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拿起手杖出門散步,雖然看不見,但眉開眼笑地分享耳聞、手觸的感受;這一段路並沒有很長,卻烙印在心裏很久,我們和他約定:「下個月再見喔!」
每個月,我們驅車一個半小時到花蓮瑞穗鄉訪視,慈濟在這裏的照顧戶以長輩居多;其中一位阿勇,患有遺傳性青光眼,加上夜盲症和白內障,視力減弱至全盲的狀態。他面對失明打擊,以及離婚後獨生女在外地讀書,挫折和孤獨籠罩著他,導致罹患思覺失調症。
阿勇住院一年後,出院返家,慈濟接到提報前往探訪。他防備心極強,不接納外人;我們鍥而不捨,其中一次給阿勇帶來一個播放器,裏面有證嚴上人的開示錄音,讓阿勇隨時可以聆聽。
上人的開示,支撐著阿勇走過春夏秋冬;志工每個月的家訪,也成為他最期盼的事。有時候我們還未進入家門,阿勇只靠聆聽腳步聲,就可以猜到是我們到來。
「是師兄嗎?」阿勇滿面含笑問。
「你猜猜我是誰?」我們測試阿勇。
阿勇總是能分辨這次來的是誰,還準確地說這位師姊很久沒有來了。
志工思修師兄貼心發現阿勇年輕時喜歡玩吉他,特地借了吉他帶來;阿勇靦腆說不太記得如何彈奏了,但懷抱吉他撥弦,沉浸其中,好像時光倒流,回到自己的青春歲月。
阿勇彈奏時眼睛瞇起,嘴角上揚,幸福的樣子烙印在我腦海。後來也發現阿勇很愛唱歌,我們就帶來麥克風讓阿勇甩開壓力,盡情地唱,唱出自己的遺憾、思念和心結。
不只阿勇歡喜,我們也是真心喜歡、真心相伴。陪伴,像一條堅固的麻繩,接住正在墜落的人;一個眼神、一張笑容、一段話語,都能成為鼓勵的力量,讓人跨越荒涼的心境,從深谷爬起。
慈濟志工每月一次居家訪視,陪伴阿勇外出散步,成為彼此最期待的一段時光。
我們很平凡,
但願意理解、接納與陪伴
思修師兄有次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阿勇此後每天投下零錢、日日發好願,等到竹筒滿了,就會捐出來助人。陪伴阿勇聊天時,得知他其實很想外出走走;在我們陪伴下,他眉開眼笑拿起手杖出門。我們漫步在蜿蜒的小路,經過了阿勇會去的教堂,路邊的野花輕輕晃動,冬日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
阿勇雖然看不見,但是把耳聞、手觸的感受和我們分享,嘴角呈現弧形,發出哈哈哈的笑聲。這一段路並沒有很長,我們眼睛看到的障礙,都是阿勇要花很多精力去克服的;他拿著手杖走著,看似簡單的步行,對他來說都必須熟記且反覆練習。
「下個月再來喔!」阿勇和我們揮揮手道別,這個道別也是一個約定。從阿勇的需要,我們也看到可以付出的良能,更促使我們歡喜履約。
我想起一段上人開示:「苦難人需要大愛膚慰,有福人要用慈付出;這就是慈悲。」我們並不是什麼特別專業背景的人,在付出的過程,發現自己也不是什麼偉大的救世主,而是一個平凡的人;不過我們願意花時間、願意去理解對方的難處、願意去接納對方、願意陪著對方走出低落;願意邀約對方一起用自己的能力,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刻扶一把。
與阿勇互動的這段剪影,在我心中迴盪了一陣子,我們單純陪他走這一段,看似簡單但也最難,不是每個月都有這個時間,但這一段讓彼此都長出力量。這一段路,我們可以看見自己那些失去、那些錯過的遺憾;這些失去,讓我們更珍惜活著的此刻,更懂得如何去伸手扶他人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