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禮關渡靜思堂─親近,清淨

關渡靜思堂廣場的「人文藥草園」中,「宇宙大覺者」矗立晴空下,慈視芸芸眾生。

園區開敞、不築圍牆、不脫鞋,關渡靜思堂以最親和的方式,歡迎著每位到訪者。人文藥草園中,宇宙大覺者佛像輕撫著地球,更像是守護著孩子的母親,永遠挺直、永遠屹立。

二○二三年元旦關渡靜思堂啟用,同時也迎接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喬遷。大愛新聞報導中所描繪「沒有圍牆」的園區、「不須脫鞋」即可入內參觀的特色,三個月來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參訪。

遠望這座矗立在關渡平原上的人文新地標,一如其他慈濟志業園區,灰色洗石子建築莊嚴典雅,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堂前廣場上五點五公尺高、米白色的宇宙大覺者,是一尊兼具雕塑造景、藝術美感與佛法精神的現代佛像。

佛像左手持缽,右手以淨水灑淨、膚慰地球,此為證嚴上人原始構想,展現佛陀大慈悲相。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合心精進長姚仁祿說明,二○二○年十一月十日,上人於即將竣工的關渡靜思堂前,提及期待廣場設計能充滿柔美綠意,讓過路人歡喜走進來,甚或讓開車經過前方立德路遇到堵車的用路人,也能因園區廣場的「境」而安靜歡喜。廣場內植栽,以「藥草」為設計元素,廣場的水道,以「水向上游」代表難行能行。

姚仁祿以此指示,構想創造一個「和藹可親」又「大器莊嚴」的靜思堂廣場;二○二一年多次向上人報告與調整後,五月五日確認,宇宙大覺者雕像完成後將安座於室外。

為此組成造像團隊分工合作,包括藝術指導、塑形造像、三維繪圖、三維列印、銅雕塑造、銅雕面塗、底座結構、佛造像史等。擔任藝術指導的姚仁祿說,造像最難的不是衣服的柔軟度也不是身體的姿勢,而是臉,除了表情還有年齡,特別做成三十、四十來歲,彰顯佛教其實是年輕人創辦的宗教。佛像安座在沒有圍牆的廣場中,敞開歡迎大眾;景觀花園種植了各種藥草,盼能引發好奇,引領大家更深入園區。

造景說法,現代經書

北投慈濟委員許瑞珍常在園區接待訪客,她特別說明,「宇宙大覺者的安座臺,為六角圓弧形,名為六度池。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菩薩修行法門,自度度人。」

佛像前設置「法脈湧泉水向上游」,「水道兩旁分別是『慈濟史摘』與『世界史摘』。慈濟事與人間事環環相扣,印證了《增壹阿含經》闡述: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

水道長三十七公尺,代表修行第一步《三十七助道品》,「助」就是指幫助修行者步步踏實行在菩提路上。水道裏亮著二十盞燈,代表〈人有二十難〉,水面下的大理石也刻畫著慈濟來時路的大事記。

許瑞珍解釋:「法脈湧泉水向上游,法譬如水,能淨化心靈,潤漬蒼生,也象徵慈濟法脈如湧泉,生生不息,源遠流長。水道中的水往高處流,猶如菩薩道難行能行。慈濟志業開展亦是如此,在變數中考驗智慧,在艱難中激發韌力,逆增上緣,勇往直前。」

 進入室內,即來到無量義堂。《無量義經》為「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所依循的重要法藏:由四十六片五十五吋LED 顯示器所組成的巨大圓弧型螢幕,展演上人手書之《無量義經》經文。這部經書不用翻頁,電子牆上經文從眼前緩緩而過,聆聽「六瑞相」樂音,輕聞檀香味道,讓人沉靜,八十分鐘能將這部經文誦完一遍。

元旦園區啟用時,慈濟人文志業執行長王端正與合心精進長姚仁祿,將「守護慧命的磐石」置入無量義堂地板。站在磐石前,面對《無量義經》,抬頭仰望,便能看見畫面正中央上方,夜空中唯一不動的北極星。許瑞珍說:「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夜睹明星,覺悟真理,道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佛陀所教,歷經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的修行,最後必能走向大智慧,通達諸法。」

無量義堂的圓弧形經文字幕會自行移動,蘊含上人貼心的囑咐:「讓讀經者不用翻書就能完整地讀完。」

人文地標,有情萬物

在感恩堂人文特展,領悟宇宙與佛法的奧妙後,接著來到第二代靜思書軒,書架採四方為基、層層往上,天花板上有六個代表「六度」的圓形燈;再往裏頭走,連桌椅都別具用心,採黑白搭配的風格。有同仁分享:「陳列書籍部分,將減少紙本印刷出版品,陸續改發行電子書;在咖啡屋,點上一杯手沖咖啡,就能待上一整天沉澱心靈。」未來還將打造親子閱讀、說故事空間,歡迎民眾前來享受閱讀之樂。

關渡靜思堂同時也是慈濟人文志業的總部,包括大愛電視在內,集影音電子媒體、網路廣播、雜誌出版等多元媒體;更是社區人士終身學習的教育場域,開設多元課程與社區共好。

「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全家便利素食商店」也落腳此處;人文志業首創蔬食餐廳品牌「常不輕食堂」則在規畫中,寓意學習《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精神,尊重、疼惜、感恩萬物與生命;英文店名為「Dandelion」,如同蒲公英隨風飛散、播下善種、長出新芽;蒲公英的花語是「我在遠處為你的幸福祈禱」,以關渡靜思堂奠基,將蔬食新觀念拓展至全球。

回到廣場,目前種植有雞蛋花、鼠尾草、桂花、麥門冬、紫蘇等超過四十種草藥,每一種都有藥用價值;藥草園不僅造景優美,還有教育意義,讓人知道大地草木皆有靈性。許瑞珍說:「小藥草、大力量。百草皆是藥,萬物皆有良能。從小小藥草想到自己,不要輕忽一個人的力量。」

上人曾言,不是造出一尊佛像讓人膜拜,而是將佛陀的心靈境界具體化。巡禮關渡靜思堂後,再回望宇宙大覺者在虛空中撫摸地球的形象,讓人們親近佛心之慈悲,領受佛陀智慧;禮佛的同時,不也是禮敬人人心中本有的清淨佛性。 (資料提供/杜紅棗、張翎慧、劉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