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四日 老師心,菩薩心,父母心

2.3~4《農正月‧十三至十四》

【靜思小語】老師的心要像菩薩的心、父母的心;菩薩的教育是增長智慧,父母的教育就是愛。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用智慧與愛為人間育才

慈濟教育人文營二月一日至三日舉辦,二月三日圓緣,校長、老師們分享心得。上人談到過去臺灣各地的教聯會老師與校長們,經常在寒暑假回到花蓮參加營隊,那時覺得很有希望,因為教育是人間的希望;校長老師有志一同,負起教育使命,用智慧與愛教導孩子,就能不斷為人間培育優良人才。

「老師心,菩薩心;教育若只有學校建設、機器設備,作用不大,最重要的是老師,老師的心要像菩薩的心、父母的心,菩薩的教育是增長智慧,父母的教育就是愛。所以,用愛的教育,成長孩子的智慧,這就是慈濟教育的精神系統。在寒暑假都有教聯會營隊的那一段時間,你們打下了基礎,那時所教的孩子,現在已經是社會棟梁,給予社會一股穩定、安定的力量。」

「這一、二十年來,臺灣社會平安穩定,可以說臺灣很有福,也與你們在那一段時間教育出來的孩子很有關係,所以我真的很感恩。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成就的已成就,你們當時的教聯會精神若沒有傳承,菩薩智慧與如父母般懇切的愛心沒有傳下去,未來的希望不知在哪裏。」上人表達自己的擔憂。

上人說,臺灣社會愈來愈繁榮,慈濟慈善也從臺灣擴及國際,然而看到過去慈濟人曾經前往做慈善醫療救助的衣索比亞等國家,貧苦居民的生活到現在仍然沒有太大的改善。「三十年前,臺灣的環境沒有現在繁榮,那時慈濟克服一切困難去救濟他們;現在臺灣社會繁榮,但是他們仍然停滯在三十年前的困苦,甚至過得比當時更苦,因為經濟沒有改善,而且人口更多,尤其現在通貨膨脹,對貧苦居民來說是雪上加霜。」

「對照起來,我們真的很有福,所以我很期待能在慈濟學校的歷史課、社會課講慈濟歷史,讓孩子知道慈濟從每天存五毛錢做起,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歷史背景。」上人說,最初五毛錢點點滴滴累積,慈善工作從花東做起;現在有這麼多慈濟人,凝聚大眾的愛心力量,可以救助國際間這麼多國家的苦難人,是如何發展而來,值得大家探究與思考。

靜思堂的展覽區有很多圖文資料,每一幀海報背後都有很豐富的故事可以對人述說,讓人了解慈濟人如何做慈濟事,以及蘊含其中而令人感動的精神力量,都可以讓老師們加以運用,讓孩子們了解各個時期的臺灣與國際社會背景,以及這段時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並鼓勵孩子們學習典範。上人期勉教聯會重拾當年推行靜思語教學的熱忱,帶動各級學校師長們,共同為了未來的人間希望而努力。

「教聯會是你們這一代人做出來的,時間會成就一切,若不重視時間,徒然空過人生。所以我教大家盤點生命,回顧自己做過的慈濟事,同時回顧慈濟歷史。慈濟的人道關懷已經擴及一百二十八個國家地區,慈善足跡走過之後,都有一分情留在當地,就有可能培養出當地的慈濟志工,就地發揮人間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與力量。」

「我時常自我比喻為小螞蟻,這隻小螞蟻很努力,不斷爭取時間向上爬,即使已經到這個年齡,我還要再努力往上爬,因為我認為自己還有力量,直到最後的那一天,都要盡心力。這就是菩薩心,也是父母心。」上人亦與退休校長、老師們共勉,不要輕視小螞蟻力量微弱,要勇敢發願;即使已經從教職退休,仍然有責任─人間的任務還沒有退休,要繼續努力。

教富濟貧也要濟貧教富

二月四日,與馬來西亞郭濟緣、劉濟旌師兄談話時,上人提到慈濟慈善的根本精神理念,無論是教富濟貧,或是濟貧教富,都要用心「教」,用實際的人間苦相,教育生活無虞的人發揮愛心救拔苦難人;而慈濟幫助窮苦的人,也要教育、引導他們,知道自己即使貧窮,也可以做慈善,讓他們的心靈轉貧為富。

「有些弱勢家庭有孩子,我們在生活上幫助這個家庭,同時要教育孩子:現在有困難而接受幫助,長大以後有能力了,懂得以感恩心回饋社會。」上人說,慈濟人是付出無所求,但是要讓受助者懂得感恩回報,並非要他們回報慈濟人,而是要教育他們有感恩心。有人有困難,其他人來幫助;受助者感恩回饋,再去幫助其他有困難的人,在社會上不斷有愛與善的循環,這樣的社會才會進步。

聆聽濟緣師兄、濟旌師兄與王慈惟師姊分享吉打分會經藏演繹點滴,上人指出傳法要有真誠的心,把心中的法傳出去,才能讓人看見、聽見,也能受用,才是真正的「弘法利生」。「法再好,要有人聽,還要讓人愛聽,聽了容易做到;聞法要解法,了解道理還要身體力行。」

上人建議師兄師姊帶動法親連線參與本會開放的視訊座談,至少每天的志工早會,不只是聽自己在星期一、星期二的早會談話,平日常住師父的分享也很好,他們用心找資料,轉述師父曾在何時與什麼人說什麼話,並且以事會理、事理相應,自己旁聽也覺得很安心,法脈的方向傳承得很正確。

「師父說的話,他們聽進去還把它用出來、做出來,在早會分享,這就是『說我所聞,說我所行』,他們都認真聽,聽了以後真正去做,做到了才向大家分享,這都是很真實的法。」上人說,從師父這裏傳承的精神理念,不是只在口頭說,還要做到,做了以後有感受,向大家分享心得,也是共勉莫忘初心。

上人肯定馬來西亞慈濟人把精神理念落實在當地,也很用心推動慈濟人文,師徒情、法親情很緊密。「你們是我的第一代弟子,第一代弟子必須掌握法脈的正向,將來慈濟志業才能真正鞏固而世代相傳,所以你們現在要發揮真誠的情,把精神落實。法不在多,只要你們聽了某一句話很受用,真正滲透到自己的生命裏,此生所做的一切都與這句法有關,一心一志,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做得很有心得,慧命就在過程中不斷增長。」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