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在加拿大溫尼伯食物銀行同意下,候宣如(左二)與志工們置放慈濟書籍與眾結緣。
先生每週末開車載我漫遊社區,尋覓街道旁的小型圖書館,放上慈濟書籍;接下來又找尋管道捐給圖書館或二手書店。在我們所居住的城市華人不多,志工人數也寥若晨星,但「盡多少本分,得多少本事」,努力耕耘就是!
溫尼伯市(Winnipeg)位於加拿大中間的曼尼托巴省,氣候相當極端,年平均最高及最低溫約為攝氏正負三十五度,夏季熱而短,冬季寒且長,是加拿大最冷的城市。
加拿大移民種族繁多,信仰也相對多元;溫尼伯市的華人不如大城市多,人口流動率甚高,增加接引志工的困難度。再加上過去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區志工幾乎斷層。
慈濟溫尼伯聯絡點自二○○八年成立,由來自馬來西亞的蘇琪龍獨自肩負起慈濟大小事。四年後,蘇琪龍遷至魁北克省蒙特婁市,緊接著由來自中國的李晟旭和劉玲瑋夫婦倆接棒;今年五月,李晟旭夫婦舉家搬遷至亞伯達省卡加利市;六月時,由甫到溫尼伯一年的臺灣志工黃添華承擔會務窗口。
相關慈濟物品存放在黃添華家中,二十幾箱、約一千六百多本慈濟出版品則由我來處理。我思考著該如何與人結緣呢?想起姊姊的口頭禪:「轉念,祝福。」
的確,我要祝福自己能夠將這些美好的書籍分享出去。每到週末,先生開車載我漫遊社區,尋覓街道旁、空間約可容納三十本書的小型「圖書館」。
為了不影響其他人放書,我決定每次放入五本慈濟書籍。在眾多英文書籍裏,偶然出現中文或日文版的慈濟書籍,可謂是一枝獨秀。接著,我嘗試將書刊捐給當地圖書館和二手書店,企盼讓當地居民有一丁點機會認識慈濟。
六月十日,蘇琪龍邀約李晟旭、黃添華和我雲端見面,我們分別位在三個不同的城市,彼此分享過往、討論未來的慈濟大小事。
蘇琪龍回憶,二○○九年溫尼伯志工舉辦的第一場歲末祝福,當時沒有適合的場地、沒有志工群、軟硬體設備都缺乏,所幸從臺灣遠嫁而來的黃美華提供住家作為臨時場地。後來,林麗芬長期提供她的幼兒園讓慈濟舉辦一年二次的活動,包括歲末祝福和浴佛典禮。
蘇琪龍話鋒一轉,問黃添華:「接下來由你接棒,有任何計畫嗎?」「我絕對勇於承擔,和宣如師姊共同承擔。宣如師姊在線上有聽到嗎?」黃添華突然提示我。
「承擔」二字過於沉重,雖然想找藉口推辭,只想做個快樂的志工,但一想到證嚴上人曾說,頭頂別人的天、腳踩別人的地,要懂得回饋。答案自然又轉成「Yes」。
十四年來,溫尼伯志工一棒棒傳承,「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是勉勵也是精神支柱。時至今日,志工人數雖寥若晨星,人間菩薩大招生更是遙遙無期,「沒關係,盡多少本分,得多少本事,我們努力耕耘!」黃添華不斷地加油喊話。
溫尼伯志工走向眼前一片片福田的路途中,遇見來去匆匆的法親,縱使萍水相逢,或者相隔百、千里,有一天我們依然會在靜思法脈中喜相逢。聚散的志工就像蒲公英一樣,帶著上人的叮嚀,佛心師志地隨風飄至各地,再一次播下「慈善」的種子,耐心等待生根發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