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著「回不去」約旦的危險,如思(右)六月來到花蓮參與海外營隊,與協助慈濟二十多年的哈達(左)受證成為慈濟志工。(攝影/陳秋華)
一位是巴勒斯坦難民之子,一位是敘利亞難民單親家庭的支柱,雖然難再回到戰火下的故鄉,但已在心靈的故鄉找到和平。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王秀芳臺長協助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飛機從約旦安曼(Amman)出發,輾轉經過巴林、新加坡、泰國,四十八小時之後,終於抵達臺灣。今年六月二十三日,約旦籍志工哈達(Khader Khalifeh)和敘利亞籍志工如思(Mohamed Khir Alriz),不畏路遙,相伴回到心靈故鄉,在花蓮靜思堂領受證嚴上人授證為慈濟志工。
營隊圓滿後,如思仍然沒有收到回約旦的入境許可,兩人硬著頭皮,按照既定行程到桃園機場搭機。雖然哈達一路陪伴如思,安慰他說:「沒問題的,約旦內政部已經回覆,會核准你的簽證。」但兩人的忐忑如影隨形……
戰火出逃,飽嚐窮苦滋味
六十歲的哈達,是約旦首都安曼公立學校的退休教師。從十六歲起就跟著哈山親王侍衛隊武術教官陳秋華學習跆拳道,由於表現突出,曾擔任約旦跆拳道國家隊教練二十一年。哈達的父親是巴勒斯坦人,由於一九四八年以阿戰爭,從耶路撒冷(Jerusalem)舉家逃難來約旦;在家裏十個手足中,哈達是長子,背負著照顧弟妹的責任。
「當我還是個孩子,就在市中心賣報紙謀生,寒暑假跟著舅舅在工地打零工,搬磚頭拌水泥,賺零用錢;青少年的時候,在家附近的小學門口賣冰棒。」困頓的家境,為求溫飽磕磕絆絆的成長路,哈達非常了解人們在惡劣的條件下要如何求生存。
他的求學過程也是辛苦,一直到考上有政府補助交通費的大學,才拿到學士學位。畢業後分發到公立職業學校任教,同時在陳秋華的跆拳道道館當教練,才漸漸改善生活。對哈達來說,長他十四歲的陳秋華不只亦師亦友,更是亦父亦兄一樣的親情。
在道館的歲月,哈達跟著陳秋華開啟扶困濟貧的行動,每年齋戒月,幫助清寒的孩子購買過年新衣;當有學生成績優異考上大學,但無力負擔學費時,贊助學費;學生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給予急難救助支援。歲月悠悠,他接觸慈濟在約旦的活動也超過二十個年頭了。
「看到極度貧困地區的人,讓我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感恩,也願意幫助更多人。」在發放關懷行動中,上人的宗教家胸懷,陳秋華的無私付出,一寸寸浸潤哈達的心田。
二○二○年新冠肺炎疫情封城期間,陳秋華因為工作限制,無法到現場發放,就委託本土慈濟志工濟仁(Abu Tamar)與哈達找到可以簽發通行證的警察舊識,完成了全國大封鎖期間,在十五個地點的一千六百多戶疫情紓困發放任務。
有一次,陳秋華為了到銀行領出賑濟所需的經費,在大眾交通工具停止、道路管制下,徒步在大太陽下行走三個小時,不為己身,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情操,深深震撼哈達,想更深入了解「慈濟」,「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會讓一位七十歲的長者,忍著雙腳的痛,為了約旦人、敘利亞難民這麼掛心付出?」
慈濟長期關懷邊境馬弗拉克地區貝都因人,如思(後排左六)、哈達(後排右二)帶著關懷戶孩子參與文具發放,幫助比自己更艱辛的孩童。(攝影/陳秋華)
慈心之家,保護難民孤寡
二○二一年七月,在收容敘利亞單親媽媽與孩子的「慈心之家」(Tzu Xin House),開始有跆拳道課,哈達教練有更多參與慈濟活動的機會,也接觸到更多敘利亞難民。慈濟志工在每次發放中分享五句靜思語,不僅慈心之家的孩子們聽進去了,本地志工也更了解慈濟是一個不分種族、宗教的大家庭。就在這年十月,哈達與慈心之家的負責人如思一起加入培訓志工的行列。
如思的父親穆罕默德‧巴希爾(Mohammad Bashir Roz),出生在敘利亞大馬士革的貧民區,年少時修鞋維生,在貧困中努力求學,最終獲得了阿拉伯文學、伊斯蘭教法和法律共三個學士學位,並成為大馬士革大學著名的學者;二○一一年病故時,大馬士革有一半的人走上街頭參加他的告別式。
「我父親的故事鼓勵我,要努力學習和工作。」五十八歲的如思回憶,一九八二年起,敘利亞政治動盪,一九九○年,父親勸如思離開家鄉,他因此在杜拜(Dubai)當了十七年的阿拉伯語老師。
二○○七年,如思回到敘利亞,開了一家出版社。四年後,敘利亞內戰爆發,如思再次去到杜拜,但數個月都找不到工作。二○一二年又回到敘利亞,帶著全家人入境約旦,住進札塔里難民營(Zaatari Camp),後來輾轉搬到安曼。
如思的妻舅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二○一二年和三個朋友在安曼的艾因巴夏(Ein Basha)區籌集資金,租賃了一棟建築,專門保護敘利亞難民寡婦和孤兒,取名為莎富特樓(Beit Safout),並由如思負責管理,這就是慈心之家的源起。
眾人原本以為戰爭很快就能結束,直到二○一六年,妻舅和朋友們再也無力支付莎富特樓租金,如思向慈濟求助,詢問能否幫助這些難民家庭?
那年十二月,約旦慈濟志工帶著食物包來到莎富特樓。「第一次和慈濟接觸時,就覺得這個慈善組織很不一樣。你能感覺他們真的關心你,把別人的小孩當成自己的小孩。」如思詢問陳秋華,下個月可否再來?就這樣,莎富特樓在慈濟資助租金後逐漸穩定,慈濟並持續提供義診、物資發放並贊助學費等,這棟樓也在二○一七年改名為「慈心之家」。
二○二三年七月底統計,慈心之家住了三十三戶難民家庭,慈濟並進一步為這些單親媽媽開辦裁縫、美容美髮、居家看護和烹飪職訓班,嘗試幫助她們培養一技之長,自力更生。
滯留他鄉,最艱難的選擇
七年多來,如思參與慈濟活動當志工,對慈濟的了解也愈來愈深,他很敬佩上人的教導,「因為上人教給我們的是純正的宗教。」
如思細說分明,上人教導大家熱愛每個生命,淨化每個心靈,減少欲望,這是使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唯一途徑。伊斯蘭教先知聖訓說:「如果你不能住在人間的天堂,你就不能住在天上的樂園。」如思強調:「上人是我們的導師,帶著所有慈濟的兄弟姊妹,一起幫助有需要的人,無論他們在哪個地區,感恩上人!」
今年二月六日土敘大地震,二月二十八日,四輛滿載慈濟救災物資的軍卡進入敘利亞,三月又有十八輛軍卡的衣服、毯子、鞋、手套和帽子,分四次送進災區。
「看!那就是敘利亞!」如思指著約旦賈比爾(Jabir)邊界關哨另一頭的土地,興奮地向一同前往的分會同仁林綠卿呼喊道:「快幫我跟敘利亞拍照!」他雙眼噙滿淚水,手指的方向正是他日思夜想卻歸不得的國家。
「自從戰爭發生後,所有敘利亞人才知道,有安全感是多麼可貴。我們多希望停止戰爭,重回和平。」看到外援終於通過邊界,如思百感交集:「我的三個姊妹還在敘利亞,她們住在沒有戰爭、相對安全的地區,我不用擔心。但我們已經十二年沒見了,很想念她們。」如思道出了數以百萬計逃離在外的敘利亞人心聲:「我曾經在敘利亞的一切都沒了,沒有理由回去,而且回去了就回不來了。」
根據約旦政策,持有難民證的敘利亞人離開約旦時,需留下難民證且簽下切結書,不能再以敘利亞難民身分入境約旦。今年六月出發到臺灣參加「慈濟海外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前,如思遲遲未等到再入境約旦的簽證,雖然擔心無法順利返回約旦,但是他的心念堅定:要到臺灣靜思精舍,親自向上人道感恩,感恩上人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放棄敘利亞難民,持續幫助!
哈達(左四)、如思(左三)帶著慈心之家跆拳道班孩子到伊爾比德社會部女童收容所交流,鼓勵孩子把握機會學習,培養一技之長。(攝影/林綠卿)
不問來處,這裏是一家人
來臺前,哈達不忍等待簽證的如思一個人落單長途飛行,自願延後出發,和如思作伴到臺灣。
五天海外營隊課程,如思深感攝心,「我感受到慈濟的和諧,不論你來自何處,在這裏我們就是一家人,一同為淨化人心而努力。這些課程太珍貴,好想不要離開,一直聽下去。」慈濟的組織力、協調度,也令如思讚歎,他語氣堅定說明:「在現今這個世界上,很少組織像慈濟一樣。我感受到和平,像天堂一樣的慈濟世界。」
營隊圓滿,哈達再次與如思相伴踏上歸途,但在曼谷機場轉機時的一幕,令哈達擔憂不已,「我看到一位敘利亞籍男子,被機場保安架走,原機遣返出發地……」
另一頭,仍在臺灣的陳秋華更揪心著,聯絡約旦哈山親王的女兒蘇美雅公主協助,親王辦公室派出兩位人員接機,兩人最終通過安檢與境管局審核,在六月二十八日中午出關。
當天是伊斯蘭忠孝節的第一天,習俗上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兩人一出機場,立刻向大家報平安,守在線上的臺灣與約旦法親家人,終於放下心中大石。
平安歸來,如思寫了一封短信給上人:「我們常常說,不感恩他人的人,也不懂得感恩真主。首先我要感恩上人,照顧我們的慈悲心,深深地觸動了我們。我深刻體會到上人,值得世界上所有人的愛、尊重與感恩。」
「如果你們都愛上人,請你們一定要去愛師父所愛的人,就是天下的苦難眾生。」哈達也分享在海外營隊中上人所說的一段話,他深深銘刻心版,原來,這就是為什麼陳秋華要辛苦奔走的原因─要去愛天下的苦難人。
同樣經過生命磨難,貧窮與戰亂,他們成長過程中沒有放棄的兩件事就是行善與教育。從手心向上到手心向下,到具有拉拔他人的力量,如思與哈達用自身經歷鼓舞尚在苦難中的人,在艱難中茁壯;兩人也成為約旦團隊中,最溫柔堅強的生力軍!