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急難救助進入中長期重建─齋戒月前 完成三萬戶發放

熊士民(左三)與團員在土耳其哈泰伊省災難緊急應變總署(AFAD)辦公室和政府官員討論發放事宜。(攝影/楊景卉)

毛毯、圍巾及足供兩個月生活的物資卡,
讓受災戶得以度過危難,籌謀下一步;
慈濟也展開中長期援助,評估從教育與醫療著手。

毛毯、圍巾及足供兩個月生活的物資卡,讓受災戶得以度過危難,籌謀下一步;慈濟也展開中長期援助,評估從教育與醫療著手。

「是不是給每個人的金額發少一點,讓更多人領得到呢?」「我們要發放的對象都是最需要的人啊!」

賑災協調會中,慈濟志工向土耳其某位受災省分的省長,再三解說發放的原則,秉持證嚴上人要讓受災鄉親「有感」的慈示,直接、尊重地幫助真正需要的受災戶。除了致贈毛毯、圍巾等有形的禦寒物資,發出的物資卡也都按受助家戶的人口數,儲值了夠分量的金額。「應該夠兩個月基本生活了。」慈濟賑災團領隊熊士民說。

強震爆發至今,隨著氣溫逐漸轉暖,政府及各NGO組織的支援陸續到位,居民處境已不像災害剛過時危急堪憂,但慈濟賑災團隊仍得加快發放進度,因為今年度伊斯蘭齋戒月,土耳其境內將在三月二十三日起始,絕大多數的受災者即便失去家園生活困難,於齋戒月期間,也都會以白天禁止進食、飲水的封齋儀式,清淨自我身心並為傷亡的親友祈福,相對地也將承受更多身體及精神上的考驗。儘管三、四月的夜晚不至嚴寒,但日夜溫差大,毛毯等物資還是不可或缺。

因此志工團隊緊鑼密鼓在哈泰伊、加濟安泰普省等地展開大型發放,深入資源缺乏地區,努力找到安全穩固的場所,讓受災戶能儘快領得物資卡與毛毯的援助。臺灣賑災團在三月上旬返臺,由土耳其當地志工與敘利亞志工持續承擔發放工作。

「統計到三月十九日,我們已發放了二萬四千多戶,總共要發放四萬三千多戶,預計三月底前發完,結束急難救助階段。」身為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的熊士民簡短總結道。

百廢待舉,災後復建重重考驗

急難救助告一段落,接下來是中長期復建。因應百萬人無家可歸的災情,土耳其政府迅速投入大量貨櫃屋,讓住在帳棚的受災戶陸續入住,並計畫建蓋數十萬間住宅。不過新屋並非無償提供,居民仍需出錢購買,政府會在貸款方面給予協助。

住宅的重建牽涉到所有權、貸款、公平性等多個面向,土耳其政府、災區民眾及各援助機構,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協調,慈濟於是把學校的援建評估排在前頭。

相對於國人熟悉的「六三三學制」,土耳其的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四年制,一般的中小學大多是每個年級八班,一班三十名學生。建設一間新學校,至少要興建三十二間普通教室,外加辦公室、專科教室等設施,約可供給九百六十名學生及師長使用。

然而在百廢待舉的災區,有太多建築物需要重建,龐大的勞工、原物料需求,讓營造成本頓時衝高,達到震災前的兩倍之多,因此想要在土耳其援建,人工、土地、建材各方面都是挑戰,但慈濟依舊堅持,要援建就要蓋出「不會倒」的建築,一如臺灣的九二一希望工程。

「當地屬強震區,建物結構安全必然列為首要考量。」親眼目睹土耳其災區滿城盡是瓦礫堆的慘狀,慈濟基金會營建處林敏朝主任心痛嘆息並引以為鑑,表示援建若能進行:「除符合土耳其建築法規,也會以臺灣高標準的規範做參考!」

借力使力,讓援助到達更遠

面對瓦礫堆與危樓,前進重災區的慈濟志工,深刻感受到人的渺小,以及自身能力的有限,這時借力使力、合作互助就顯得更為重要。

二月中旬,賑災先遣團抵達哈泰伊省後,志工立即向駐守當地的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報到,讓慈濟賑濟行動的地點、概況顯現在衛星地圖上。同樣的,慈濟也能了解其他團體在哪些地方,對災區做了哪些幫助,讓資源更有效率地投入有需要的地方。

「我們得知世界醫師聯盟(MDM)也受災,一位專案負責人在地震中往生了。」賑災團員高敬堯說明,MDM是土耳其政府認可,能在境內行醫的國際NGO,地震後他們調來貨櫃屋當婦幼義診中心,同時用醫療車提供行動醫療。

強震過後,哈泰伊省的醫療院所幾近全部停擺,因此MDM的醫療設施雖然克難仍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是極少數能進入敘利亞災區提供醫療的組織。

我們預計和MDM合作,資助他們的義診,一年間能幫助大約四萬位敘利亞病人。」高敬堯補充說。

志工們目睹重大災難對人心造成的創傷,也同時見證了不被強震摧毀的韌性與生命力。

「這裏的孩子,每一個人的心都受傷了,要慢慢地陪伴他們。」重災區努爾達伊鎮的帳棚區,一位二十五歲的幼教老師,每天都來臨時托兒所看顧受災的小小孩,儘管下班後只能在帳棚克難過夜,但她沒有選擇離鄉投靠親戚,而是留在從小到大成長的努爾達伊鎮。「這裏就是我的家,如果我離開了,誰來幫我們呢?」年輕的老師堅定地說。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你們從臺灣帶來支持我們的心意。」居民德韋奇說:「人類互助互愛,是一件很美的事情,謝謝你們帶來這樣的信念!」

大愛新聞─齋戒月仍投入發放 物資卡助土敘災民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