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 照顧自尊心

2.19《農正月‧二十九》

【靜思小語】不只伸出手扶人一把,還要用溫言軟語膚慰,表達尊重。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平時是學校,災時可避難

土耳其地震勘災團與本會透過視訊連線,報告近日勘災與發放情形。在伊斯坦堡已完成五場發放,至土耳其與敘利亞交界哈泰伊省勘災的成員則回報,省長表示可與慈濟合作發放一萬二千戶物資卡,亦期待慈濟能夠協助援建。滿納海國際學校校友小阿里的叔叔,所服務的慈善組織SENED可提供倉儲、協助造冊並與慈濟合辦發放。拜訪聯合國人道援助事務廳,以及聯合國災害評估與協調小組會議,慈濟受邀加入跨組織協調會議,確保資訊互通並避免資源重疊。

胡光中師兄、周如意師姊今天從伊斯坦堡駕車南下哈泰伊省;營建處林敏朝主任與陳雅芳師姊由余自成師兄開車往安卡拉機場再飛回伊斯坦堡,二十日凌晨班機返臺。

投入勘災團的志工傑內德,是滿納海國際學校畢業生,他在敘利亞內戰爆發時背著書包逃難,來到土耳其以後,在媽媽的請託下,成為滿納海國際學校年紀最長的學生。傑內德將慈濟的每筆補助款項都記錄下來,表示未來有能力時要捐回給慈濟,幫助更有需要的人;大學畢業後,他將第一筆賺得的薪資捐給慈濟。傑內德精通阿拉伯語、土耳其語及英語,二月十五日即隨先遣團前往災區勘查,協助翻譯溝通。

傑內德與上人視訊分享:「五年前,我是一個需要被幫助的人,感謝真主阿拉,今天我竟然能成為勘災團的一員,到達最前線,跟著大家一起付出。我們得到最大的鼓勵,就是來自上人的愛,這是澆灌在心中非常重要的能量。」

上人回應:「看到他很單純的愛心,願意在當地與慈濟人會合賑災;他能這樣的付出,看了很歡喜。期待他一路走來直到未來,都能與慈濟人緊密互動,用他這一分愛心與誠意,與慈濟一起做幫助人的好事。也感恩胡居士持續陪伴滿納海學校的敘利亞學生,讓他們更能了解慈濟的理念。請當地的年輕人發揮阿拉的精神,與佛教的菩薩大愛會合起來,為苦難人付出。」

上人對大家說,「無常」是人間的真相,這一次土耳其強震可以印證,大樓經不起地動,瞬間坍塌,不知埋葬了多少人,直到現在,死亡人數還在持續增加,也讓人感覺很悲悽。營建處林敏朝主任等人原本就安排要到土耳其,為了滿納海國際學校的建設而前往勘查,正好到二月六日的強震災區,了解當地建築結構問題,這也是一種學習。人間學無止境,所以難得遠赴當地,要好好把握機會,從實地勘查中更能理解環境、建材與防震的關聯,運用在滿納海校地。

「期待將來在當地所蓋的學校,不論經歷什麼樣的天災,都能發揮庇護功能,也可以為受災人提供短時間的居住。每一次在建設,我都這麼說,學校平時在教育,急難時可以收容、庇護附近居民。感恩你們,明後天回來以後,整理此行見聞,許多細項再共同討論與決定。感恩在土耳其的各位菩薩,要不斷凝聚愛的能量,愛的行動不斷延續下去。」

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

廖群師兄與常宏文師姊分享前往波蘭參加慈濟發放、關懷烏克蘭難民之心得,上人開示:「你們這一趟慈悲之行,也是帶著弘法的心,要去穩定人心;有因緣接觸到這群人,若只是單方面的給予,會讓對方覺得自卑,我們要滿足他們的自尊,讓他們覺得自己雖然受災受難,很需要有人幫助,但還是被尊重,不是被人可憐。人生無常,我們平時看到有人跌倒,本來就會伸出手拉他一把,這是人性原本就有的善良之心;而我們拉他一把,還要問個好,尊重他,並且用溫言軟語膚慰他,也要把慈濟精神傳遞給他。」

「師父曾說過,我成立慈濟,帶你們做慈濟,讓你們一輩子不後悔,因為慈濟所做都是很正向的,而且點點滴滴沒有漏掉,分分毫毫都是為人間付出。像你們遠赴波蘭去發放,是自行負擔交通費,只要知道有人受苦受難,就不惜一切去幫助;有人心靈糾結打不開,就運用方法打開他們的心門;看到有人跌倒爬不起來,就上前扶他們起身,這就是慈濟人的心念與精神。」

「這分善心從何而來?也要對受助者說明慈濟起源,追溯善心的源頭,表明我們的身分。我們雖然是心寬包容一切,但是宗教也要有宗教的尊嚴,對方說天主愛世人,我們也要談起佛菩薩的慈悲大愛。菩薩是覺有情人,我們覺悟人生的苦難,自己有餘力,就要去付出,這分對眾生的愛是普及一切的愛,不是自私、有目的的愛,而且發揮這分愛的是一個團體,不是特定的個人,這個團體的名稱叫作慈濟。」

上人說,慈濟的宗教觀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慈濟的宗旨是無私大愛,教育則來自於佛法,所做的一切都出於慈悲喜捨的佛教精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論苦難人信仰什麼宗教,總是應其所需而付出;也因為同理受災受難人的痛苦,不忍眾生受苦難而起於行動發揮愛心,這都是很自然的反應。不是被指派的,而是發自人人本具的佛性;本來就不抱著付出要求回報的心態,所以付出以後很輕安,無論如何都不會有損失的感受。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