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顆發糕開口笑

發糕蒸好放涼後,用刮刀慢慢劃開邊緣,再輕輕撥動碗內四周邊緣,取出完整的發糕。(攝影/釋德宛)

「精舍的發糕怎麼這麼好吃!」「因為是純米做的!」不只配方特別,還要有人傾囊相授、有人願意承擔,才能與天下人結好緣。

「今晚要洗三十八桶米,很需要人手,澡師父,你一定要來喔。」到齋堂與回寮房途中,至少有三人邀約。今年元月七日至十三日,是靜思精舍做發糕的日子;製作前一天需量好米,並於晚上八點半集合一群人來洗米。

「為什麼一定要八點半?」太早洗,米會發酵過度;太晚洗,會來不及泡開。「這個時間恰到好處。」製作發糕有二十四年經驗的德師父說,「做年糕也是相同的作業程序。」

今年有五十多位志工回來幫忙,共做了約三萬顆發糕,與志業體同仁及前來精舍共度年節的慈濟人結緣。「精舍的發糕怎麼這麼好吃!」「因為是純米做的!」精舍早期製作發糕,只做一個蒸籠,使用在來米粉,成品鬆軟不紮實,成功的沒有幾個,後來改為白米、在來米及糙米三種綜合比例製作而成。師父回憶:「融師父教我加一些白米,試了覺得太黏,又教我加了富有維生素B群的糙米,慢慢地從實務中得到經驗,品質就穩定了。」

雖然經驗豐富,師父年年還是抱持著虔誠的態度,如每桶十三斤、三種米量的精準度,洗米的清潔度,米磨成漿的稠度,以及米漿加入泡打粉、黑糖、冰糖的打漿均勻度,每個環節都不敢輕忽。「壓力很大!」既然壓力大,為何持續了二十四年?「就是歡喜結好緣,一分使命感。」

師父的壓力來自何處?原來是磨米、打漿或是蒸發糕的機器,與人一樣,也有心情,有時會沒電、阻塞、冒煙、停機等等,「要說好話,口吐蓮花,將機器視為佛。」機器彷彿聽到好話便轉換心情,心花怒放,讓每個步驟關關順暢。

記得有一年,上人經過發糕區,看到剛出爐的發糕,忍不住讚歎:「每顆都笑得很開心。」有人回答:「發糕看到上人很歡喜,就笑了。」

就是多一分責任感

「您怎麼變瘦了?」我問負責磨米的德遠師父,他半開玩笑說,出家修行有吃不飽、睡不飽、穿不暖「三不」之說,從做年糕開始,連續二十多天,他每天凌晨三點十五分就展開前置作業──消毒環境與器具,備妥泡米與磨米的的大桶水等。如果當天有三十四桶米,就要磨米至十一點半,三十八桶則是下午一點半。磨米之後,接著淘米秤重,晚上八點半洗米,隔天才能磨米。「我是新手,第一次承擔,所以戰戰兢兢,精神緊繃。」

「以前我不敢承擔,因為怕做得不好。」去年剛圓頂的遠師父,在承擔中有了新的體會:「做中學、學中覺,有心就不覺得有什麼難,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累;就是多了一分責任感,自己若延遲了一分鐘,就會延誤後面的時程;只要有責任感,困難就能迎刃而解。」

「磨米的水量要控制得剛剛好,這訓練我的耐心、專注力與意志力。」遠師父說,水量過大,會導致米漿的稠度太稀,沒有綿密感;水量太小,一方面機器會卡米而當機影響進度,稠度也會不均勻,「樣樣都要學習中道。」

圓頂才三個多月的遠師父覺得,出家讓自己更有一分歸屬感:「穿了這一身衣服,更要謹言慎行、不著相,謙卑、有禮貌,更有承擔,以報四重恩。」

「非常感恩淯師父的指導,我才能很快進入狀況,順利圓滿成就這次的任務。」遠師父很感動地說:「淯師父因執事調動而無法全程參與發糕製作,他都利用早課時間來陪伴我直到八點,諸多訣竅也一一不吝教導。」

原先遠師父有點緊張自己做得到嗎?德淯師父以過來人的經驗鼓勵他:「做發糕的每一個人,都不是用體力熬過來的,而是以毅力走過來的。」淯師父將連續五年的磨米功夫傾囊相授,並說出了箇中體會:「任何時刻都要很虔誠,以淡定的心與累積的經驗來處理所遇到的問題。」遠師父因此了解當中深意,一點就通。

量米、洗米、泡水、瀝水、磨米、打漿、灌漿,每一道發糕製作工序都需要人人專注耐心接棒完成。(攝影/釋德澡)

保護彼此的歡喜心

為了環保、惜福,精舍使用醬料碗、品茶杯當發糕模具,以便重複使用;做多少個發糕,就要灌多少碗的米漿,同時也要刮多少個碗、洗多少個碗。

帶領志工灌漿與蒸發糕的德本師父,從近住女時期就開始參與,十六年來年年承擔,「精舍的事就是本分事。」他表示,今年這麼多數量,每天做三十車以上,每車蒸一小時,每隔十五分鐘出爐,三部機器運轉銜接要算得精準,「一車一百多顆發糕,因此時間非常緊湊,經常被追著跑。」

「灌漿」需要有禪定功夫,才能成就完美成品,尤其是小小的品茶杯,若是分心,很容易就溢漿,不僅浪費資源,整理蒸盤也很費工夫;因此,道道程序都得小心翼翼,用心在當下。

「出爐了!」這時志工自動排成二列,禁止路人甲、路人乙通行,讓熱騰騰的發糕直達「脫模區」。為何要這麼快速?因為高溫一百度的發糕,若是碰撞跌落會發生危險,發糕表皮也很容易碰觸受損。

脫模之前要先散熱三分鐘,因為太熱還未真正定型;接著要在十五分鐘之內切斷發糕和模具黏在一起的薄膜,實非易事。在脫模區就動用了十多位志工,屏氣凝神地切斷薄膜,接著將發糕完整取出,再俐落地刮下殘留在碗裏的發糕,才算完成脫模工作。

有些志工已有多年經驗,有的是新加入,所以每年都要重新磨合,「每個人各有慣性、想法與作法。」為了讓人人辛苦的付出得到歡喜,負責脫模區的德渙師父,總是想辦法讓大家看到問題,再點醒大家:「薄薄的薄膜輕輕點一下就斷了,不要切太深,才不會一圈傷痕,這樣反而沒結到好緣,讓先前的辛苦白費,就太可惜了。」由於渙師父的「有法度」,讓團隊在付出中得到成就感與法喜充滿。

七十三歲的桃園區志工梁綵珍師姊,今年第一次到脫模區付出,先觀察別人如何拿刮刀、下刀,「一定要認真於當下,所回報的是圓滿無缺的發糕,心中就有無比的歡喜。」

「為什麼有這些小圓球發糕?」渙師父指出,碗中所刮下的發糕薄屑,會捏成小圓球,或和麵粉做成湯圓煮點心用,不浪費食物。

更令人感動與讚歎的是洗碗志工,七天洗了三萬個碗,他們站在水槽前,整天面對冷風,與冷水為伍,默默耕耘,沒有掌聲。志工無所求的菩薩身影,只有一句「做就對了」。這句「做就對了」,就是法入心、法入行的最佳實踐。

就讀大學四年級的劉芯宜,持續四年利用寒假在包裝區幫忙,「趁未就業之前,把握因緣來付出。」

人多力量大,從前置作業到量米、洗米、泡水、瀝水、磨米、打漿、灌漿、脫模、洗碗、冷卻、包裝、寄送,關關都是人人無所求付出的成就。每個程序,一分承擔、一分傳承;一顆發糕,一分情、一分愛,祝福大家好運跟著來,發世間財,更發功德財,歡喜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