀,開始覺得拿東西力不從心、蹲下後起身有問題,轉身、舉手等動作受限,就必須非常小心。

肌少症最常見於退化、失能,也有些是來自疾病,譬如癌症、慢性病造成的惡病質,導致代謝機能失調,身體不得已之下只能藉由分解肌肉及脂肪提供所需的能量,長期就會出現體重減輕、肌肉流失和體脂肪下降的現象。

肌少症造成最大的問題,是失能跟生活品質下降,嚴重的例如臥床,或者難以應對生活中的緊急狀況以避開危險,例如無法及時閃過突然迎面衝來的汽車。另外有研究顯示,肥胖型的肌少症病人,體內有慢性發炎的狀況,容易罹患慢性病、三高,甚至惡性腫瘤。

許多風溼免疫疾患病人容易骨關節疼痛,在未發病的穩定時期儘早介入肌力訓練,其實有舒緩效果。只要姿勢正確,受力最多的是肌肉,肌肉長好才能保護關節;但急性發作期一定要暫停訓練。

三高患者的肌肉量跟胰島素阻抗有關。肌肉量少,胰島素阻抗就高,未來發生肥胖及慢性病、癌症的比例都會較多,罹病後還要再面對前述肌少症帶來的惡性循環。

經由運動介入門診評估,排除例如胸痛、呼吸喘、暈倒、血管阻塞等情況,一般而言,幾乎每位病人都應該做肌力訓練。

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何立安教授曾說,許多人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例如一位七、八十歲的阿公整天在家沒事,泡茶、看電視就被認為是健康,但其實人體真正的健康遠大於這種無病痛的狀態。肌肉、骨質、神經系統在持續的重量刺激下,可以不斷地向上適應,這個儲備肌力的過程才是真正的健康,這也是預防醫學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